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2-07-16 18:27:35 120 人看过

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立案标准是:

1、放纵制售假药,有毒、有害食品犯罪行为的;

2、放纵依法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

3、其他法定情形。

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立案标准是什么?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四条

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询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九章 渎职罪    第四百一十四条 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5日 22:4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罪的客观表现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徇私舞弊,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行为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本罪表现为不作为。徇私舞弊,一般是为了满足私情私利,在从事公务追究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弄虚作假,应为而不为的行为。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的行为方式多种多样,如该调查不调查,该查封、扣押伪劣商品的不予查封、扣押,该处罚的不处罚等。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纯正的不作为。如果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实施了追究,但如果具有其他行为,如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公安人员该移送起诉的不移送起诉;检察人员该起诉的不起诉;等等,构成犯罪的,应是构成他罪,如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徇私枉法罪等。构成本罪,必须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情节严重,一般是指多次不追究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企业事业单位
    2024-01-14
    274人看过
  •  放纵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放纵制售假药、有毒、有害食品犯罪行为、放纵依法可能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未履行追究职责导致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继续发生且数额或后果加重、未履行追究职责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或造成恶劣影响、3次以上不履行追究职责或对3个以上有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单位或个人不履行追究职责的情形,都应当予以立案。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立案:1.放纵制售假药、有毒、有害食品犯罪行为的;2.放纵依法可能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3.未履行追究职责,导致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继续发生,数额或者后果加重的;4.未履行追究职责,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恶劣影响的;5.3次以上不履行追究职责,或者对3个以上有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单位或者个人不履行追究职责的。放纵制售假药罪立
    2023-11-14
    167人看过
  • 如何确定伪劣商品制售犯罪的立案标准
    一、如何确定伪劣商品制售犯罪的立案标准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二、放纵制售伪劣商品
    2023-11-01
    105人看过
  • 刑法把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罪定罪量刑
    最新法律规定,行为人构成放纵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罪的,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纵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罪,是指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现行刑法对放纵走私罪量刑是怎么规定的?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如果海关工作人员在检查关口通行的时候放纵走私的行为,那么是需要承担相应的刑法责任的,情节不严重的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放纵走私罪,是指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法律规定,明知是走私行为而予以放纵,使之不受查究,情节严重的行为。行为人构成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的,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是指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情节严重的行为。
    2023-08-16
    343人看过
  •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与放纵走私罪、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的界限
    放纵走私罪,是指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明知是走私行为而予以放纵,使之不受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是指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情节严重的行为。这两个罪与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共同之处在于:1、犯罪主体都是从事执法活动的人员;2、犯罪主观方面都是故意犯罪,都出于徇私动机;3、犯罪客观方面都表现为不严格依法追究不法分子的有关责任。两罪的区别在于:1、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主体是一般的行政执法人员,而放纵走私罪的主体是海关工作人员,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的主体是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负有追究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可见,后两个罪的犯罪主体都是特定的行政执法人员。2、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发生在一切行政执法过程中,而放纵走私罪则发生在海关执法过程中,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则发生在有关产品质
    2023-06-07
    175人看过
  • 解读渎职侵权罪名之二十五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
    案例1997年10月19日上午,某县技术监督局原局长方某,带领县打假办人员在该县某村查获YJ14—23卷烟机2套。当天中午,机主陈某、王某、江某等人宴请方某,请求处理时给予照顾。此后,陈某共5次到方某家,送给方某高级香烟、海产品等物品,价值人民币1万5千多元;在某宾馆送给方某人民币2万元。方某即让陈某等人将查获的2套卷烟机转移到陈某的纸箱厂,继续生产假烟。1998年2月群众再次举报,方某将举报的信息告知陈某,指使陈某将卷烟机转移到别处,以废旧的卷烟机替代上缴。方某明知卷烟机被替换,仍予以验收通过,致使原被查封的卷烟机被转移到别处继续生产直到1999年10月才被查获。该县人民检察院以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对方某立案侦查并提起公诉。(宋东锦刘云东)法规链接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是指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等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
    2023-06-11
    259人看过
  • 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与徇私枉法罪之区别
    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是指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情节严重的行为。从广义上讲本罪也是一种徇私枉法行为,但本罪与徇私枉法罪有明显不同,主要区别是:1.本罪的主体是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这些人员包括部分司法人员,也包括司法人员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枉法罪的主体只能是司法人员,即依法从事侦查、审判、监管工作的人员。2.本罪是对制售伪劣商品的犯罪行为和犯罪分子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职责,从而放纵这种犯罪行为;徇私枉法罪的行为比较复杂,也包括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其受追诉和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3.本罪行为所对应的犯罪是特定的,只能是制售伪劣商品的犯罪,且只能用不作为的方式实施;徇私枉法行为对应的犯罪是不特定的,只要是具备了刑法分则具体条文规定的犯罪构成的行为
    2023-04-22
    270人看过
  • 第四百一十四条【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定义、量刑】
    刑法解释:第四百一十四条【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定义、量刑】第四百一十四条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解释】本条是关于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及其处罚的规定。本条“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负有查禁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如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司法工作人员等。构成本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因工作失误或粗心大意没有检查出伪劣商品,不能适用本条。根据本条规定,构成本罪必须具备实施了对有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个人,为徇私情而故意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是指对法律赋予的应当对有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个人进行追究和处罚的职责不予履行。根据本条规定,行为人只有具备“情节严
    2023-06-11
    197人看过
  • 如何界定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的罪责
    一、如何界定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的罪责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是指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等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情节严重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放纵制售假药,有毒、有害食品犯罪行为的;2.放纵依法可能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3.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不履行追究职责,致使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得以继续的;4.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不履行追究职责,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恶劣影响的;5.三次以上不履行追究职责,或者对三个以上有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单位或者个人不履行追究职责的。二、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和食品监管渎职罪的区别二罪在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中均有不同:1.食品监管渎职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食品安全的正常监管活动;而放纵制售伪
    2023-11-25
    237人看过
  • 伪劣商品制售犯罪应符合哪些标准才能立案
    一、伪劣商品制售犯罪应符合哪些标准才能立案伪劣商品制售犯罪应符合以下标准才能立案: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十六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二)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三)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二、伪劣商品制售犯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伪劣商品制售犯罪构成要件是:1.主体要件:犯罪主体是个人和单
    2023-11-03
    158人看过
  • 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的行为是否构成刑事责任
    一、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的行为是否构成刑事责任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的行为不一定构成刑事责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是指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情节严重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放纵生产、销售假药或者有毒、有害食品犯罪行为的;2.放纵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犯罪行为的;3.放纵依法可能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4.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不履行追究职责,致使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得以继续的;5.三次以上不履行追究职责,或者对3个以上有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单位或者个人不履行追究职责的;6.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二、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怎么判对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的判刑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
    2023-11-17
    358人看过
  • 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的犯罪者会面临何种刑罚
    一、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的犯罪者会面临何种刑罚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判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是指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四条【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二、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立案标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规定,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是指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情节严重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放纵生产、销售假药或者有毒、有
    2023-11-02
    159人看过
  • 制售伪劣商品的犯罪行为是指哪些罪名
    一、制售伪劣商品的犯罪行为是指哪些罪名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包括以下具体的罪名:1.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2.生产、销售、提供假药罪。3.生产、销售、提供劣药罪。4.妨害药品管理罪。5.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6.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7.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8.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9.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10.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二、销售伪劣产品罪量刑标准是什么销售伪劣产品罪的量刑标准:销售金额达到五至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达到二十至五十万元的,处二到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销售金额达到五十至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
    2023-11-23
    429人看过
  • 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追诉期是多久
    一、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追诉期是多久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追诉期是15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应如何定罪和判刑制售伪劣商品犯罪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判刑规则:1.触犯本罪的,判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2.销售额为20-50万元的,判2-7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销售额为50-200万元的,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4.销售额为200万元以上的,判15年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
    2023-12-11
    192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立案标准》“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罪”是指什么?
      香港在线咨询 2021-10-12
      放纵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犯罪行为罪是指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等机构工作人员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放纵制售假药,有毒.有害食品犯罪行为的;2、放纵依法可能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3、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不履行追究职责,致使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得以
    • 哪些是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既遂犯罪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31
      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刑法第414条),是指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情节严重的行为。
    • 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罪行为该如何解决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2-16
      根据刑法第414条之规定,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放纵制售假药、有毒、有害食品犯罪行为的; 2.放纵依法可能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 3.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不履行追究职责,致使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得以继续的; 4.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不履行追究职责,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恶劣影响的;
    • 什么是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 构成犯罪的条件会如何?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05
      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是指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的客体要件 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活动,已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形势下危害国计民生的一个突出问题,因而国家十分重视对生产、销售的商品质量的监督管
    • 究竟怎么样才会构成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11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徇私舞弊,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行为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