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怀孕女职工不能做的工作的规定,以下是可以避免在这些工作环境下进行的工作:冷水作业、低温作业、高温作业、噪声作业、抗癌药物、己烯雌酚生产等作业、非密封源放射性物质操作、核事故与放射事故应急处置、高处作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以及密闭空间、高压室作业或潜水作业且伴有强烈振动的作业或需要频繁弯腰、攀高、下蹲的作业。
根据怀孕女职工不能做的工作的规定,以下是可以避免在这些工作环境下进行的工作:
1.根据冷水作业分级标准,可以避免从事冷水作业;
2.根据低温作业分级标准,可以避免从事低温作业;
3.根据高温作业分级标准,可以避免从事第三级和第四级高温作业;
4.根据噪声作业分级标准,可以避免从事第三级和第四级噪声作业;
5.从事抗癌药物、己烯雌酚生产,接触麻醉剂气体等的作业属于禁止从事的作业之一;
6.非密封源放射性物质的操作,核事故与放射事故的应急处置属于禁止从事的作业之一;
7.根据高处作业分级标准,可以避免从事高处作业;
8.根据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可以避免从事第三级和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
9.在密闭空间、高压室作业或者潜水作业,伴有强烈振动的作业,或者需要频繁弯腰、攀高、下蹲的作业属于禁止从事的作业之一。
素材中提到了哪些工作可以避免从事?
根据提供的素材,我们可以得知该问题涉及到工作安全方面的问题。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职工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并应当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防止职工在工作中发生事故或者遭受职业病。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素材中提到了用人单位应当为职工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并应当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防止职工在工作中发生事故或者遭受职业病。同时,用人单位还应当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制度和应急预案,及时处理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素材中提到了用人单位应当为职工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并应当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防止职工在工作中发生事故或者遭受职业病。同时,用人单位还应当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制度和应急预案,及时处理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劳动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
适合退休女性的工作有哪些
313人看过
-
怀孕女职工不能适应工作的调岗
367人看过
-
入职女职工何时怀孕合适?
62人看过
-
女性员工怀孕工作三年解除劳动合同吗
437人看过
-
女职工在怀孕期的有哪些保护,怎样保护怀孕的女职工
76人看过
-
怀孕女职工在哪些工种不允许工作
88人看过
-
公司以不适合工作为由辞退了怀孕女职工,辞退了怀孕的女职工之后,怀孕期间工资如何发放?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06公司不能辞退怀孕的员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
-
女工是否适合怀孕请假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151、保胎假是指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的怀孕女职工,经医师诊断出具证明,需要保胎休息的,其假期工资可按病假工资标准发放 2、女职工按计划生育怀孕,经过医师开据证明,需要保胎休息的,其保胎休息的时间,按照本单位实行的疾病待遇的规定办理。 注:产假90天是按自然天数计算,包括法定节假日。 3、晚育假、晚育护理假遇法定节假日顺延。
-
怀孕职场女性如何参与工作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16最普遍的介绍:怀孕问题特点是什么:辞退举例说明应用场景:劳动合同法其它含义:应对办法,劳动仲裁投诉。举例说明应用场景:赔偿双培工龄工资。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
女性怀孕期犯罪规定有哪些广东在线咨询 2022-09-08孕妇犯罪在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特殊规定: 1、在采取强制措施时,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不致发生社会危害性的,可以取保候审。对符合逮捕条件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可以监视居住。 2、在执行死刑时,发现正在怀孕的罪犯,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3、被判处或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罪犯,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4、我国刑法也规定了审判的时候
-
有工作单位的女性怀二胎有孕前报销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23没有:不管有没有工作,有没有参加过生育保险,生育报销都是要在当事人生育后才能报销的(特殊情况下,引产后),没有生育,不能报销。生育保险报销期限: 1、生育医疗费,应当在女职工妊娠至生育或者终止妊娠前申办; 2、生育津贴、一次性分娩营养补助费和异地就医的生育医疗费,应当在女职工生育或者终止妊娠后1年内申办; 3、计划生育手术费用,应当在手术前申办; 4、男职工假期津贴,应当在其配偶生育后1年内申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