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雇派遣工人的条件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7 10:34:02 500 人看过

用工单位依法返还被派遣劳动者,劳务派遣单位在重新派遣时维持或者改善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被派遣劳动者不同意的,被派遣劳动者的辞退条件为

1,劳务派遣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因本规定第十二条规定被派遣劳动者被用人单位退回的,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在重新派遣时减少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被派遣劳动者不同意的,劳务派遣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除非派遣员工提出终止劳动合同

2。劳务派遣单位被宣告破产、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被撤销、决定提前解散或者营业期满不再继续经营的,劳动合同终止。劳务派遣单位因《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或者本规定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与被派遣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法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无权辞退劳动者。只有用人单位,即派遣公司,才能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将劳动者返还劳务派遣公司,劳务派遣公司应当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合同终止的赔偿和补偿也应由调度公司承担。用人单位可以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公司,劳务派遣公司应当解除合同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0日 09:3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合同终止相关文章
  • 雇主式派遣
    社会保险
    “雇主式派遣”即区别于目前劳务派遣普遍为客户提供的用工招聘、面试、签订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会保险等中介式派遣的一种全新的、更高层面的专业化劳务派遣管理服务模式,它是对现有“中介式派遣”的质的提升。“雇主式派遣”与中介式派遣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仅仅将与被派遣劳动者的关系单纯局限在签订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会保险上,而是作为被派遣劳动者的真正雇主,对被派遣劳动者在承担着劳动法律责任的同时,对被派遣劳动者还承担着教育培训责任、职业生涯规划和企业文化培养的责任以及为被派遣劳动者构建互相尊重,心情舒畅、快乐和谐的工作氛围和良好人际关系的责任。从而全面回答了当前“三角雇佣关系”中“谁是劳动者的雇主、劳动者在为谁工作、谁为劳动者的权益负责”的突出问题:1、公司依法维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雇主式派遣”的基础2、公司重视被派遣劳动者技能素质的持续培养和提升,是“雇主式派遣”与“中介式派遣”的根本区别3、公司承担
    2023-04-22
    122人看过
  •  雇员派遣的概念
    劳务派遣是一种新兴行业,可跨地区、跨行业进行,通过劳务派遣可为不同企业提供多标准、多层次、灵活可靠人员,以满足用人单位对各类人员的需求。实行劳务派遣后,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组织签订《劳务派遣合同》,劳务派遣组织与劳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务人员签订《劳务协议》。劳务派遣是一种全新的人事服务业务,也被称为雇员外派或员工租赁等。是随着社会化分工的不断细分,而衍生出的一种新兴行业,劳务派遣可跨地区、跨行业进行,通过劳务派遣可为不同企业提供多标准、多层次、灵活可靠人员,以满足用人单位对各类人员的需求。同时用人单位的可以根据自身工作和发展需要,通过具有资质的劳务服务公司。派遣适合本企业需要的各类人员。实行劳务派遣后,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组织签订《劳务派遣合同》,劳务派遣组织与劳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务人员签订《劳务协议》,用人单位与人才租赁服务机构的关系是劳务关系,没有聘用合同
    2023-12-02
    374人看过
  • 劳务派遣能否随时解雇
    法律综合知识
    一、劳务派遣能否随时解雇劳务派遣的员工可以随时辞退,但是要有合法的辞退理由,不得无故将员工辞退,比如有以下情况的,就可以将劳务派遣的员工辞退:1.用工单位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三项、第四十一条规定情形的;2.用工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决定提前解散或者经营期限届满不再继续经营的;3.劳务派遣协议期满终止的。二、劳务派遣与劳务外包的区别是什么1.适用的法律不同。劳务派遣适用劳动合同法,劳务外包适用民法典。2.劳务外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法人或其他实体;劳务派遣单位必须是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设立的法人实体。3.劳动者管理的责任主体不同。这是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发包企业对劳务外包单位的员工不进行直接管理,其工作形式和工作时间由劳务外包单位自己安排确定;劳务派遣单位的员工必须按照用工单位确定的工作形式和工作时间进行劳动。4.劳务外包一般按照事先确定的劳务单价根据劳务外
    2023-12-27
    283人看过
  • 劳务派遣工在派遣单位受过工伤工作5年被解雇找谁赔偿
    劳动者受工伤,并在用人单位处工作了5年被用人单位辞退的,劳动者是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进行一定赔偿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工伤待遇;当然需要先办理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以及违法辞退的赔偿金,劳动者工作了5年,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10个月的工资作为赔偿。1、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公司需要在事故发生的一个月内申报,如果公司不申请,则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在一年内提出认定申请。需提交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局的网站一般有下载)、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等;2、如果经过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一般设立在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3、各省的赔偿标准是不一样的。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获得的补偿是不一样的。主要的补偿是: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2023-03-01
    497人看过
  • 派遣公司违法解雇,用工单位担责
    午报记者博雅/文郑辉/配图近年来,随着劳务派遣的盛行,一些企业大量使用派遣工的同时,因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互相推脱责任,导致劳务派遣纠纷案件逐渐增多,让劳动者陷入被侵权的境地而无所是从。记者从市总法律部了解到,近日,刘某就因自己身陷与用工单位和派遣单位的劳务派遣纠纷,把派遣公司和用工单位一同告上法庭,希望通过法律的裁决来认定自己和派遣单位之间的事实。他说,发生纠纷后,感觉无论是用工单位还是派遣单位都在努力推卸责任,仿佛自己成了一个皮球,被踢回来又踢过去◆侵权事实派遣公司不续合同劳动者讨要补偿金刘某曾是北京某劳务中心的员工,双方签有,合同到期日为2008年12月31日。该劳务中心将刘某派遣到某餐饮公司工作。2009年2月5日,该劳务中心在给刘某发放时,告知他,劳动合同到期,即日起终止与他的劳动关系。刘某认为,劳动合同到期后,该劳务中心没有和他办理终止劳动合同手续,他继续提供劳动。因此请求判令该
    2023-06-09
    92人看过
  • 劳务派遣也不能随意解雇职工吗
    劳务派遣也不能随意解雇职工。一、用人单位可否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在当前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劳务派遣被许多企业广泛用于各种可能的岗位。有的企业为了降低用工成本,将一些原来的正式职工以改制名义,分流到本企业设立的劳务派遣公司;然后又以劳务派遣公司的名义派遣到原岗位。有的企业在内设的劳动管理机构又挂一个劳务派遣公司的牌子,将招用的员工以劳务派遣公司的名义派遣到所属企业。将一个本来完整的劳动关系人为地分割开。这不利于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不利于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构建和发展,给劳务派遣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用人单位不得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就是力图解决上述问题。这里所说的所属单位为:1是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2是集团公司与下属公司的关系;3是也可以理解为具有关联性质的公司关系。二、劳务派遣有节假日三倍工资么不管是劳务派遣工还是其他临时工,都应该和单位的正式工同工同酬,但劳务派遣工
    2023-06-20
    105人看过
  • 什么是人才派遣,人才派遣有何优势?
    一、什么是人才派遣?人才派遣也称人才派送、人才租赁,是指用人单位通过人才中介服务机构选聘急需的人才,并由该机构分别与用人单位和派遣人员签订人才派遣合同和派遣员工合同,以规范三方在派遣期间的权利与义务,同时通过该机构为所聘人才发放薪酬、代办社会保险、管理档案等一种新型的用人方式。特征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个人不存在直接的劳动关系,单位用人不养人,用人单位与派遣机构共同对派遣人员实行双轨制的考核管理。二、人才派遣的操作流程1、单位提出用人要求;2、搜寻资料;3、对个人资料进行甄选,对个人进行面试、测评;4、对初试合格人员由用人单位进行复试,确定正式录用人员名单;5、对正式录用人员进行入职体检和岗前培训;6、签订合同,即派遣中心与用人单位签订人才派遣合同,与个人签订派遣员工合同;7、为派遣员工接转并建立档案;8、办理员工工资卡;9、发放派遣员工工作证、员工手册;10、为派遣员工进行管理档案、发放工资
    2023-05-03
    449人看过
  • 劳务派遣工如何理解劳务派遣用工的方式有什么
    劳务派遣,即劳动力租赁,由派遣机构与劳动者订立并支付报酬,把劳动者派向其他用工单位,再由其向派遣机构支付一笔服务费用。而劳务派遣工指的就是被派遣的劳动者。劳务派遣用工的方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劳务派遣工的定义与性质在现行的企业用工中还有一种形式,就是劳务派遣工,其性质和特点是临时性、辅助性和替代性,不属于用工单位的正式职工,而是用工单位临时(不得超过6个月)租赁劳务派遣公司的员工。劳务派遣,又称劳动派遣、劳动力租赁,是指由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由派遣劳工向要派企业给付劳务,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之间,但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派遣劳工与要派企业之间。劳动派遣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劳动力的雇用和使用分离。劳动派遣机构已经不同于职业介绍机构,它成为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九条,劳务派遣协议,劳
    2023-07-27
    310人看过
  • 员工被用人单位解雇,需要谁赔偿派遣员工?急
    一、劳务派遣中,用工单位可以将被派遣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没有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二、劳务派遣中,用工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解除被派遣劳动者劳动合同的.由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共同承担连带责任.引用法律规定;《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工单位可以将被派遣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一)用工单位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三项、第四十一条规定情形的;(二)用工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决定提前解散或者经营期限届满不再继续经营的;(三)劳务派遣协议期满终止的。被派遣劳动者退回后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第二十四条用工单位违反本规定退回被派遣劳动者的,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执行。《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二条,二款;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违反本法有关劳务派遣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2023-02-16
    274人看过
  • 雇佣关系中的派遣工与正式工
    派遣工指的是企业与劳务公司合作,劳务公司派遣到企业工作的人员。正式工是指企业招聘员工后,与之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员工。劳务派遣工和正式工的主要区别体现在:(1)劳务关系不同:派遣工是派遣公司的人,而正式工是企业的员工。(2)合同签订对象不同:派遣人员是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合同的,而正式工是直接与企业签订合同的。(3)岗位位置不同:派遣人员在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的岗位上实施,而正式工则任何岗位都可以的。工厂临时工和正式工区别1.用工周期不同。(1)正式工。一般要设置试用期。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合同年限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年限为1年、3年、5年,以及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临时工。一般不设置试用期。雇佣方式的临时工,周期比较短,可分为小时工、日工、月工、季度工。劳务派遣方式的临时工一般签订2年的劳务协议。2.薪资待遇不同。(1)正式工。正式工的薪资待遇相对健全,一般按月计薪,高管按年计
    2023-08-05
    493人看过
  • 50岁以上的劳务派遣人员能否被解雇?
    劳务派遣50岁不是必须辞退。劳务派遣人员退休年龄规定和正常的退休年龄规定一样,执行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男60,女工人50岁,女干部55岁。从事特殊工种的可以提前5年。劳务派遣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关系自然终止,派遣员工也可以自行到社保机构办理退休。劳务派遣没有到期也能辞退吗?劳务派遣到期还没到,如果劳动者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务派遣单位可以过失性辞退或者非过失性辞退该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其他。《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一)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
    2023-07-06
    86人看过
  • 劳务派遣合同什么条件下可以解除
    一、劳务派遣合同什么条件下可以解除1.被派遣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单位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2.劳务派遣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3.劳务派遣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4.劳务派遣单位未依法为被派遣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5.劳务派遣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被派遣劳动者权益的;6.劳务派遣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被派遣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二、劳务派遣合同应包含什么内容劳务派遣合同内容包括:1.工作岗位名称和岗位性质;2.工作地点;3.派遣人员数量和派遣期限;4.劳动报酬数额和支付方式;5.社会保险费;6.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事项;7.劳动者工伤、生育或者患病期间的相关待遇;8.劳动安全卫生以及培训事项;9.其他。三、签订劳务派遣合同
    2023-12-20
    68人看过
  • 派遣女工产假期间遭解雇由谁负责
    尚在产假期间,却被用工单位无故辞退,与用工单位联系,想要用工单位给个理由,但无结果。找派遣公司,希望派遣公司给一个说法。派遣公司一纸“调解不成”,就算给了一个交代。用工单位凭什么解除该职工的劳动合同?作为派遣方,难道一纸“调解不成”,就算尽到了企业应尽的责任吗?产假期间遭解除小沈说,她的遭遇说起来,就是两个字———寒心!她是2009年2月1日经“捷-翔”面试后,当天与“外服”签订了两年期的劳动合同和派遣协议书的。进入用工单位后,她从事的是货单操作工。2009年11月,经医院检查,她知道自己怀孕了。2010年6月1日,她征得用工单位同意,开始休产假。今年9月20日,生育后尚在休产假的她,突然接到“外服”寄来的劳动手册与退工单,退工单落款时间为2010年8月31日,她一下子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之中。当天,母乳喂养的孩子,竟然吮吸不到她的奶水。她赶紧打电话问用工单位的总经理,总经理回答她,会安排
    2023-12-24
    473人看过
  • 劳务派遣工伤雇主要负责什么责任
    被派遣的劳动者,其用人单位是劳务派遣单位,发生工伤的,由劳务派遣单位和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全部工伤保险待遇。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工伤由谁负责劳务派遣工伤由谁负责的规定如下:1、如劳务派遣单位依法已为其缴纳了工伤保险,那么劳务派遣员工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应从国家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2、如果劳务派遣单位未依法为其缴纳工伤保险,那么劳务派遣员工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应由劳务派遣公司来承担;3、若由于用工单位没有按时支付保险费的,按照用工单位与派遣公司签定的劳务派遣协议约定处理,用工单位要承担连带责任。派遣单位应为派遣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用是由用工单位支付给派遣单位的,劳务派遣员工在工作时间,在工作场所内出现事故受到伤害,应该可以认定为工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
    2023-08-16
    116人看过
换一批
#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合同终止是指合同当事人消除继续合同的未来效力。合同终止有以下几点: 1、债务已按约定履行; 2、解除合同; 3、债务相互抵销; 4、债务人依法提取标的物; 5、债权人免除债务; 6、债权债务属于一人; 7、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 更多>

    #合同终止
    相关咨询
    • 高校人才派遣会解雇么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6-04
      如果不满足用人方的要求是会被解雇的。但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劳务派遣工被解雇是否属于个人过失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4-17
      不是劳务派遣工个人过失,被劳务派遣公司辞退的,分为两种情形给予补偿或补偿: (1)劳务派遣公司按规定解除劳务合同的,应当向劳务工支付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2)劳务派遣公司违反规定解除
    • 深圳派遣工解雇能算多少钱
      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06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
    • 解雇劳务派遣工起诉状应该怎么写?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9-15
      (一)首部应依次写明 文书名称“民事起诉状”,原告和被告的基本情况。原告应写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址。被告基本情况的写法和原告相同,如有的项目不知道的,可以不写,但必须写明被告的姓名或名称与住址或所在地址。因为“有明确的被告”是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法定条件之一。如有的被告下落不明(如离婚案件的对方当事人),则要说明原因和有关情况。 关于“住所、住址、所在地址”的提法问题。
    • 劳务工工伤被解雇劳务派遣公司人员辞退补偿标准是什么?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11
      1、协商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算) 2、因病或非因工伤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医疗补助费(不低于6个月工资,重病加50%,绝症加100%) 3、不能胜任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