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工没有合同拖欠工资的,处理方式具体如下:
1、劳动者因被拖欠工资发生争议时,应先向用人单位提出支付的要求,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一般来说,多数用人单位会考虑到诉讼成本和造成的负面影响,会同意支付合理工资的要求。在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签订和解协议,但要注意该协议并无强制执行力。
2、在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可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请求,要求其主持调解。该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一般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可相对中立的协助双方化解矛盾,也有利于减少双方诉累。因此,当因被拖欠工资发生争议时,劳动者可先考虑此种方式。若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可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制作调解协议,但该协议也无强制执行力。
3、在无法与用人单位协商或者经协商仍无效时,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1年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与上述方式不同,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途径,即在依靠上述几种方式均无法要回工资时,下一步必经劳动仲裁。仲裁开庭前会安排调解,此时制作的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一般来说,因拖欠劳动者工资报酬引发的争议,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是一裁终局的。
4、如果劳动者对劳动仲裁的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天之内,向仲裁机构所在地法院起诉。也就是说,劳动者如果未能获得满意的结果,比如没要到工资,或者工资给的少,是有一次救济途径的,即可通过诉讼形式补救一次。而用人单位仅能在具备法定情形时,才能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此项规定体现出了法律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暑假工辞职不让走怎么办?
暑假工遇到劳动纠纷是目前比较难解决的问题,但是如果劳动者有证据的,可以反映到劳动局解决申请赔偿。暑假工可以通过快递的形式给用人单位邮寄一份辞职书,保留好快递详情单以及复印一份辞职书,辞职到期以后,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工资以及为其办理离职手续。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离职后暑假工工资维权攻略
353人看过
-
员工因工资问题维权攻略
61人看过
-
工资拖欠的维权攻略
162人看过
-
依法维权解决拖欠工资问题
295人看过
-
企业拖欠员工工资维权攻略
138人看过
-
怎样让农民工有效地维权解决工资拖欠问题
204人看过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
工资拖欠问题:工厂搬迁后工人维权攻略香港在线咨询 2024-11-21一、工资按月发放是合法的,而隔月发放是违法的。本月工资下月发是合法的。如果公司拖欠工资或者克扣工资,劳动者可以拨打12333电话投诉,该电话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电话。也可以到劳动局监察大队投诉。由于公司未能按时发放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提出辞职,并要求经济补偿。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行政部门进行举报,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劳动监察大队协调不成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对劳动仲裁
-
工资拖欠:离职员工维权攻略上海在线咨询 2024-11-17如果员工因故选择离职,而且所供职的企业没有按规定支付应得的薪资,员工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寻求法律援助: 首先,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如果用人单位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规、拖欠或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情况,员工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反映此类问题。劳动行政部门将会依据法律法规对此类事件进行妥善处理。 如果遇到劳动纠纷,当事人拒绝协商、协商无果或达成和解协议后未能履行,或者拒绝调解、调解失败或达成调解协
-
企业频繁拖欠员工工资问题解决策略安徽在线咨询 2024-11-081、向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投诉是最简单的方法,他们会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资。 2、还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依法发出支付令。 3、最有效的方法是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单位索赔。如果还不赔,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4、如
-
-
公司破产,员工工资维权攻略陕西在线咨询 2024-11-25根据《破产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如果债务人的保证人或其他连带债务人已经代替债务人清偿债务,他们可以申报相应的债权。而如果保证人或其他连带债务人尚未代替债务人清偿债务,他们可以申报其将来求偿权。但是,如果债权人已经向管理人申报全部债权,那么这些保证人或其他连带债务人的债权就无法再被申报。 根据第五十二条规定,如果债务人是连带债务人,并且债权人已经向管理人申报全部债权,那么这些债务人的债权人就有权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