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情况可以退房:
1.延迟交房三个月以上。
2.开发商证照不全。这种情况合同自始无效。
3.开发商任意改变合同约定的设计。
4.无法获得贷款。
5.开发商的原因导致无法办理产权证。
6.房屋面积实际误差超过3%。
7.开发商不能出示《竣工备案表》,或者房屋质量不合格,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
8.签约后开发商把标的房屋另售他人或擅自抵押。
公司注销登记的几种情况
一、公司应申请注销登记的几种情况
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清算组织应当自公司清算结束之日起30日内向原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1、公司被依法宣告破产;2、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3、股东会决议解散;4、公司因合并、分立解散;5、公司被依法责令关闭。
公司申请注销登记应提交的文件
公司申请注销登记,应向公司登记机关提交下列文件:
1、公司清算组织负责人签署的注销登记申请书;2、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注销登记申请书》;3、法院破产裁定、行政机关责令关闭的文件或公司依照《公司法》作出的决议或者决定;4、股东会或者有关机关确认的清算报告;5、税务部门出具的完税证明;6、银行出具的帐户注销证明;7、《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文件。
经公司企业机关核准注销登记,公司终止。公司登记机关应收缴公司营业执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
购房后如何进行退款申请?
143人看过
-
购买无预售许可证房屋后如何申请退款?
357人看过
-
购买二手房后如何申请办理房产证?
441人看过
-
如何在购买二手手机后申请索赔
392人看过
-
购房者不能申请贷款如何退房
364人看过
-
购买二手房遗失合同后如何申请补办
407人看过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
2023房产买家如何申请退款手续福建在线咨询 2024-11-22办理流程 1. 买房人向开发商发出退房通知。 买房人可以通过挂号信、传真或电话等方式向开发商提出退房申请。如果开发商的违约导致退房,开发商应承担退房造成的损失,包括贷款利息、首付款的存款利息和购房的税费等。如果购房合同中约定了退房的赔偿标准,则按合同约定处理。如果合同约定的赔偿标准不足以弥补损失,买房人可另行要求赔偿。如果购房者贷款申请未批准,合同双方无法协商一致等原因导致退房,开发商无需承担
-
购买二手房如何申请贷款,购买商品房贷款应该提交的申请材料有哪些海南在线咨询 2022-02-26一、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提交如下材料:1、身份证件(指居民身份证、户口本和其他有效居留证件)原件及复印件。外地人士还需提供配偶的有效证件及复印件,借款人与配偶不属同一户口簿的还要求提供婚姻证明;2、房价30%外地人士40%或以上自筹资金的存款,以及具有偿还贷款能力的工作单位出具的经济收入证明;3、向售房单位索要的:a、《内销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期房)或《房地产权证》(现房)的复印件。b、售房单位的
-
合同签订后购房者如何申请退房青海在线咨询 2023-01-12存在以下法定情形之一的,买房人可以行使法定解除权,要求退房: 1、购房合同被依法确认无效后,买受人有权退房。 2、购房合同被依法撤销后,买受人有权退房。 3、按揭不能,买受人有权退房。 4、开发商迟延交付房屋或迟延办理产权证超过一定期限,买受人有权退房。 5、房屋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买受人有权退房。 6、房屋主体结构质量存在问题,买受人有权退房。 7、房地产商擅自变更规划、设计的,买受人有权
-
购房不能办理贷款如何申请退房山西在线咨询 2023-06-14当事人无法办理房屋贷款是可以请求解除合同的。但是如果无法贷款的问题是你当事人造成的,基于您的个人信用或者贷款资格等原因而导致银行不放贷,而非政策法规的变动等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事由,开发商可以按照合同约定,追究您的违约责任或要求相应的赔偿,但在解除购房合同后,购房的首付款应予以退还。
。
-
购房抵押贷款后退房如何申请惩罚性赔偿海南在线咨询 2023-01-07惩罚性赔偿是严厉性程度最高的一种民事责任形式。惩罚性赔偿是在承担补偿性民事责任基础上承担的增加赔偿责任,其用意在于涉及责任人的精神痛苦,即国家通过强制性手段对责任人财产施加损失以达到惩罚之功效。而补偿性民事责任一般并不有意识地涉及责任人的精神痛苦,它是严格按照民事主体平等性的要求来给予相应的救济,即损害什么补偿什么,损害多少补偿多少,尽管客观上也会给责任人带来精神压力,但这并不是补偿的本身目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