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关系恢复申请的条件是什么?
当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关系,构成违法解雇的情况下,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8条的规定,劳动者有两种选择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1、要求单位支付赔偿金;
2、要求单位恢复劳动关系。
从上述规定可知:单位如违法解约的,劳动者可以要求恢复劳动关系。劳动者申请执行恢复劳动关系判决的,立案部门一般可予立案。执行部门通过加强与劳动监察部门的配合、对用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实施司法强制措施等方式,促使用人单位主动履行恢复劳动关系的判决;确实难以执行的,可通过释明等方式,引导劳动者另行起诉解除劳动合同并取得补偿,或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报酬等。
二、如何申请恢复劳动关系强制执行?
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的,仲裁委裁决要求用人单位恢复其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劳动者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或者直接去用人单位处上班。
1、只有法院执行庭有强制执行的权力;仲裁裁决书或法院判决书生效后,可以向法院执行庭申请强制执行;
2、执行费,对方承担(个别地区要求申请人先垫付执行费,执行后再返还给你);
3、可以查封对方的银行账号、车辆、厂房、应收账款等资产。所以申请强制执行的时候,申请人需要尽可能多的提供对方的银行账号或其他财产的信息,以供法院执行人员去尽快执行;
4、需要申请人写一份强制执行申请书(法院有样本,到那抄写一份即可)、提供身份证复印件、裁决书或判决书的复印件及对方的资产情况。
三、劳动合同中止的情形有哪些?
劳动合同中止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用人单位中止
具备法定的中止事由,用人单位同劳动者可以中止履行劳动合同。例如,停产息工、放长假、厂内待岗等,都是用人单位由于经营不善,而中止履行劳动合同。
2、劳动者中止
劳动者暂时无法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但是仍然有继续履行的条件,造成劳动合同中止。例如,劳动者应征服兵役、涉嫌违法犯罪被暂时拘押、失踪但是尚未被法院宣告失踪或死亡等,都是劳动者无法履行劳动义务而中止履行劳动合同的情形。
3、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一致中止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中止或者部分中止履行劳动合同。例如,协议借用、停薪留职等,都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协商一致,中止履行劳动合同。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是我国的企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主张经济赔偿,或者要求恢复劳动关系。申请恢复劳动关系应该到仲裁委员会或者法院提出,做出裁决后企业应该履行,否则企业面临处罚。恢复劳动关系之后,双方应该订立书面合同,之前的工资企业补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八条 【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
恢复劳动关系有条件吗,怎么恢复劳动关系
449人看过
-
劳动者怎样申请恢复劳动关系?
308人看过
-
恢复劳动关系后是否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443人看过
-
劳动仲裁恢复劳动关系申请书范文是怎样的
215人看过
-
如何申请恢复劳动关系强制执行?
86人看过
-
被无故辞退可否申请恢复劳动关系
432人看过
-
恢复劳动关系有条件吗,怎么恢复劳动关系?重庆在线咨询 2023-09-04单位如违法解约的,劳动者可以要求恢复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第48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
劳动仲裁恢复劳动关系申请书范X是怎样的台湾在线咨询 2022-06-28申(被)诉人 被(申)诉人 公司身份证件号 姓名国籍性别户籍民族职务 1、请求裁决撤销被诉人解除与申诉人劳动关系的决定,恢复双方劳动关系。 2、请求裁决被诉人补发自20年7月日起至恢复劳动关系之日止的全部工资(按税后6500元月标准),并支付补发工资金额25的经济补偿金。 3、本案仲裁费由被诉人承担。 事实和理由: 申诉人于20年月日进被诉人单位工作,劳动合同有效期至2008年4月15日届满。双方
-
恢复劳动关系后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2-11-101.按相关法律规定,即使解除合同协议签字,只要属于劳动仲裁的范围,就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
-
-
恢复劳动关系应当符合哪些条件广西在线咨询 2023-06-151、主体:指参加劳动法律关系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2、客体:指劳动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3、行为:主要指劳动行为和劳动管理行为。内容指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法享有的劳动权利和承担的劳动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