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企业内部分配模式,促使分配机制走向市场化
工资集体协商可以为企业内部收入制度的改革带来活力。过去企业的内部分配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平均主义色彩较浓,灵活性差,与劳动力市场价位相悖,极大地伤害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工资集体协商不仅仅是在企业工资支付上制订一些条款,简单地遵守劳动法规、政策,而是从改革企业内部分配模式入手,将企业效益和职工权益紧紧地联系起来,建立起一整套有效的分配激励和约束机制。在实行工资集体协商的过程中,企业结合市场的劳动力价位,以岗定资,职工竞争上岗,而岗位工资是根据劳动四要素(即劳动技能、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劳动条件)及该岗位所产生的效益以及市场对该岗位的需求确定的,职工收入随岗位的变化而变化,这样既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又增强了职工本人的危机意识,使企业内部分配与市场接轨。
加大企业内部分配的透明度,促使分配趋向合理化
过去企业内部分配方案由企业法人代表或少数几个人说了算。企业在制定收入分配方案时基本是企业管理部门内部操作,职工只是被动地接受企业已制定好的分配方案,在方案制定过程中没有发言权。职工很反感工资分配的暗箱操作,由此导致劳资矛盾激化。工资集体协商的实行,使得内部分配方案要经过职代会讨论,要与职工协商谈判,企业管理层必须说明企业制订该内部分配方案的理由,职工有什么建议或意见可以通过职工代表向厂(资)方反映,让职工做到心中有数,使分配方案更加透明化,预防和减少了劳资矛盾。
分配方式体现了效益、公平原则,真正增强了企业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过去在国有企业中,职工的工资收入主要与其工作年限联系较大,不同岗位的责任、风险、劳动强度并没有在职工的工资收入上体现出来,而且职工的工作岗位相对固定。这样的企业内部分配造成了职工收入的平均主义,干好干坏一个样,极大地损害了职工的积极性,使得职工对本企业经营好坏不闻不问。实行工资集体协商,首先,改变了分配结构,在工资结构上更有效地体现效益原则,有效地激励职工积极进取;其次,使得职工对本企业的经营状况有了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谈判中职工对企业的改革提出很多有益的设想,增强了职工主人翁意识;第三,极大地提高了劳动者在企业决策中的地位和参与程度,有力地保障了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
-
工资集体协商的程序和流程操作详解
279人看过
-
工资集体协商的目的及政府协调
384人看过
-
工资集体协商≠强制加薪
407人看过
-
推进中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
464人看过
-
怎么进行工会工资集体协商
81人看过
-
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普遍开展促职工收入提高
163人看过
工资集体协商是指通过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经营者依法就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分配形式、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实现劳动关系双方共同参与、共同决定劳动者工资的一种收入分配方式,是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工资集体协商... 更多>
-
工资集体协商是哪几方面协商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04工资集体协商包括的内容如下: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办法;工资支付办法;变更、解除工资协议的程序;工资协议的期限;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约定的其他事项。
-
企业如何协商工资集体协商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23协商双方均应当以书面形式向对方提出进行工资集体协商和订立工资集体合同的要求;另一方应当在收到工资集体协商要求之日起十五日内以书面形式作出答复,明确协商时间,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规模以上企业五分之一以上职工,其他企业、行业、区域三分之一以上职工有工资集体协商要求的,工会应当向企业方发出工资集体协商要约,与企业方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未建立工会的企业、行业、区域,所在地工会应当向企业方发出工资集体协商要约
-
什么叫工资集体协商湖南在线咨询 2024-08-25工资集体协商,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以集体协商的方式,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的书面协议。 根据中国国情,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经营者工资收入,不属于工资集体协商的范畴。
-
苏州市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操作办法今后进行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办法湖南在线咨询 2022-04-28要出台的是《苏州市行业性、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操作办法》。今后,职工人数在25人以下小企业集中的村、社区,可进行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 根据该办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有以下几种类型:(1)职工人数在25人以下,同类型企业较集中的村、社区。(2)市(县)、区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3)市级特种行业的工资集体协商。其中,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主要适用于职工人数在25人以下小企业集中的村、社区。协商内容则为:计
-
开展集体协商工作方应遵循哪些方面规定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30开展集体协商,职工方与企业应当采用平和、理性的方式,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拒绝或者无正当理由故意拖延集体协商;(二)威胁或者利诱对方协商代表;(三)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非法手段扰乱、破坏集体协商秩序;(四)限制有关人员人身自由,或者进行侮辱、恐吓、暴力伤害;(五)其他可能激化矛盾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