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也就是说,劳动者自始至终都无须履行无效劳动合同。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也就是说,劳动者自始至终都无须履行无效劳动合同。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
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的无效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劳动合同的无效】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第二十七条【劳动合同部分无效】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二十八条【劳动合同无效后劳动报酬的支付】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
无效劳动合同劳动者无须履行
181人看过
-
非劳动者本人履行劳动合同的行为是否有效
498人看过
-
劳动者违法不会影响劳动合同履行吗
334人看过
-
劳动法30劳动者劳动合同履行地为何处?
228人看过
-
劳动者未能履行劳动合同,是否存在代通知金?
242人看过
-
劳动合同履行地和注册地不一致是否会影响劳动者
174人看过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更多>
-
有特殊劳动合同的单位与劳动者履行劳动合同是否必须履行双休工作?江苏在线咨询 2022-02-15我国法律保护劳动者休息休假的权利,但是对于有特殊情况的企业,也可以根据企业自己的生产特点安排职工的休假而不是双休。所以劳动者首先需要确定自己所在单位是实行什么工时制度。 对于普通的企业,我国《劳动法》要求实行每日工作不超过八小时的工时制度,也就是标准工时制,这些企业的职工可以依法享受双休。而对于一些特殊的企业,我国也允许他们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但是必须要向劳动部门申报得到劳动
-
是否签了合同就必须履行,劳动合同无效的条款些?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17是指所订立的劳动合同不符合法定条件,不能发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后果的劳动合同。其特征是: 1.无效劳动合同欠缺劳动合同的有效要件。 2.无效劳动合同不发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约束力。但是,无效劳动合同作为法律事实的一种,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责任问题,即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的当事人基于过错而对他方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问题。
-
劳动合同无效但是劳动合同已经履行,发现劳动者有存在劳动能力的?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18所述情况不明,提供相关法律依据自己结合对照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八条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第八十六条劳动合同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被确认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三条对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劳动合同无效但劳动合同已经履行,用人单位能否以劳动合同无效拒付新疆在线咨询 2022-02-15用人单位不能以劳动合同无效为由拒付劳动者工资。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相关法律: 《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
若单位没有履行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无效的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2-04-01合同可以被认定为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