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能力鉴定后的纠纷与解决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5-07 15:04:19 120 人看过

劳动能力评估后可能出现的争议和解决办法1.如果您对初始劳动能力评估的结论不满意怎么办,个别受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认为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分区鉴定结论轻重的,可以向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自治区、直辖市自收到评估结论之日起15日内。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工伤保险条例》第28条规定:“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其所在单位或机构认为劳动能力鉴定结束一年后残疾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审和鉴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11日 13:0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劳动能力鉴定相关文章
  • 劳动能力鉴定解读
    劳动能力鉴定
    产程障碍分为十个残疾级别,最重的是1级,最轻的是10级有三个级别的自理障碍:完全无法自理,大部分不能自理和部分不能自理的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根据劳动能力鉴定中工伤致残等级和职业病致残等级,将工伤致残等级分为10个等级。1-4级的人都是无能力的,5-6级的人是最无能力的,7-10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职工工伤和职业病致残等级》根据伤者的器官损伤和功能障碍,以及治疗时对医疗护理的依赖程度,综合判断伤残程度并进行分级在适当考虑残疾引起的社会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后
    2023-05-07
    450人看过
  • 劳动纠纷多久才能解决
    劳动纠纷1年之内有效。劳动纠纷的有效期是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此期间限制。一、劳动争议超过仲裁时效要如何维权?如果已经超过了劳动仲裁时效,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向劳动局投诉等方式维权。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该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二、劳动仲裁有时效吗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一年。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三、劳动仲裁时效期一年如何界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
    2023-03-20
    312人看过
  • 劳动纠纷仲裁能解决吗
    一般情况下,劳动纠纷需要先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然后才能到法院去起诉,当然,也有一些例外情形。在例外情形下,发生劳动纠纷时可以不必先去劳动仲裁,而是直接去人民法院起诉。仲裁和诉讼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两种不同的途径,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仲裁和诉讼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处理纠纷的机构,仲裁是在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仲裁,而诉讼则是在人民法院审理。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劳动纠纷需要先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然后才能到法院去起诉,当然,也有一些例外情形。在例外情形下,发生劳动纠纷时可以不必去劳动仲裁,可直接去人民法院起诉:1、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2、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倍赔偿金的。3、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
    2023-03-09
    350人看过
  • 工伤的劳动能力鉴定与伤残鉴定
    伤残等级鉴定与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性质不同。劳动能力鉴定是经过工伤认定后才能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工伤鉴定;伤残等级鉴定是指人身损害赔偿进行的司法鉴定,即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劳动能力鉴定与伤残等级鉴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性质上来说,劳动能力鉴定是伤残等级鉴定的基础。从程序上来说,是先鉴定后评残。从范围来说,劳动能力鉴定范围更大一些,即除对工伤(含职业病)进行鉴定外,还包括对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导致的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其主要职能是从医务方面对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状况进行鉴定。而伤残等级鉴定相对来说更专业、更严格,其职能是对工伤和患职业病职工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状况进行的鉴定。二者的工作程序和判别依据也不同。但对于明显的工伤(含职业病)案例来说,伤残等级鉴定可以与劳动能力鉴定同时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也称劳动鉴定,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工作中因种种原因造成劳动能力不同程度的损害,致使劳动
    2023-03-09
    87人看过
  • 劳动能力鉴定与工伤鉴定的区别
    一、什么是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通过对一个人从事体力工作的能力的鉴定,确定其劳动能力丧失的程度。劳动能力的丧失可分为:(1)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这种人虽然因伤、病导致身体衰弱、器官功能障碍或肢体残废,但仍能从事一些轻微或力所能及的工作。(2)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这种人因伤、病已经不能从事任何强度的工作,甚至连日常生活都需要他人照顾。对劳动能力的鉴定是一项复杂而困难的工作,它涉及医学,伦理学等有关的知识,并依照国家的有关政策性规定,是在明确的鉴定标准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被鉴定人的病情后做出的。它要求鉴定人员在鉴定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客观地做出鉴定,这关系到我国对丧失劳动能力者的优惠政策。二、什么是工伤鉴定?工伤鉴定是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在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之后,由设区的市以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其工伤有关事宜进行鉴定的行为。工伤鉴定的范围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停工留薪期鉴
    2023-04-12
    216人看过
  • 伤残鉴定与劳动能力鉴定的区别
    一、劳动能力鉴定、伤残评定和伤情鉴定的联系:1、都需要由具有相应资格的专业人员进行。2、都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3、很多情况下,特别是在受害人重伤的情况下,往往同时会出现受害人残疾,两者经常同时出现。4、作为案件中的证据之一,评定结论和鉴定结论的法律地位相等。二、劳动能力鉴定、伤残评定和伤情鉴定的区别:1、确定的时间不同。伤情鉴定在伤情发生后即应进行,而伤残评定则应在治疗终结后进行,这是因为两者的评价基础不一样。2、提出鉴定的时间和机关不同。劳动能力鉴定由劳动者或家属或单位向劳动部门提出;伤情鉴定一般由公安机关提出;交通事故伤残评定一般由公安机关或由当事人向法院或向第三方有资质的机构提出鉴定申请。3、目的不同。伤残评定主要在于评判治疗终结后的伤残程度,即对受害人工作、生活、社交能力的影响程度,伤残鉴定的等级直接影响到鉴定的结果。而伤情鉴定在于确定损伤本身的严重程度。4、标准依据不同。劳动
    2023-03-12
    77人看过
换一批
#工伤鉴定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能力鉴定是通过对一个人从事体力工作的能力的鉴定,确定其劳动能力丧失的程度。劳动能力的丧失可分为: (1)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这种人虽然因伤、病导致身体衰弱、器官功能障碍或肢体残废,但仍能从事一些轻微或力所能及的工作。 (2) 完全丧失... 更多>

    #劳动能力鉴定
    相关咨询
    • 劳动能力鉴定与劳动能力鉴定的区别与联系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28
      广义的工伤鉴定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和伤残等级鉴定。窄义的工伤鉴定指伤残等级鉴定。劳动能力鉴定也称劳动鉴定,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工作中因种种原因造成劳动能力不同程度的损害,致使劳动者在部分、大部分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时,有关部门在医学方面对其做出的鉴别和评定。通常情况下,我国的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只负责因工伤或因病而导致的劳动能力鉴定问题。伤残等级鉴定也称工伤评残,是劳动鉴定委员会在劳动能力鉴定技术小组认为工伤职
    • 劳动能力鉴定后的争议及解决办法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2-22
      劳动能力鉴定后可能存在的争议及解决办法如下: 1、对初次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服: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 2、劳动能力鉴定后伤残情况发生变化: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 劳动能力鉴定后的争议及解决办法为
      澳门在线咨询 2021-12-25
      劳动能力评估后可能存在的争议和解决方案:对第一次劳动能力评估结论不满意的,应当自收到评估结论之日起15日内申请重新评估;自劳动能力评估结论之日起1年内残疾变更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评估;其他。
    • 劳动能力鉴定争议的解决办法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29
      (1)对初次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服的怎么办用人单位、工伤职工个人或其直系亲属认为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偏轻或偏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2)劳动能力鉴定后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如何处理《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
    • 劳动局能解决劳动纠纷吗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11
      1、协商。双方依靠自身力量,相互妥协和让步,解决纠纷。该方法快捷简便、心平气和,但应以书面方式记载协商内容。 2、调解。由第三方介入促使争议各方相互谅解和让步,最终化解矛盾。当争议各方失去对话基础,寻求第三方调解实为高明选择。 3、仲裁。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由其居中裁决的纠纷解决机制。仲裁一裁终局制,一方不履行仲裁裁决,对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4、诉讼。一方向法院提出请求,由法院裁决纠纷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