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劳动者过错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的
因劳动者过错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当按照《民法通则》确定的实际损失原则承担赔偿责任,并赔偿因经营和工作给生产造成的损失和直接经济损失。
劳动合同法第86条,劳动合同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被确认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过错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应当指出,在追究劳动者民事责任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补偿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在责令有过错的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的同时,要注意对他们的思想教育。承办案件的劳动行政部门、劳动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应当向有过错的劳动者宣传劳动法律法规,耐心进行思想教育,使其真正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性,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守法意识,也有利于增强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的积极性。二是合理补偿原则
所谓合理补偿是指在调查案件事实、确认用人单位确实因劳动者的违法行为而遭受经济损失的前提下,职工实际承担的补偿费用,根据职工过错程度、情节严重程度、责任大小、认错态度和实际承受能力综合确定,为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6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
(1)以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免除法律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
劳动合同效力当事人有过错劳动者应否请求赔偿
70人看过
-
不给劳动者劳动合同,劳动者应当如何维权
162人看过
-
三十年的劳动合同纠纷,劳动者需承担何种赔偿责任?
106人看过
-
无合同离职,应该如何赔偿劳动者
131人看过
-
无效劳动合同是否要赔偿劳动者
384人看过
-
合同无效导致的损失应当如何赔偿
205人看过
国家赔偿与民事赔偿的区别: 1、赔偿发生的原因不同。国家赔偿由国家侵权行为引起;而民事赔偿由民事侵权行为引起。 2、赔偿主体不同。国家赔偿的主体是抽象的国家;而民事赔偿的主体通常是具体的民事违法行为人,赔偿主体与赔偿义务人相一致。 3、赔偿... 更多>
-
过错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的需赔偿哪些赔偿海南在线咨询 2023-05-03当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无效。同时,法律有特殊的规定,用人单位采取上述行为导致劳动合同无效是劳动者行使解除权的法定条件。由此,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后,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
-
劳动合同效力当事人有过错劳动者应否请求赔偿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1-11在追究劳动者民事赔偿责任时,应贯彻以下原则:赔偿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在责令有过错的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的同时,要注意思想教育。承办案件的劳动行政部门、劳动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应当宣传有过错的劳动者的劳动法律法规,做好耐心的思想教育,使其真正认识到行为的危害性,不仅有利于提高劳动者守法意识,而且增强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的主动性。第二,合理赔偿原则。所谓合理赔偿,是指在查询案件事实、确认用人单位因劳动者违法
-
因劳动者过错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的用人单位能否解除劳动合同呢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15能。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情形,因劳动者的过错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的,只有一种情形,即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例如,劳动者在求职时提供了虚假的个人信息、专业学历信息、工作经历等情况,用人单位可以欺诈为由主张劳动合同无效,并解除劳动合同。
-
无效过错的应当如何承担民事责任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10《合同法》关于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规定了两个条文。第58条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第59条规定:“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
因用人单位过错导致劳动合同无效海南在线咨询 2022-06-30当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无效。同时,法律有特殊的规定,用人单位采取上述行为导致劳动合同无效是劳动者行使解除权的法定条件。由此,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后,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