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紧急防卫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13 15:15:11 348 人看过

1、必须是为了保卫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才能实施正当防卫。

2、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行为而进行的防卫。

3、必须是针对实施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进行防卫。对实施不法行为者的亲属或其他人进行报复的行为不是正当防卫;

4、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行为进行的防卫。

正当防卫成立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第一,防卫的意图,必须是有正当合理的防卫意图,包括国家的、公共的利益、本人或别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第二,防卫的起因,必须是存在不法侵害行为。第三,防卫的时间,必须发生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第四,防卫对象,必须是针对进行侵害行为本人的人身或财产实行防卫,不得针对第三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02:3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正当防卫相关文章
  •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可以同时成立吗
    不可以,先判断是否属于正当防卫,满足正当防卫构成要件,认定为正当防卫之后,即使同时满足紧急避险,也不应重复认定为紧急避险。判断不属于正当防卫之后,才能判断是否属于紧急避险。所以同一行为,如果同时满足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应当认定为正当防卫,不可能重复认定。一、怎么证明自己是正当防卫证明正当防卫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2、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3、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正当防卫(又称自我防卫,简称自卫),是大陆法系刑法上的一种概念。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
    2023-06-20
    194人看过
  • 如何区分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差异?
    正当防卫的条件:1.防卫人明确认识到了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并希望以防卫制止不法侵害。2.有不法侵害的实际发生和客观存在。3.对象为不法侵害人。4.不法侵害已经开始但尚未结束。5.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紧急避险是一种“两权相较取其轻”的避险行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可以同时实现吗?不可以,先判断是否属于正当防卫,满足正当防卫构成要件,认定为正当防卫之后,即使同时满足紧急避险,也不应重复认定为紧急避险。判断不属于正当防卫之后,才能判断是否属于紧急避险。所以同一行为,如果同时满足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应当认定为正当防卫,不可能重复认定。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
    2023-06-30
    320人看过
  • 如何判断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的界限
    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是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比较广泛,可以是不法侵害,也可以是自然灾害、动物的侵袭。在遭遇到人的不法侵害时,如果行为人是对不法侵害人进行反击,属于正当防卫的范畴,如果为了躲避不法侵害,而损害第三人即不法侵害之外的人利益的,属于紧急避险的范畴。正当防卫是指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如何区分正当防卫与故意伤害区分正当防卫和故意伤害关键就是:是否依法进行防卫,如果没有按照法律规定防卫就属于防卫过当,应当按照故意伤害罪处罚,应当从轻处罚。《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
    2023-07-01
    445人看过
  • 狗咬人人打狗是正当防卫还是紧急避险
    一、狗咬人,人打狗,究竟是正当防卫还是紧急避险呢1、狗咬人,人打狗符合紧急避险的适用条件,而不符合正当防卫的适用条件。2、正当防卫针对的只能是人,问题中的针对的防卫对象却是狗,而紧急避险针对的对象包括动物,故狗咬人,人打狗属于紧急避险。3、法律中对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的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一条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
    2023-02-16
    475人看过
  •  实施紧急避险后,还可以进行正当防卫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如果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即使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了损害,这也属于正当防卫,不会被视为犯罪行为。但若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则需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在实施紧急避险后,危险已解除,此时再进行所谓的正当防卫,可能转化为故意伤害,需承担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如果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即使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了损害,这也属于正当防卫,不会被视为犯罪行为。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在实施紧急避险后,你的危险已经解除,此时已无防卫的必要,如果再进行所谓的正当防卫,可能会转化为故意伤害,也就有可能
    2023-10-06
    349人看过
  •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是否承担民事责任
    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或者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因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在正当防卫前后及正当防卫过程中受到了不法侵害的实际损害,如果行为人是为保护本人利益而实施正当防卫的,则正当防卫人所受损害应由不法侵害人赔偿,即不法侵害人不仅独自承担正当防卫人给其造成的损害,而且还要赔偿其给正当防卫人造成的损害。如果正当防卫人实施正当防卫的目的是为保护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利益,在防卫中使自己受到损害的,应根据因防止、制止国家、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遭受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害人承担赔偿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的补偿的规定依法
    2023-04-30
    366人看过
  • 法律小知识: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
    用自己直白简单的话来说,正当防卫就是指制止别人对自己或他人的伤害而对加害者造成一定的损害时,是不用承担法律责任的,而紧急避险是指为了避免正在发生的危险而不得不去损害别人(加害者以外的)的利益,以求保全更大的权益,是不承担法律责任的。法律上明确的规定有:《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第二十一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从法条上解读,两者有着共同点,但区别也很大。相同点是两者都是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正在受到侵害,为了保护这些权利才实施的。区别1、危险的来源不同。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是人的不法侵害,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可以是人
    2023-04-25
    329人看过
  •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是不是是正当行为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属于正当行为。正当行为是指客观上造成一定损害结果,形式上符合某些犯罪的客观要件,但实质上既不具备社会危害性,也不具备刑事违法性的行为,例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依法执行职务、正当冒险行为等。《民法典》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民法典》第二十一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
    2024-04-25
    484人看过
  •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两者之间的区别有
    1.危险来源不同: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是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比较广泛,可以是不法侵害,也可以是自然灾害、动物的侵袭。在遭遇到人的不法侵害时,如果行为人是对不法侵害人进行反击,属于正当防卫的范畴;如果为了躲避不法侵害,而损害第三人(不法侵害之外的人)利益的,属于紧急避险的范畴。2.紧急避险必须是出于迫不得已,而正当防卫无此要求。3.对主体的要求不同:紧急避险要求主体不能有特定的身份(如警察、军人或消防队员等)。而正当防卫就没有这样的要求。任何人均有正当防卫的权利。4.避险保护的是合法利益,损害的也是合法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法律怎么样选择,两害相全取其轻,避险所保护的利益必须要大于避险行为所损害的第三者的利益,如果等于或者小于所损害的利益,避险就没有意义,法律也就没有保护的必要。5.实施对象不同: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人实施,而紧急避险必须是向第三者实施。一、自卫伤人该如何判自
    2023-06-28
    54人看过
  •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竞合优先适用什么
    在解析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之间的差异时,我们需要明确以下几个关键点:首先,正当防卫所面临的危险来源仅限于由他人的非法行为引发的威胁,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则具有更广泛的包容性;其次,正当防卫的施动者必须直接指向不法侵害的实施者本身,而紧急避险的行为对象则只能是第三方;再者,正当防卫的行为限度应当以不超出必要范围并尽可能避免对他人造成严重伤害为原则,而紧急避险的行为限度则是确保保护的权益大于所遭受的损失;最后,紧急避险的实施主体必须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行动,而正当防卫则没有这方面的限制。《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防卫过当】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特殊防卫】对正在进行行凶、
    2024-05-17
    390人看过
  •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比较有哪些不同?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危险来源不同。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只有来自人类的非法侵权行为;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广泛,不仅可以是人类的非法侵权,还可以是自然灾害、动物侵权、人类生理和病理原因。实施对象不同。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人实施,而紧急避险则是对第三方实施。行为限制不同。正当防卫行为的实施是必要的,即使其他方法可以避免非法侵权,也允许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行为的实施是迫不得已的,除了避险别无选择。行为限制不同。正当防卫造成的损害可以小于或者大于非法侵权造成的损害;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只能小于避免的损害,不能等于甚至大于避免的损害。主体的限制不同。正当防卫是每个人的权利;紧急避险不能是有特定身份的人。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异同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相同点在于:1.两者都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2.两者都必须是合法权益正在受到侵害时才能实行。3.两者都不得超过必要的限度。超过
    2023-07-02
    142人看过
  •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司法实践与理解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防卫行为。而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较小的另一方的合法利益,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的行为。两者的区别如下:1、起因条件不同。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是不法侵害,而紧急避险是正在发生的危险包括但不限于不法侵害;2、对象不同。正当防卫是不法侵害人本人,而紧急避险是合法第三人;3、限度条件不同。正当防卫的限度是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而紧急避险是没有造成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有何区别?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区别有:1、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是人的不法侵害行为,紧急避险必须是出于迫不得已;2、紧急避险要求主体不能有特定的身份,正当防卫没有身份要求;3、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人
    2023-08-11
    362人看过
  • 紧急避险与合法防卫的区别有哪些特点
    一、紧急避险与合法防卫的区别有哪些特点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主要区别:1.行为指向的对象不同。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来实行,不能损害没有参与实施不法侵害的其他人的利益;而紧急避险所损害的只能是与危险的发生无关的第三者的利益。2.危害的来源不同。正当防卫中危害的来源只能是人所实施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中危害来源比较广泛。二、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有哪些一般要具备以下条件的,可以认定构成紧急避险:1.紧急避险的时间:危险正在发生或迫在眉睫,对合法权益形成了紧迫的、直接危险。2.紧急避险的意图:行为人对正在发生或即将要发生的危险有明确的认识,并希望以避险的目的来保护较大合法权益。3.紧急避险的对象:行为人损害一种合法权益的方法保全另一种较大的合法权益。4.紧急避险的可行性:必须是没有其他方法可以避免危险时,才允许实行紧急避险。5.紧急避险的限度:紧急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其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
    2023-09-17
    130人看过
  •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案例与案例的分析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是排除犯罪的两种情况,虽然它们都对外造成了侵害,但都不是犯罪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这两个知识点可以说是每年的必考考点,而且往往与案例结合,所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我们首先看一个案例:李某,男。某晚,李某见两男子正侮辱他的女友,即上前制止。其中一男殴打李某,李某被迫还手。此时,便衣警察黄某路过,见状抓住李的肩膀,但黄未表明其身份。李某误以为黄某是对方的帮手,便拔刀刺伤黄某后逃跑。问:李某行为如何认定?分析:李某的行为应以故意伤害罪论处。李某一开始被迫与攻击他的男子打斗的行为,可以认定为正当防卫。李某打击警察黄某的行为是假想防卫。所谓假想防卫是指,事实上不存在不法侵害,行为人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而对臆想中的侵害者进行防卫。对于假想防卫应根据主观上有无过失而予以不同的处理。本案中,李某误以为黄某是对方的帮手,因而采取了侵害行为。实际上,这种侵害是不存在的,李某属于假想防卫。这种情况
    2022-11-12
    248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更多>

    #正当防卫
    相关咨询
    • 防卫过当属于正当防卫还是紧急避险?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9-11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属于正当行为。 正当行为是指客观上造成一定损害结果,形式上符合某些犯罪的客观要件,但实质上既不具备社会危害性,也不具备刑事违法性的行为,例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依法执行职务、正当冒险行为等。
    • 防卫与紧急避险如何区分?
      宁夏在线咨询 2023-10-12
      正当防卫反映的是合法权益与不法侵害之间的矛盾,而紧急避险反映的则是两个合法权益之间的冲突,是在紧急情况下舍小利而保大利的问题,基于这一基本区别,派生出如下具体的不同点: 1、危险来源不同 2、对主体的要求不同 3、意义不同 4、实施对象不同 5、法律要求不同。
    •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是什么,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是什么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3-15
      关于紧急避险,刑法是这样规定的:“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简而言之,紧急避险是为了保全一部分合法利益而损害无关第三人的另一个较小的合法利益。当然,紧急避险也不能超过必要限度。紧急避险所造成的损害必须小于受保护的权益,如果两者相同或者由于避险造成的损害大于所保护的权益,紧急避险就超过必要的限度了
    • 紧急避险属于正当防卫还是故意?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7-26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属于正当行为。正当行为是指客观上造成一定损害结果,形式上符合某些犯罪的客观要件,但实质上既不具备社会危害性,也不具备刑事违法性的行为,例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依法执行职务、正当冒险行为等。
    • 紧急避险引发交通事故的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区别和紧急避险的联系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1-21
      【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