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审核审批制度为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工作水平,保证行政处罚的公平、公正、合理、适当,避免发生执法不严的现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有关规定,规范行政执法案件的审核审批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行政处罚执法人员立案并调查终结、拟作行政处罚的案件,由承办人写出调查终结报告,草拟行政处罚决定书,连同案卷移交法制工作部门审核。
二、法制工作部门对行政处罚案件的审核,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是否清楚。(二该案是否具有管辖权,是否属于本机关管辖。(三)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充分,材料是否齐全。(四)定性是否准确。(五)适用法律法规和规章是否正确。(六)处罚是否适当。(七)程序是否合法。
三、法制工作部门对案件进行审核后,根据不同情况,提出相应的意见或建议:(一)对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定性准确、处罚适当、程序合法的,同意行政处罚工作部门的意见。(二)对违法行为不能成立的,提出不予行政处罚的建议,或者建议行政处罚工作部门撤销案件。(三)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建议行政处罚工作部门重新调查补证,并将案卷材料退回。(四)对需要行政处罚工作部门补充材料或补办手续的,建议其补充或补齐,并将案卷材料退回。(五)对定性不准、适用法律不当的,建议行政处罚工作部门修正。(六)对办案程序违法的,建议行政处罚工作部门纠正。(七)对超出管辖范围的,建议行政处罚工作部门按有关规定办理移送。(八)对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建议不予处罚,或建议撤销案件。
四、法制工作部门审核完毕后连同案卷材料一同上报主管领导审批。主管领导接到案卷及有关材料后,应在一日内完成立案审批工作。经批准立案查处的违法案件,由相关中队负责调查取证。特殊情况由主管领导批准后可酌情延长。
五、行政处罚案件的审批,按下列规定处理:(一)、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正确,处罚建议适当的;(二)、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程序违法的,退回承办中队补充调查或者补正程序;(三)、适用法律、法规、规章错误或处罚建议不当的,征求承办中队意见后变更或者直接变更后报批。
刑事案件审核中心是公安局吗
案件审核中心并不在公安局,而是属于检察院的侦查监督部门和公诉部门负责。人民检察院通过审查公安机关执行人民检察院批准或不批准逮捕决定的情况,以及释放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或者变更逮捕措施的情况,履行侦查监督职能。人民检察院发现公安机关或者公安人员在侦查或者决定、执行、变更、撤销强制措施等活动中有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提出纠正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四条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
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第五条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
-
注册制时代的审批制度改革
412人看过
-
取保候审制度的改革
224人看过
-
南沙深化企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97人看过
-
遵循三原则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484人看过
-
刑事案件审限制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
448人看过
-
公安部复核审批制度是如何运作的
160人看过
逮捕是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中最严格的一种,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依法拘留嫌疑犯、被告人,在一定时间内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逮捕不仅剥夺了嫌疑犯和被告人的人身自由,拘留时间也很长,一般在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之前。... 更多>
-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动力因素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09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自下而上的涌现、横向的学习和竞争、自上而下的贯彻等三股力量综合推动的结果,并呈现出分阶段的动态性。在某个阶段发挥作用的因素,可能在其他阶段没有任何影响,反之亦然。要想推动地方政府的改革创新,需要分阶段和有步骤地进行,并在不同阶段注意各个因素的差别影响。上级政府不应贸然推广某项改革,否则可能诱发不合时宜的集体大跃进。当改革升格为国家意志时,政策落实就越来越取决于地方官员的意愿。 2
-
民事陪审员制度改革山西在线咨询 2023-02-13【1】2016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授权最高人民法院在、河北、黑龙江、江苏、福建、山东、、广西、重庆、陕西10个省(区、市),各选5个法院开展为期2年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2】有人民陪审员试点好。【3】大多数的民事案件审理,没有人民陪审员。【4】关键看案件审理是否公平公正。
-
刑事审判制度改革是如何样的西藏在线咨询 2022-08-07人民法院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坚持严格司法原则,树立依法裁判理念 1.坚持证据裁判原则,认定案件事实,必须以证据为根据。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没有证据不得认定案件事实。 2.坚持非法证据排除原则,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经审查认定的非法证据,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3.坚持疑罪从无原则,认定被告人有罪,必须达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
-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是上海在线咨询 2022-02-12诉讼制度改革,以审判为中心。请看下文: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程慎生2015年01月06日10:34来源:人民日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审判是诉讼的中心环节和最后一道防线。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凸显了审判的中心地位,抓住了保证司法公正的“牛鼻子”。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中层和基
-
公安部关于改革完善受案立案制度的意见甘肃在线咨询 2022-02-26《公安部关于改革完善受案立案制度的意见》 1.健全接报案登记。各省级公安机关依托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建立完善全省区市统一的接报案、受案立案功能模块。对于群众报案、控告、举报、扭送,违法犯罪嫌疑人投案,以及上级机关交办案件或者其他机关移送的案件,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各办案警种、部门都必须接受并依照有关规定办理,不得推诿。对于上述接受的案件以及工作中发现的案件,除性质和事实涉及国家秘密的以外,都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