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的政府信用及其建构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6 15:14:25 339 人看过

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加入wto我国政府的信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当前政府信用出现了危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必须研究政府信用的有关问题,加强政府及其公务人员的诚信教育,切实贯彻依法行政,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建构现代信用政府。

关键词:政府信用;社会信用体系;依法行政;wto

一、政府信用及其意义

所谓政府信用,就是政府在从事管理国家事务的活动中与广大社会公众之间建立起来的诚实守信为基础的践约能力,也即政府是否得到社会公众信任的因素及其履约能力在客观上能为社会公众所信任的程度。按照现代契约理论,公众与政府间的关系是基于行政权的运行而达成的政治委托即代理关系。公众是行政委托人,政府是行政代理人。安博尔中诚信评级倾力打造最具影响力信用品牌在这—代理法律关系中委托是基于双方对彼此的信任基础上建立起采的,一方面,公众之所以与政府建立该代理关系是其于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即公众自信其利益期待可通过政府对行政权的代理予以实现。另一方面,政府的代理行为是基于委托产生而在自身能力限度内的实际履行,该代理行为的实际履行程度是双方代理关系是否存续的关键。而在该法律关系中行政权是委托代理关系的核心。

代理关系的产生表明权利与义务的对称。公众的委托权力来源于法律的保障而义务表现于对法律的遵守,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体现为对行政权的履行,而义务即责任体现为代理行为的实际履行程度。在政府的行政权中,行政权的公共性决定了政府信用的核心是公共责任。要实现这一政治委托代理关系,使政府成为合格的代理人,就必须强调行使国家行政管理权的各级政府认真行使人民赋予的行政权力。[1]显然这就涉及到政府信用的问题。如果政府在代理过程中能全心全意为社会公众代理,履行公共管理职责,就是讲信用的,否则就是失信的。可见良好的政府信用在建构现代政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第一,良好政府信用有利于公共责任的履行。政府之所以需要负责任,正是其执掌了社会公共权力的缘故。政府一旦产生,它就具有了权力,而且具有强制性力量。因此,要求政府负责任,是对其执掌权力所提出的重要规范。因为责任政府可以抑制政府权力的任性和任意扩张,而把权力的行使限制在合法的范围之内。所以,严格说来,责任政府必然同时又是法治政府。英国政治思想家斯图亚特·密尔在其名著《代议制政府》中,反复强调了权力与责任相统一的原理。他甚至认为,如果能够将权力和责任统—起来的话,那就完全可以放心地将权力交给任何一个人。[2]p192曾经担任过美国副总统的蒙代尔在其所著《掌权者的责任》一书中也指出,当年美国制宪者所致力于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正是想通过制度的设计,使各种权力的主体都能够切实地负起行使权力的责任,以避免不负责任的权力。[3]

第二,良好政府信用有利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按其组成部分可以划分为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其中政府信用是整个信用体系的重心,建立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是建立真正的企业、个人信用的基础,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前提。不仅如此,企业、个人信用也来源于政府信用的保障。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独立人的角色,企业的运转、盈亏取决于公众对其的信耐度,而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的企业往往就会与建立公众信任背道而弛,最终血本无归甚至分崩离析,此时政府信用是维持其形象的强力后盾。

第三,良好的政府信用对社会具有凝聚和激励作用,有利于增进政府与公众的情感交流,便于政府与公众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一个政府的良好信用表明公众对政府的支持与认可。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反之,失民心者即会处于孤独无援,孤掌难鸣的处境。古人又云:民以吏为师。只有建立政府在公众心中的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才会给广大社会公众树立良好的榜样,增强政府与公众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取得双赢的效果。

第四,我国已经加入wto,良好的政府信用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加入wto,首先是政府必须加入wto。良好的政府信用是加入wto也是立足wto的前提和核心。在当前国际、国内新形势下,妥善处理wto与政府信用的关系,加快构造信用政府,对加强我国市场竞争力,提高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有着重要意义。

二、我国政府信用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国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府信用有了相当的改善。然而当国家在积极地推行各种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严重影响政府作用的现象。如一些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办事效率低,我国行政管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组织活动,本应是高效率,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国政府行政机关中长期存在行政效率不高的现象。[4]缺乏透明度,执法不公,违法行政,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等等,造成了政府信用缺失,使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威望和公信力受到影响,出现公众对政府的严重的信任危机,使政府各项方针政策难以较好的贯彻落实,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分析起来,当前我国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04日 18:3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实际履行相关文章
  • 论我国涉外仲裁裁决的撤销及其完善
    1994年《仲裁法》颁布前,中国有14部法律、82部行政法规和190部地方性法规,涉及仲裁机构、仲裁程序和仲裁裁决,但基本上没有当事人是否有权申请撤销裁决的问题,撤销裁决的情况和撤销裁决的程序。仲裁裁决的补救办法是,法院在执行阶段对裁决进行审查,不执行非法的仲裁裁决。《仲裁法》实施后,除保留上述不执行裁决的程序外,还增加了撤销裁决的程序,即:,裁决作出后,法院可以通过撤销裁决和不执行裁决两个程序对裁决进行司法监督。这一做法完善了我国仲裁裁决的司法监督制度然而,在研究和起草《仲裁法》的过程中,对于是否应当规定撤销裁决的程序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反对意见是,既然有执行程序,就没有必要规定撤销程序,对仲裁实行双重监督。取消程序的规定实际上导致了裁决和裁定,这不符合裁决或裁定的基本要求和第一次裁决的最终结果。肯定的意见是,最终裁决实施后,仅仅依靠执行程序的监督是不够的,必须重新规定撤销申请程序。这不仅
    2023-05-07
    434人看过
  • 论我国共同犯罪未遂与中止理论及其完善
    摘要对于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如何认定犯罪未遂和中止,学术界和司法实践中都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或做法。文章首先列举了学术界关于共同犯罪未遂和中止认定的观点,然后根据刑法原则和有关共同犯罪的理论分析了我国刑法典对于共同犯罪规定的不足,作者主张在共同犯罪中止中可以引入脱离共犯关系”的理论,以符合刑法的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和犯罪中止的立法精神,最后就共同犯罪理论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关键词:共同犯罪犯罪未遂犯罪中止脱离共犯关系共同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指的是共同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本文重点论述同犯罪未遂与中止﹞。在我国刑法典中,只是明确规定了教唆犯的未遂,但实际上由于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未完成犯罪的原因也不同,这使得共同犯罪形态在表现形式上多种多样:一、共同犯罪与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一)简单共同犯罪与犯罪未遂、犯罪中止1、共同犯罪中的未遂犯与既遂犯简单共同犯罪,又称之为
    2023-06-03
    420人看过
  • 论我国环境正义问题的社会建构
    环境正义问题往往隐蔽在概括性的环境问题之中,经过社会建构被认为是令人担心且必须采取行动加以应付之后,才构成问题”。我国环境正义问题主要表现为城乡环境正义、区域环境正义、阶层环境正义等方面,这些方面的问题是在我国社会经济长期发展不均衡、公平诉求到了不容忽视的时刻的背景下,通过某些必然又特定的契机建构起来的。【英文摘要】Environmentaljsticeproblemsaresallyconcealedbyrecapitlateenvironmentalproblems,whichformproblems”aftertheyaredeemedtoworryingandmstbesolvedbysocialconstrction.China’senvironmentaljsticeproblemsincldeenvironmentaljsticeproblembetweencitiesand
    2023-04-21
    433人看过
  • 论我国单位犯罪制度及其立法完善
    我国现行1997年刑法是在1979年刑法的基础上修订的,修改后的刑法虽然规定了单位犯罪,但刑法学界对单位犯罪的诸多方面仍存在分歧。本文立足于我国单位犯罪的有关规定,对单位犯罪的概念、特征构成、处罚原则进行论述,并阐述了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惩治单位犯罪应重视和完善的相关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关键词:单位犯罪,刑事责任,处罚原则,立法完善单位犯罪是相对于自然人犯罪而言的,我国1979年刑法未对单位犯罪作出规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发展,非自然人犯罪开始向经济、社会领域日益渗透和发展,单位是否能成为犯罪主体,能否对单位追究刑事责任也就成为1979年刑法颁布后理论界研究热点和立法界的争论焦点。随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单位走私活动的不断增加,为遏止这些单位走私行为,1987年2月22日通过并于同年7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揭开了单位犯罪立法的序幕,该法第47条明确规定:
    2023-04-22
    348人看过
  • 试论商业受贿罪的危害及其司法适用
    商业贿赂(commercialbribery)虽然不是中国经济的“特色”,①但“透明国际“(TransparencyInternational)近年公布的统计资料表明,中国已成为商业贿赂的重灾区,其中,尤以医疗、电信、金融和建筑行业领域中的商业贿赂现象最为猖撅。②商业贿赂在中国的迅速蔓延和泛滥成灾,固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法律规则的相对滞后却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之,在2006年年初中国拉开反商业贿赂战役帷幕后不久,经长久酝酿并数易其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六)》)即应声出台,内中针对商业贿赂犯罪刑法条文所作的修订,不仅表明了中国政府坚决治理商业贿赂的决心和意志,更为重要的是,为商业贿赂的有效惩治和防范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供给和支持。但是,由商业贿赂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立法的抽象性以及人的智识的有限性所决定,刑事立法没有也不可能对商业贿赂犯
    2023-06-03
    257人看过
  • 试论管理会计的危机及其出路
    多年来,管理会计理论在我国的实际应用情况并不理想。从应用的内容上来看,处于零星分散状态,彼此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尚未形成一整套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会计应用体系。从应用效果来看,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实际作用很不明显,没有真正解决企业改善管理所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样企业也就缺乏应用管理会计的意愿和要求。管理会计陷入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①管理会计缺乏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管理会计理论上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管理会计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管理会计的基本问题如管理会计的假设、对象、目标、原则尚处于百家争鸣的阶段,而这些问题是构成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管理会计方法宠杂,缺乏独特性;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缺乏明确的中心和清晰的主线,内容之间缺乏实质性联系。②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内容重复。③理论和实际脱节。管理会计的理论是建立在确定经济环境基础上的,它所确定的定量模型和假设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并不成立,在实践中几乎
    2023-04-24
    202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履行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实际履行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应按照合同规定的标的履行其义务。 如果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了履行障碍,则当事人应该继续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其义务,直到合同履行完毕为止 实际履行有助于维护合同的稳定性和可执行性,同时也能够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更多>

    #实际履行
    相关咨询
    • 试论犯罪及其构成要件是如何的?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29
      犯罪构成是刑法学的核心历来为学术界关注。经过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辛勤耕耘,这一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刑法学的繁荣和指导司法实践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当我们静下来理智思考这一问题时就会发现有关犯罪构成问题的研究说法或观点固然很多,甚至有许多已被普遍承认和接受,成为我们去评价一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模式。但也不能忽视有些问题用这一模式去衡量又有些牵强。 或不尽人意,争论很大。任何一种理论或科学当它不能
    • 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的论争及其长远影响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12
      这法律上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的论争及其长远影响是刑法学中的关键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其一直是我国刑法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刑法学界关于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最近十多年来,关于犯罪论体系的争论达到了较为激烈的程度,犯罪构成四要件说(以下简称:四要件说)面临很多批评,但其支持者也进行了一些回应,阶层的理论成为非常有力的主张。近年来,关于四要件说和阶层式犯
    • 试论我国死刑适用生效期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25
      根据相关法律,关于试论我国死刑执行程序如下 第五节死刑第四十八条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第四编执行第二百零八条判决和裁定在发生法律效力后执行。下列判决和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一)
    •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
      山西在线咨询 2021-12-14
      行政机关应采取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两种方式,公开政府信息。但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信息、依法确定为国家秘密或禁止公开的政府信息、涉及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等有损第三方合法利益的政府信息不应公开。
    • 试论董事的受信义务及违信责任。
      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02
      董事失职导致公司、股东和债权人损失频有发生。究竟构成失职的原因是什么是否由于法律制度失衡所致是否与道德、社会文化或商业文化的衰落有关论文尝试研究法律体系是否为公司、股东、债权人和社会提供足够保障,并且着重研究对董事施加的义务和责任是否恰当,以及解决失职的措施。论文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分析立法者的原意、立法理念,解释案例和法律条文。论文参考英国和香港的法律改革咨询文件及建议,以检视法律工作者采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