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规定和仲裁流程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26 21:22:40 299 人看过

根据《劳动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仲裁过程包括:

1、案件受理;

2、调查取证;

3、调解;

4、裁决;

5、裁决执行。

一、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诉讼时效如何认定

因为未签劳动合同而引发的劳动争议应当先提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劳动者不服仲裁裁决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劳动诉讼的追诉期是多久

劳动争议诉讼期限为一年。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三、工伤公司拒绝赔偿该怎么办?

工伤认定之后公司仍然拒绝赔偿,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4日 22:4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仲裁时效相关文章
  • 劳动仲裁申诉时效的把握劳动争议仲裁服务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2007年06月17日一、劳动仲裁申诉时效的定义及相关法律规定(一)定义: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指当事人因劳动争议纠纷要求保护其合法权利,必须在法定的期限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否则,法律规定消灭其申请仲裁权利的一种时效制度。(二)相关法律规定:1、1993年8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17号)第23条规定“当事人应当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六个月内,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2、《劳动法》第82条、《四川省劳动争议处理实施办法》第39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3、1995年8月11日《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
    2023-06-09
    67人看过
  • 比较民事仲裁和劳动争议仲裁
    有下列不同:一、仲裁范围不同。劳动仲裁解决的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争议;民事争议仲裁解决的是作为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纠纷。二、管辖范围不同。劳动仲裁实行属地管辖原则,当发生劳动争议的企业与职工不在同一个仲裁委员会管辖地区时,由职工当事人工资关系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处理;民事争议仲裁不实行地域管辖制度,仲裁委员会由当事人协议选定。三、仲裁的申请方面不同。劳动仲裁的申请不以事先在合同中有仲裁的协议,或是争议发生后达成仲裁的书面协议为条件;民事争议仲裁的申请必须存在合法有效的仲裁协议。一、网贷单方面仲裁是否有效无效。仲裁一般是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由非司法机构的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进行裁判。劳动争议纠纷可以单方面申请仲裁;除此以外,其他案件需要选择仲裁的,都需要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我国法律并没有网络仲裁这一种仲裁方式,合法的
    2023-03-10
    368人看过
  •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怎么写,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怎么写第一、要写明申请方、被申请方的基本情况,如:姓名(企业一方除写企业名称外,还要写法定代表人)、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工作单位、单位地址、家庭地址、电话等。第二、写明仲裁请求事项。也就是想主张的事项。总之,在与公司或者公司与个人发生劳动争议纠纷是,关于劳动争议申诉时效和申请仲裁时效我国的相关法律对此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也不排除当事人双方中得一方因为一些原因需要做出一些变更,这就需要法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再作出仲裁决定。一、公司泄露职员信息职员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准备的材料及程序(一)受理事项(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6)法律、法规规定
    2023-06-23
    126人看过
  •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   时效
    人事争议仲裁
    防控期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时效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等原因中断的,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中止的,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一、劳动仲裁程序申请时效是几年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时效为1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
    2023-03-08
    82人看过
  • 申请仲裁劳动争议流程
    法律综合知识
    一、申请仲裁劳动争议流程申请仲裁劳动争议流程是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内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仲裁庭开庭前5日通知双方当事人;裁决前调解;仲裁庭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作出裁决。二、劳动争议种类有哪些方面劳动争议种类包括:1.对劳动关系的争议;2.对劳动合同的履行,终止等发生的争议;3.解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4.劳动者的权益没有得到保障引起的争议;5.工资报酬引起的争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
    2024-03-26
    440人看过
  •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时间为几天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是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
    2024-05-04
    401人看过
  • 劳动仲裁时效争议案件
    摘要:原告认为,仲裁申请起点的劳动争议发生日期,不是指工作交接日期。双方已于2008年1月11日办理了工作交接手续,但尚未办理完工作交接手续。在办理交接手续过程中是否有争议,不得而知。按照被告的惯例,1月份的工资只能在2月份发放。至于能否如期支付,我们不知道是1月11日,所以也不知道是否发生了纠纷,仲裁申请期不能开始我国《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申请仲裁应当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仲裁委员会提出。其中,“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具体是指工作交接或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近日,律师与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律师事务所PK了解到这一规定2007年6月18日,原告加入北京君*君律师事务所担任律师助理。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终止日期为2008年1月31日,在过去的一年中,原告努力工作,2008年1月,骏骏律师事务所通知其解除劳动合同。但原告于2008年1月11日办理了辞职手续,但公司拒绝赔偿。根据《劳动合同法》
    2023-05-07
    393人看过
  •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程序和申诉时效
    按照《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协商解决;不愿协商解决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劳动争议当事人应当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023-05-05
    110人看过
  • 如何确定劳动争议仲裁时效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指当事人因劳动争议纠纷要求保护其合法权利,必须在法定的期限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否则,法律规定消灭其申请仲裁权利的一种时效制度。【仲裁时效期间】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时效的中断】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当事人能够证明在申请仲裁期间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申请仲裁期间中断:(一)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二)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三)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申请仲裁期间中断的,从对方当事人明确拒绝履行义务,或者有关部门作
    2023-06-09
    428人看过
  •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流程
    我们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劳动争议的时候,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仲裁庭为我们做出一个正确的裁决。什么是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简单来说就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关于工资薪酬、福利待遇以及社会保险等个方面的争端,那么,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有哪些程序呢?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的流程1、当事人申请当事人申请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先决条件和必经程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必须有当事人的申请,否则,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该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超过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2、审查受理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接到仲裁申请书,应对以下事项进行审查:申诉人是否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申请仲裁的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是否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该劳动争议是否属于受案仲裁委员会管辖;申诉书及
    2023-04-25
    499人看过
  • 劳动仲裁争议仲裁委和劳动局去哪里
    一、劳动仲裁争议仲裁委和劳动局去哪里"成立于本地区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将对该区域内可能出现的劳动争议进行统筹处理。对于任何劳动争议案件,其管辖权均应归属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注册地所在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若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注册地所在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则应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行使管辖权。"《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二、劳动仲裁争议程序是什么1.提交申请书:当事人提出仲裁请求时,需递交一份详实明确的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可能存在的被申请人数量提供相应数量的副本文件。2.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自
    2024-07-28
    456人看过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新规定的仲裁时效是多长时间?
    在仲裁过程中,劳动争议的调解时效为十五日;而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一、工伤认定完可以直接申请赔偿吗?当事人不可以在认定为工伤后直接起诉要求赔偿。劳动争议适用仲裁前置的规定,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一般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二、确认劳动关系的程序对劳动关系的确认是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来确认的,那么劳动争议仲裁的程序是:1、调解。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下列调解组织申请调解:(1)、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2)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3)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调解无法解决的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申请仲裁。2、申请仲裁
    2023-03-09
    448人看过
  • 仲裁与劳动争议“仲裁”有何区别?仲裁与劳动争议“仲裁”有何区
    从本质意义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所规定的仲裁制度与《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规定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是截然不同的。《仲裁法》所规定的仲裁制度,是我国按照国际通行惯例在民商事领域内统一建立的法律制度;而现行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则是国家针对劳动争议的特殊性,在该领域设立的处理劳动争议的专门制度,其与有关国际公约所称的仲裁并无任何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七十七条特别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另行规定,不适用仲裁法。归纳起来,两者主要有以下区别:1.在机构设置方面,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可以在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立;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按行政区划分别在县、市和市辖区等设立的处理劳动争议的特别机构,其常设办事机构设于各同级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内。2.在受案范围方面,仲裁涵盖民事、经济的绝大多数领域,包括各类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而劳动
    2023-06-06
    293人看过
  • 劳动仲裁时效和诉讼时效是否一致人事争议仲裁法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劳动仲裁时效和诉讼时效是否一致2009-5-2916:52:00阅读数次:47劳动仲裁时效和诉讼时效是否一致?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胜诉权的一项制度。仲裁时效是指权利人应在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的期间内向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若超出该期间,仲裁机构会以超过时效期间为由不予受理,从而无法保护权利人的权利的制度。我国《仲裁法》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有规定的,适用该规定,若没有规定,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我国《劳动法》对仲裁时效做了规定,因此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权利人超过了仲裁时效期间就意味着超过了诉讼时效期间。最高法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080901施行)第三条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
    2023-06-09
    145人看过
换一批
#仲裁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仲裁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在诉讼时效期间内以法院强制程序追诉权利人的权利的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定,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 更多>

    #仲裁时效
    相关咨询
    • 劳动争议仲裁有时效吗超过劳动仲裁时效期间的劳动争议仲裁有时效吗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2-10
      有。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超过仲裁时效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仲裁委不再受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
    • 仲裁如何规定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成立
      贵州在线咨询 2021-10-23
      2008年5月1日后受理的劳动争议事件适用《劳动争议调停仲裁法》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规定为1年。仲裁时效期间应当从当事人知道或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是,关于2008年5月1日之前发生的劳动争议事件,仲裁时效和起诉的规定和适用《劳动法》。《劳动法》关于仲裁时效的规定在第82条: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必须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天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书面申请。申请劳动仲裁的一般时效是一年。但在某些
    • 劳动争议仲裁和人事争议仲裁有区别吗,劳动争议仲裁和人事争议仲裁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5-04
      一,劳动争议仲裁和人事争议仲裁有区别,但是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和人事争议仲裁是一回是,都是指劳动关系里的人事争议仲裁。 二,劳动争议仲裁和人事争议仲裁的区别: 1,受理案件范围不同: (1)根据我国《公务员法》和1997年8月8日人事部发布的《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包括:国家行政机关与工作人员之间因录用、调动、履行聘任合同发生的争议,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以及
    • 仲裁时效适用于劳动争议的哪些争议,仲裁时效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4-18
      依据劳动仲裁法第二条规定,劳动关系适用于以下劳动纠纷: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仲裁时效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有效期间为一年。仲
    • 劳动争议仲裁与劳动仲裁时效是怎样的?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7-20
      劳动仲裁时效的适用范围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劳动仲裁时效适用于哪些劳动争议的类型;二是劳动仲裁时效适用于哪些劳动争议处理程序。 根据调解仲裁法总则第一章第二条的规定,调解仲裁法的适用对象包含了涉及劳动私法和劳动公法的众多争议类型。毋庸置疑,这些劳动争议类型都应适用该法第二十七条关于劳动仲裁时效的规定。根据调解仲裁法,确认劳动合同无效或解除劳动合同应适用为期1年的仲裁时效,该期间可以中断、中止。 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