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释的考验期从什么时候开始?
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年。假释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如果人民法院裁定假释的,是需要确定假释考验期的,在假释考验期内,罪犯是需要认真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如果违反法律法规的,是可能被撤销假释的。
二、申请假释的程序是怎样的
根据《刑法》第82条的规定,假释依照减刑程序进行。
此外,根据《刑法》第81条第1款规定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因犯罪分子具有特殊情况,不受执行刑期限制的假释案件,按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1)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假释裁定后,应即报请高级人民法院复核。高级人民法院同意假释的,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假释的,应当裁定撤销中级人民法院的假释裁定。
(2)高级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假释裁定的,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因犯罪分子具有特殊情况,不受执行刑期限制的假释案件,应当报送报请核准假释案件的报告、罪犯具有特殊情况的报告、假释裁定各15份以及全案卷宗。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因犯罪分子具有特殊情况,不受执行刑期限制的假释案件,予以核准的,作出核准裁定书;不予核准的,应当作出撤销原裁定、不准假释的裁定书。
三、假释的对象包括哪些人
假释只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但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除外。
假释是对犯罪分子有条件地提前释放,同时,国家并不排除对其继续执行尚未执行的那部分刑罚的可能性。这一特点决定了假释不适用于被判处其他刑罚的犯罪分子。
第八十四条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任何法院已经同意监狱提出的假释请求的,犯罪人员就可以被假释。对于那些被判处执行无期徒刑处罚的犯罪主体,最多可以假释十年,其他类型的假释人员,假释期限是没有执行完毕的刑罚期限。只要在假释期内没有再次犯法,假释期满,就会被释放。
-
从哪天起开始计算假释考验期限
180人看过
-
假释考验期从判决生效后开始计算吗
189人看过
-
假释考验期限有多久,什么是假释考验期
303人看过
-
假释考验期内有漏罪的时候怎么办
388人看过
-
假释期限从哪个时间开始计算?
275人看过
-
假释考验期是多久?假释考验期的考查内容
106人看过
-
假释考验期限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公安机关对假释罪犯应当怎样处理湖北在线咨询 2022-01-24根据刑法第83条第2款的规定,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3、根据《公安机关对被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假释、保外就医罪犯的监督管理规定》第十七条公安机关应当向被宣告缓刑或者假释的罪犯宣布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安部制定的有关规定;(二)定期向执行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迁居或者离开所居住区域必须经公安机关批准;(四)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缓刑、假释罪犯必须遵守本规定
-
考验期是从法庭判决之日开始算么还是从被时开始算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09缓刑是指人民法院对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认罪、悔罪表现,认为原判刑罚可以暂缓执行,规定一定期限的考验期,在考验期内没有发生法定的撤销缓刑的情形、原判刑期不再执行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我国《刑法》规定,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是指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如果提出上诉或者抗诉后,经二审维持原判的,则应从二审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
-
缓刑考验期从何时开始计算,怎么规定的山东在线咨询 2023-08-11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开始计算。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
从什么时候算婚假开始的时间啊北京在线咨询 2023-01-22一、婚假以领取结婚证为起始时间。 二、国家关于婚假的规定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不再享受晚婚假奖励,只有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
-
什么是假释考验期?假释考验期如何计算?贵州在线咨询 2023-06-12假释考验期,是指法律规定的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社会上对其进行考察的期限。根据《刑法第83条的规定: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年。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