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证据的认定必须满足五种情况。这些情况包括:1)在原判决、裁定生效后新发现的证据;2)在原判决、裁定生效前已经发现,但未予收集的证据;3)已经收集,但未经质证的证据;4)原所依据的鉴定意见、勘验、检查等笔录被改变或者否定的证据;5)被告人供述、证人证言等证据发生变化,影响定罪量刑,且有合理理由的证据。
新证据的认定必须满足以下五种情况:1)在原判决、裁定生效后新发现的证据;2)在原判决、裁定生效前已经发现,但未予收集的证据;3)已经收集,但未经质证的证据;4)原所依据的鉴定意见、勘验、检查等笔录被改变或者否定的证据;5)被告人供述、证人证言等证据发生变化,影响定罪量刑,且有合理理由的证据。
新证据的认定具体标准有:
1、需是原判决、裁定生效后新发现的证据;
2、是原判决、裁定生效前已经发现,但未予收集的证据;
3、原判决、裁定生效前已经收集,但未经质证的证据;
4、原判决、裁定所依据的鉴定意见,勘验、检查等笔录被改变或者否定的;
5、原判决、裁定所依据的被告人供述、证人证言等证据发生变化,影响定罪量刑,且有合理理由的证据,这些均是新证据认定的标准。
新证据的标准有哪些?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司法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的司法程序也不断完善。作为审判活动的核心,证据的质量和可靠性对于正确裁判案件具有重要意义。那么,新证据的标准有哪些呢?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新证据应当符合以下几个标准:
1. 是否符合法定形式:新证据应当以法定形式呈现,如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
2. 是否经过法定程序查证属实:新证据应当经过法庭审理,并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3. 是否具有说服力:新证据应当具有说服力,能够证明案件事实并排除他人合理怀疑。
4. 是否符合法定证明责任:新证据应当符合法定证明责任,即由当事人承担证明责任,而非由法院进行证明。
5. 是否符合法律适用规则:新证据应当符合相应的法律适用规则,如《行政诉讼法》等。
总之,新证据应当符合法定形式、经过法定程序查证属实、具有说服力、符合法定证明责任和法律适用规则等标准。只有同时满足以上标准的证据,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从而确保司法公正和公平。
新证据的认定是司法公正和公平的重要保障,必须满足法定形式、查证属实、具有说服力和符合法定证明责任等标准。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和司法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的司法程序不断完善,新证据的认定也愈加重要。只有同时满足以上标准的证据,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确保司法公正和公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九条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起诉讼。
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
前两款规定的第三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但有证据证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错误,损害其民事权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作出该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经审理,诉讼请求成立的,应当改变或者撤销原判决、裁定、调解书;诉讼请求不成立的,驳回诉讼请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
当事人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并可以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的范围和办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规定。
当事人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
二审新证据认定标准的相关规定
82人看过
-
婚外情证据最新认定标准
389人看过
-
证据犯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法律是怎么认定的呢?
393人看过
-
新版GMP认证标准是什么
69人看过
-
枪支认证的最新标准是什么
497人看过
-
走私核材料罪的证据认定标准是什么?
146人看过
行政诉讼证据是指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各种信息、材料和痕迹。在行政诉讼中,证据是用来证明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合理、公正,以及证明当事人与行政行为之间的法律关系等事实的依据。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行政诉讼证据可以分为... 更多>
-
民事诉讼再审中,新证据的认定标准是什么,再审中的证据要如何认定山东在线咨询 2022-01-27(一)原审庭审结束前已客观存在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二)原审庭审结束前已经发现,但因客观原因无法取得或在规定的期限内不能提供的证据;(三)原审庭审结束后原作出鉴定结论、勘验笔录者重新鉴定、勘验,推翻原结论的证据。当事人在原审中提供的主要证据,原审未予质证、认证,但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应当视为新的证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申
-
证据犯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法律是怎么认定的呢?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21骗取贷款罪是指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1、认定骗取贷款罪的关键有两点: (1)对欺骗手段的认定; (2)对“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认定。司法机关在办理此类案件时,应注意收集证据,在主观方面证明被告人具有骗取
-
认定受贿罪证据标准有什么?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8-24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包括四大类证据:一、主体要件的证据:主要是指是否为国家工作人员的证据,包括公职人员的据、任命书、委托的工作任务证据等。二、利有职务之便的证据:公务人员工作的职权范围、行为与职务内在联系的证据等。三、主观故意的证据:受贿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目的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便利,索取他人财物
-
法院对监控取得的证据认定标准是什么?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30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评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1.电子邮件、聊天记录要有证据链互相印证,否则一般不能作为证据 2.保证书“白纸黑字”难否认,让当事人写下保证书 3.当事人在公开场合拍摄的录像及照片,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4.为了取得证据,而侵入第三住宅,是侵权行为,当然取得的证据不具备合法性。但如果在自己家取证,不存在此种问题。 5.在宾馆通过监控录像拍摄的、
-
民事诉讼中的证据证据的认定标准江苏在线咨询 2022-02-091、证据的分析判断。证据收集好之后,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对证据进行具体的分析:证据是否有效;证据是否充分;证据是否周密;证据是否存在缺陷;证据之间是否存在着自相矛盾的地方。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审视,可以发现证据上的存在问题,并及时予以补充。 2、被告人的确定。 3、诉讼请求的确定。诉讼请求的选择是建立在法律关系的基础上来确定的,不同的法律关系决定了不同的诉讼请求,所以诉讼请求要根据法律规定来具体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