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请工伤伤残赔偿期限是多久
工伤赔偿的申请期限一般是30日以内,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可以延长;用人单位不能及时支付工伤待遇引起劳动争议的,申请仲裁的期限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六条
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
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应当简捷、方便。
二、申请工伤赔偿的流程
申请工伤赔偿的流程为:
1.劳动者的用人单位提出工伤认定填写申请表,提交相关材料;
2.社保部门受理申请;
3.进行调查核实;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4.将《认定工伤决定书》送达受伤害职工和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工伤认定办法》第六条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劳动、聘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
(二)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三、工伤认定复议需要提交的材料
复议申请书(一式三份),不予认定工伤的决定书复印件、员工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员工提交新的证据材料(支持员工本人观点的,且之前工伤认定时未提供的材料);若是由单位申请行政复议,还需提供单位的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委托书原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章 工 伤 保 险 第三十六条 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n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应当简捷、方便。
-
工伤赔偿申请期限如何申请工伤赔偿
182人看过
-
工伤赔偿期限对于申请工伤的期限
164人看过
-
工伤赔偿申请时效是多久工伤赔偿申请时效规则
107人看过
-
工伤事故赔偿时间有限制吗?申请工伤认定期限有多久?
111人看过
-
工伤认定申请时限是多久,工伤认定申请期限有规定吗
401人看过
-
工伤申请认定的期限是多久?申请人是谁?
53人看过
-
赔偿伤残职工最长期限是多久,如何申请最长期限工伤江西在线咨询 2021-11-14申请工伤待遇赔偿的期限可以从期限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参加工伤保险的赔偿。这里需要注意的期限与工伤认定相同,即用人单位必须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在依法规定的期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的,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相关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另一种是参加工伤保险的赔偿。工伤事故发生后,用人单位因各种原因无法及时支付工伤待遇劳动争议引
-
工伤赔偿申请受到多久的期限限制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291、工伤索赔的时效期为一年; 2、因工伤待遇发生的纠纷,按劳动纠纷处理,劳动纠纷的仲裁期间为一年;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五十四条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
-
工伤赔偿申请期限是多久,我在工作的时候受伤了,准备申请赔偿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24《》规定了申请的时效制度,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
-
工伤伤残赔偿申请后多久能拿到赔偿金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20至于工伤赔偿要多久,要看双方是否就赔偿有异议。如果单位没有异议的话,最长一年内也能拿到赔偿金。具体如下所述: 1、工伤认定:从单位或个人申请之日算起,劳动部门15日内审核材料,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20日内送达,按规定期限的上线计算是95天。 2、劳动能力鉴定:经过治疗伤情稳定后才能做鉴定,一般要在6个月左右,6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共需240天。 3、工伤赔偿:劳动部门审核要一个月左右。 这样算起
-
申请工伤认定要多久做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时限是多久, 申请期限是多久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2-13快15天以内,慢则60天以内。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作出工伤认定决定需要以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结论为依据的,在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尚未作出结论期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