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公益诉讼的基本概念及历史发展的阐述,发现我国民事诉讼法原告一元制的弊端,从而表明在我国建立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与此同时,提出笔者对于建立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具体框架的建议。
公益诉讼,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和相关的组织、个人,根据法律的授权,对违反法律法规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或不特定的多数人利益的行为,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活动。民事公益诉讼在实践中主要是针对垄断经济、不正当竞争、环境侵权、违反消费者保护等违反公序良俗的公共性违法行为而设置的诉讼救济途径。
公益诉讼在古罗马时期就已产生,它是与私益诉讼区分而言的,私益诉讼是保护个人权利的诉讼,仅特定人方可提起。公益诉讼是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诉讼,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凡市民均可提起。因为市民及有关团体是公共社会的组成部分,有享受公共利益的权利,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个人利益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当公共利益受到侵犯时,实际上公众享受公共利益的权利也受到了侵犯,按照“有权利必有救济”的原则,保护公众享受公共利益的诉讼制度也就应运而生。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见,只有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因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犯或者与他人发生民事权益争议,才能以原告的身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与案件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或组织无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至多也只有“支持起诉权”。由此可见,我国民事诉讼法采取的是原告一元制。唯一例外的是,针对侵犯国家、集体利益的经济犯罪行为,人民检察院可以代表国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对于未触及刑法,没有达到犯罪程度的其他一切公共性违法行为,人民检察院是鞭长莫及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关心公益的一般民众因为法律所限的原告资格的一元化而被排除在诉讼的大门之外,使得诸如王海之类的侠义之士,为了惩罚不法者,不得不先“买假”加入到受害人的行列,使自己成为直接利害关系人,然后才有“告假”的原告资格。直接受害的个体当事人“挺身而出”,讨个说法,法律也只保护其个人利益。
河南省郑州市市民葛锐的“三毛钱入厕官司”堪称我国个人诉讼引发公益诉讼效果的典范。葛锐在郑州火车站候车期间,到候车厅内厕所入厕,厕所管理员要求其交纳0.3元的入厕费,双方为厕所是否应该收费发生争执,后葛锐按管理人员要求支付了0.3元的入厕费。随后,葛锐把郑州火车站的上级郑州铁路分局告上了法庭。葛锐认为,旅客购票后即应享受从进站到出站所必须提供的各种治安、卫生、候车休息等基本客运服务,郑州火车站的行为已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葛锐要求:赔礼道歉;退回3毛钱的入厕费。一审法院判决认为,郑州铁路分局对葛锐在候车室入厕收0.3元费用,是河南省物价局根据国务院颁布的有关规定批准的,属合法收费行为,判葛锐败诉。葛锐依法提起上诉,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郑州铁路分局返还葛锐0.3元入厕费,并承担一、二审的诉讼费用。葛锐的“三毛钱入厕官司”后,我们欣喜地看到,全国各地车站陆续取消了车站公厕收费。
个人自发为维护不特定多数人利益而提起的公益诉讼,尽管被告的行为可能侵害了公共利益,但因公共利益并非个人利益,按法律规定普通公民无权起诉。致使许多意在为不特定多数人利益赢得权益的公益诉讼,多以败诉告终。法院驳回的理由是:原告与被告之间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葛锐的“三毛钱入厕官司”只是个人诉讼成功从而引发公益诉讼的社会效果,并非直接的公益诉讼,全国各地车站陆续取消了车站公厕收费的结果也并非法院判决确定的内容。
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已经提到了全国人大的议程中,是否在民事诉讼法中确立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尚存争议,笔者认为,为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在我国确立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是有必要的。
借鉴西方国家公益诉讼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司法实践,笔者下面对建立我国的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提出些许建议:
一、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范围。笔者认为,应限定在为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合法权利的基础之上,除此之外的其他案件,不能成为公益诉讼案件。
二、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笔者认为,应允许更广泛的更能代表不同层次利益的法律主体进行公益诉讼,不应有所限制。国家机关对某些损害公益的行为往往因顾虑重重、面临各方压力而怠于起诉,但它的力量相比公民而言,有诉讼对抗力上的优势;公民的诉讼力量较弱,但其在诉讼意志上很少受到干扰,更敢于举起公益诉讼的大旗。据此,笔者认为,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具体为:
1、任何有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2、人民检察院。
3、消费者协会、工会、妇联等行业和公共团体组织。
三、对确立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引发问题的对策
1、原告滥用诉权的问题。对此问题,法院应严把立案关,要求原告起诉时,应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并提供必要的证据。对故意捏造事实,虚假告诉的,应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2、关于非利害关系人原告的诉讼地位的问题。应将他们界定为程序当事人或者形式当事人,其实体处分权受到限制:其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须经人民法院同意;其不得与被告自行和解;被告若确有违法行为,原告不得撤诉。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卫平:《诉讼构架与程式——民事诉讼法理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赵许明:《公益诉讼模式比较与选择》,载于《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2期
3、韩志红、阮大强:《新型诉讼——经济法益诉讼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4、江伟、邵明、陈刚:《民事诉讼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周雯巢军
-
土地出让金改革呼之欲出
306人看过
-
行业法律法规呼之欲出
105人看过
-
REITs呼之欲出信托公司有备而来
185人看过
-
审计委员会制度呼之欲出
412人看过
-
中国的保险经纪人呼之欲出
374人看过
-
REITs呼之欲出控制风险仍为主导
198人看过
公益诉讼是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按照适用的诉讼法的性质或者被诉对象客体的... 更多>
-
公益诉讼是不是公益性诉讼?青海在线咨询 2023-05-141、不是的,公益诉讼包括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这是按照适用的诉讼法的性质或者被诉对象(客体)的不同划分的。诉讼法理论认为,利益受到了损害,受害者就有权向法院起诉,请求司法救济。 2、公益诉讼的主体主要包括人民检察院、社会公益团体、个人等等。无论自然人、社会组织、检察机关还是行政机关作为原告参与公益诉讼,都存在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
怎么区别什么是公益诉讼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2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在没有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或者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不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款规定的机关或者组织提起诉讼的,人民检
-
公益事项检察公益诉讼广西在线咨询 2021-10-28规定如下:1。《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对污染环境、侵犯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提起公益诉讼。符合下列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一)有明确的被告;(二)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三)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初步证据;(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2、公益诉讼案件由侵权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中
-
提出了广告公益诉讼,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特征是哪些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27《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限定在“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的物质损失”。由于上述法律及司法解释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限于物质经济损失,法院裁判对损失的划定往往局限于直接损失,无法涵盖对于自然环境等公共利益恢复到之前状态的修复和救济,从而无法发挥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对于生态价
-
检察院可以提出公益诉讼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1-07-29检察机关可提起公益诉讼。 1、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污染环境、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在没有适格主体或者适格主体不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2、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国有资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造成国家和社会公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