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明权,又称阐释权,它是指法院为救济当事人在举证和质证过程中存在的能力上的不足或缺陷,通过发问、指导等方式以澄清或落实当事人所主张的某些事实,以引导和协助当事人对案件的主要事实和主要证据进行有效和积极辩论的权力。法官释明权是大陆法系民事诉讼制度中的概念。
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是关系到当事人诉讼胜败的最关键问题,由于举证责任如何分配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因而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属于法律问题。根据汝给我事实,我给你权利的法谚,法律问题由法官负责,事实问题由当事人负责。举证责任如何分配应当由法官负责,我们的法律制度不能指望当事人是法律专家,自己知道应当如何举证。反映在制度上,即要求法官在具体的案件中,就举证责任如何在当事人之间进行分配,履行阐明的义务,指导当事人如何及时、正确地提供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问题规定》第3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向当事人说明举证的要求及法律后果,促使当事人在合理期限内积极、全面、正确、诚实地完成举证;第33条1款规定,人民法院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同时向当事人送达举证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应当载明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与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证据调查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据案件情况指定的举证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证据的法律后果。但针对法官在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行使阐明义务,阐明的内容及法官违反阐明义务的法律后果等问题,该规定却没有明确规定,我们知道,案件不同,案件的要件事实也不同,举证责任的分配自然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我国的民事审判实务运作上,根据立审分离的原则,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通常是由立案庭或立案法官进行的,很显然,举证通知书也应由立案庭或立案法官进行送达。法院在受理案件阶段,未对案件进行实质性审查之前,很难对举证责任作出正确分配。可以断言,法院在受理案件的同时,只能以格式化的举证通知书给当事人提供一些宏观的指导。这些宏观的指导,只不过是向当事人提出了一堆抽象的法律概念而已,很难真正起到指导当事人正确、及时举证的作用。
笔者认为,由于举证责任如何在当事人之间进行正确地分配,是关系到当事人诉讼成败的关键,因而,在程序法上应设定严格的程序保障机制。此机制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当事人没有律师代理进行诉讼或虽有律师代理但仍不能正确理解举证如何分配时,法官应当负有阐明的义务,以促使当事人正确、及时地提供证据。其二,负责阐明的法官应当是有权对案件进行实质性审查的法官或受其委托的法官,而不是其他人。其三,法官一般应当在双方争议焦点确定,进入言词辩论阶段之前进行必要阐明,特殊情况下可以在言词辩论终结之前阐明。其四,法官应当阐明而没有阐明的,属于法官对法令的违反,当事人对此可以直接提起上诉。其五,在法官履行阐明义务之后,当事人是否遵从法官的阐明,当事人享有程序选择权,完全由当事人自己进行判断。最后,人民法院应当采取书面的方式向当事人阐明举证的具体要求及其法律后果,并且在开庭时还应当再次核实双方当事人是否已经知道了举证的具体要求及其法律后果,并记录在卷存档。
因此,人民法院的举证告知义务即法官的阐明义务是其适用举证责任裁决案件的法定前提,也是司法民主化和契约化的重要标志。
河南省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张福友李水安
-
浅议行政诉讼中法官的举证释明权
147人看过
-
诉讼法适用中也存在证明责任
84人看过
-
举证责任分配在庭审中的运用是怎样的
158人看过
-
新民诉法法官的释明权是什么
230人看过
-
公司法中的人格否认及其证明责任分配
412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证明该民事案件的责任如何区分
358人看过
在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是公诉案件的公诉机关(检察院)和自诉案件的自诉人(被害人)依法应当承担的证明责任。 公诉案件的检察院负责举证,公安机关有侦查权,公安机关收集的证据可以作为检察院举证的材料,但公安机关没有向法庭举证的资格。... 更多>
-
表见证明的举证责任分配责任如何贵州在线咨询 2023-05-18行为人若推翻人民法院依据经验法则所确立的表见事实,必须就该事件的通常经过,具有其他相反事由的事实存在,提出反证,使法官对此反证事实具有初步表面可信情形,从而对表见事实产生合理怀疑,对表见事实承担举证负担的一方当事人,必须再就该事件的内容加以说明或举证。
-
刑诉法证明责任是怎么分配的陕西在线咨询 2023-02-25刑诉法证明责任的分配有以下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时发现有应当排除的证据的,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为起诉意见、
-
民事诉讼中证明该民事案件的责任如何区分西藏在线咨询 2021-10-27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坚持,负责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由于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所需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查验证证据。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坚持要及时提供证据。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当事人在此期限内提供证据确实困难时,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
-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有什么区别的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21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的区别主要有五点: (1)作用条件不同。证明责任在任何案件中都适用,而举证责任仅在事实真伪不明的案件中起作用。 (2)法律后果不同。在案件事实真伪不明时,负举证责任的当事人败诉,另一方胜诉。 (3)主体不同。案件的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或反驳意见都有证明的责任;而举证责任只能由原被告中的一方承担。 (4)可转移性不同。在同一案件审理中证明责任可以在双方当事人之间转移,如原告提出主张并
-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分配证明责任是什么陕西在线咨询 2022-06-30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过程中,根据被害人等的申请或检察机关的提起,对由该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直接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进行合并审理的诉讼活动。附带民事诉讼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都可以提起。如刑事案件已审结,则应单独作为民事案件审理。一般情况下附带民事诉讼应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但有时为防止刑事案件审判的过分延迟,也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