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受理是指:法院对诉讼主体提交的材料经过初步审查属于职责范围且手续基本齐全的予以接受的一道程序;
2、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受理是立案的前置程序,受理期限是7天。公民、企业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根据有关规定,符合条件规定的,就必须要受理,通常情况下是在7日之内做出决定,符合立案标准的通知当事人,若不符合的话则就会通过裁定的方式,不予受理当事人的起诉。而要是当事人对法院不予受理的裁定不服,可以依法提起上诉。
法院民事诉讼受理流程
法院民事诉讼受理流程如下:
1.一审包括:
(1)起诉。
(2)开庭审理(其中具体有宣布开庭、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法庭调解等程序)
(3)当事人履行调解书内容或申请执行。
(4)向法院告申庭提出再审申请。
2.二审包括:
(1)立案。
(2)开庭,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公告。
(3)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其中具体有维持原判、改判、发回重审等程序)
宣判后,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一审法院申请执行,对判决不服可申请再审,但申诉不影响执行。
-
民事诉讼中,诉讼代理人应该如何确定?
497人看过
-
怎样确定民事诉讼的时效?
309人看过
-
立案受理时间是否一致在民事诉讼程序中?
211人看过
-
民事诉讼起诉法院如何确定,民事诉讼起诉法院多久受理
433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借贷案件处理时间?
99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诉讼地位的确定方法?
165人看过
法庭调解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在法院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纠纷进行协商和调解的过程。 在法庭调解过程中,律师可以作为调解员参与调解过程,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和指导,帮助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解决纠纷。 法庭调解是一种诉讼程序,是诉讼过程中的重要环... 更多>
-
民事诉讼中有规定诉讼时间的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04在刑事案件的诉讼中没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在刑事判决书生效后可以提起民事诉讼。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为三年。 《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民事诉讼中,诉讼代理人应该如何确定?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06-21《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1、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2、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3、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由于《意见》中已界定了“近亲属”的范围,因此,这就意味着在民事诉讼中,能够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有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由
-
如何办理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时间宁夏在线咨询 2023-01-30对于审限民诉法明确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审限为3个月,3个月内必须结案,不能延长审限。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一审法院应当在给予的审限内作出判决。此时,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而上诉,案件进入二审程序,按二审的审限进行审理,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
-
民事诉讼按审判结果确定时间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9-021.不是。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三十四条: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第一百三十五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综合以上条款,一般时限为六个月,结批
-
民事诉讼中,公民权利受到侵害多长时间内起诉讼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18一、一般诉讼时效。我国民事诉讼的一般诉讼时效为二年。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三)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被损坏的。”二、长期诉讼时效。《环境保护法》第六十六条“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海商法》第二百六十五条“有关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