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按审判结果确定时间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法律对民事诉讼庭审时间的规定是: 1、适用的是简易程序,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2、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所以,民事诉讼二审流程一般3个月内出结果。民事诉讼第二审包括以下流程: 1、立案: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审查一审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卷宗,符合条件,予以立案; 2、开庭: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公告;移送审判庭开庭审理; 3、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 4、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 5、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 6、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 7、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 8、宣判。
-
民事诉讼开庭后多长时间出判决结果?
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民事诉讼开庭后多久出判决结果,只是对案件的审理过程规定了明确的时限。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的可以延长;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期限为三个月;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
2021.07.20 271 -
民事诉讼多长时间可以有结果
民事诉讼一般3-6个月左右可以有结果。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应当在立案
2022.06.11 680 -
民事诉讼的结案时间规定
民事诉讼结案时间的法律规定包括: 1、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 2、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2020.12.29 345
-
民事诉讼中按诉讼结果确定时间吗
不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四条: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第一百三十五条:人
2022-07-09 15,340 -
民事诉讼二审判决结果
二审法院参考如下法条处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
2022-02-14 15,340 -
民事诉讼二审判决结果不服上诉二审改判吗
二审也是合法的程序,有可能会改判,作为被上诉人不应当轻易放弃自己的抗辩权利,否则如果上诉人提出新证据或者其他事由足以让法庭改判的,将承担不利后果。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
2022-03-11 15,340 -
民事诉讼法一审判决下来多长时间审结
判决书生效后就安排执行,一般是十五天生效,三个月后执行不下来可申请强制执行,你有义务提供可执行的线索。
2022-10-18 15,340
-
01:12
民事诉讼一审判决不服上诉二审时间民事诉讼一审判决不服上诉二审时间是:15天。不服一审判决的,应在收到判决书后的15天内提起上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以内将上诉状连同
4,421 2022.05.11 -
01:09
民事诉讼时效多长时间民事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律规定其胜诉权便归于消灭的制度。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一般的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算,如果其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
5,933 2022.04.17 -
01:35
民事诉讼流程及时间民事诉讼流程及时间如下: 1、原告起诉,法院在七日内审核决定是否予以立案。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 2、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 3、当事人不服地
12,905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