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对工伤认定不满意的有什么解决途径
当事人对认定为工伤的结论不服的,可以去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书面或者口头的复议申请,也可以直接去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或者对行政复议结果不服,依法再去起诉也是可行的。
《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一)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决定不服的;
(二)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
(三)用人单位对经办机构确定的单位缴费费率不服的;
(四)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认为经办机构未履行有关协议或者规定的;
(五)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
二、工伤认定申请都需要什么材料
工伤认定申请都需要下列材料:
1.《职工工伤事故备案表》。
2.用人单位事故调查报告书。
3.《职工工伤认定申请表》或者职工个人的工伤认定申请书。
4.受伤害职工的身份证复印件。
5.两人以上的证人证言,需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家庭详细地址、电话号码。
6.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职工的诊断证明书、初诊病历,属职业病的提供合法有效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7.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
三、工伤认定赔偿多久到账
工伤认定赔偿1-6个月到账。具体如下:
1.发生工伤事故后,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按不同的情形分别支付赔偿款。
2.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费用,如医药费,一般都由用人单位垫付,后期报销,不需要支付给劳动都本人;如果经过劳动能力鉴定,工伤级别达到10级及以上的,工伤保险基金应当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这部分费用在完成工伤鉴定,申请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费用后,一个月左右可以到公司账户,至于公司什么时候转到工伤职工账户,要看用人单位的效率;
3.由用人单位支付的费用,一部分是按月支付。
4.工伤赔偿1-6月能拿到钱。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五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n(一)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决定不服的;\n(二)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n(三)用人单位对经办机构确定的单位缴费费率不服的;\n(四)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认为经办机构未履行有关协议或者规定的;\n(五)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
-
员工工伤解决途径
338人看过
-
不满意民警处理结果的解决途径
459人看过
-
寻求不满答案的解决途径
101人看过
-
不服工伤认定的救济有哪些途径
298人看过
-
开发商不退定金有什么解决途径
368人看过
-
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工伤认定解决途径
469人看过
-
工伤认定标准与法律解决途径重庆在线咨询 2024-12-01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将被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
-
工伤认定用工主体错误的纠纷解决途径海南在线咨询 2024-11-20在处理工伤待遇劳动争议仲裁时,若发现工伤认定申请的主体存在错误,应立即停止相关仲裁程序,并通过书面形式向作出工伤认定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反映相关情况,建议其重新对该问题进行深入审查和全面评估后作出新的认定决策。 需关注的一点是,如果用人单位未能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则有权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在此,“直系
-
工伤认定结果的获取及法律解决途径天津在线咨询 2024-12-02通常情况下,申请人在完成劳动能力鉴定面检后的三到四周内,可以凭借本人身份证前往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领取鉴定结论,或者等待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将鉴定结论通过邮寄的方式书面送达。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结论。如果必要的话,鉴定结论的作出期限可以延长30日。
-
失业后工伤的解决途径河南在线咨询 2024-11-07劳动者因工伤导致失去部分或全部劳动能力和工作能力,有些公司可能会因此认为不再需要这些员工,于是可能会辞退他们。对于这种情况,本律师会详细讲解。 如果员工因工伤受到伤害,公司不能随意辞退他们。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公司必须有合法理由才能辞退员工。如果公司想要单方面辞退员工,必须给出《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理由,例如员工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或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
-
对物业管理不满意,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解决问题,解决该纠纷的途径湖北在线咨询 2022-04-28一、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五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二、建议成立业主大会,解聘物业公司; 三、其他相关法律依据 《物业管理条例》第十条同一个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业主,应当在物业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的指导下成立业主大会,并选举产生业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