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责任有什么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责任有民事责任。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又称为违法辞职,是指劳动者违反法定或者约定的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或者程序,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赔偿的项目包括:招收录用劳动者所支付的费用;为劳动者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项目。
二、解决劳动合同的种类
1.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没有规定实体、程序上的限定条件,只要双方达成一致,内容、形式、程序不违反法律禁止性、强制性规定即可。
若是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2.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即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时,劳动者享有单方解除权,无须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也无须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具体又可以分为预告解除和即时解除。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概要:即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时,用人单位享有单方解除权,无须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主要包括过错性辞退、非过错性辞退、经济性裁员三种情形。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当事人双方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解除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动合同的变更:是指当事人双方对依法成立、尚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条款所作的修改或增减。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这也是我们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共同创建和谐社会的首要目的。对于违法规定的人员,根据其对社会以及人们的影响程度的不同,得到的处罚也就存在差异,总的来说,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是非常重要的。
-
了解解除合同程序,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有哪些责任
281人看过
-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怎么赔偿(关于违法解除的法律法规)
240人看过
-
劳动合同法解读: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177人看过
-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有几个,违法终止劳动合同赔偿标准是什么
317人看过
-
关于1994年解除劳动合同相关说法是什么?
203人看过
-
因劳动合同违法解除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105人看过
劳动者可以通过下列方式终止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协商终止劳动合同;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试用期内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 如果单位未缴纳社保,没有签订合同,可以随时辞职。... 更多>
-
关于合同解除法律责任湖南在线咨询 2021-04-011、协议解除合同的,当事人在协议中免除了对方损害赔偿责任的,协议生效后,不得再请求赔偿。 2、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一般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在不可抗力发生后,应当采取补救措施减少损失扩大而没有采取的,应对扩大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3、一方当事人因他方根本违约或者经催告仍不履行义务而解除合同的,如果解除只向将来发生效力,违约方应当赔偿另一方因违反合同受到的损失;解除如果溯及既往,违约方应当支付受害方
-
劳动合同法关于连带责任责任台湾在线咨询 2022-06-11所谓连带责任,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当事人对其共同债务全部承担或者部分承担,并能因此引起其内部债务关系的一种民事责任。例如《劳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这是我国劳动法律法规作出的最早的关于连带责任的规定。《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一条与上述规定基本一致。
-
关于劳动关系怎么解除劳动合同甘肃在线咨询 2023-03-04关于劳动关系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是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在3日内向劳动者出具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证明,并将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直接送达给劳动者本人。
-
关于劳动仲裁的劳动合同违法解除的问题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18申请人: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 被申请人: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 案由:_______________ 仲裁请求:_____________ 事实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致__________仲裁委员会 申诉人:(签名)
-
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河南在线咨询 2022-05-06单位没有按劳动合同法规定情况解除劳动合同的,都属于企业违法解除,员工可要求双倍经济补偿金,有争议的去当地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