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约定的工伤概不负责条款其实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在用工合同中不管当事人是否自愿约定“工伤概不负责”的条款,都违反宪法和法律,也严重违反了社会主义公德,属无效民事行为,不能获得法院的支持。
一、签定婚前财产协议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根据法律规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可以约定财产的属性或产权归属。婚姻存续期间财产归属约定是指夫妻之间在婚姻存续期间,就结婚之前财产和结婚之后所得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以及债务的清偿,对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这个约定必须符合以下法定条件才能具备法律效力:
(1)协议双方必须是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必须真实,也就是双方是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签署的,而不能是在一方被欺诈、被胁迫的情况下签署;
(3)不得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
,指约定的内容必须合法,不能规避法律或者损害国家、集体及第三人的利益,也不能约定处理其他家庭成员或第三人的财产的归属;(比如不能约定生男就支付生活费,生女就离婚等);
(4)婚姻关系合法有效,若是无效婚姻、可撤销婚姻,则不适用此协议;
(5)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公证本协议不是必然程序,但是公证后的协议法律效力更强,建议当事人在签订本协议时做好公证,这样内容及当事人意思表示的真实性将不会产生新的争议而导致该协议无效。
二、劳动者辞职在哪些情况下要交违约金
劳动者辞职要交违约金的情况: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服务期约定的,如果劳动者违反约定的话就要支付违约金;
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竞业限制条款的,如果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条款约定就要支付违约金。
三、竞业限制期限是什么意思?
由于竞业限制协议会严重限制劳动者的择业权,因此劳动合同法对竞业限制协议,作出了特别的期限限制。竞业限制的期限就是指,用人单位与离职的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协议时,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在法定的期限之内约定具体的期限。具体来说,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24条规定,竞业限制协议最多不得高过2年。但是,超过两年的竞业限制协议约定也有效力,只是超过的期限部分无效。虽然法律规定了竞业限制协议,可以由原来的用人单位与离职的劳动者协商约定,但是协商约定的内容也要遵守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违反法律,也就是违反劳动合同法强制性规定的条款部分当然无效。因此,竞业限制协议具有一定期限限制,当事人在订立的时候必须遵守规定。
-
工伤赔偿有工伤免责的条款吗?
178人看过
-
签订“免责条款”后可以免去工伤赔偿责任吗?
245人看过
-
工伤死亡能免责吗
182人看过
-
一次性工伤赔偿免责条款的效力
437人看过
-
工伤误工概不负责条款可以免责吗
80人看过
-
工伤不负责条款是否能让企业免责
398人看过
免责条款是指当事人约定的条款,用于免除或限制其未来的合同责任。免责条款通常由合同一方写入合同或格式合同,作为明确或隐含的意义要约,以获得另一方的承诺,使其具有法律效力。在现实生活中,写合同免责条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写过度加重对方风... 更多>
-
职工工伤免责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5-03一、职工工伤,适用免责,就是劳动者过失,仍由用人单位担责。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现其遭受工伤事故的伤害,全部要由用人单位支付法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 二、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住院护理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本人社保缴费月工资的16个月;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还应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合并计算),按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
-
-
工伤索赔免责问题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11甲方:公司乙方:身份证号: 为了解决乙方工伤事宜,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和《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规定,双方方本着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原则,经充分协商达成协议如下: 一、乙方被甲方聘为职工,年月日乙方在工作时因自己不慎受伤。乙方经治疗现在已经花费住院费元、医院收据元、生活补助元、护理费元、
-
工伤赔偿后公司怎么免责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02关于工伤免责条款的效力。实践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签定的劳动合同中,往往有“工伤自负”“概不负责”等免责条款,这种条款违反宪法关于劳动权的保护原则,违反民法诚实信用原则、公平原则,不符和“法律和社会公德原则”,应当是无效的。依据这一原则,对于所有在劳动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约定工伤事故免除雇主赔偿责任的,都没有法律上的拘束力,都不能免除雇主的赔偿责任。劳动者在执行劳动合同的过程中,遭受工伤伤害,都有
-
工伤免责条款的具体内容台湾在线咨询 2021-12-1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工伤概述不负责任的条款实际上没有法律效力。在雇佣合同中,无论当事人是否自愿约定工伤概述不负责任的条款,都违反宪法和法律,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这是一种无效的民事行为,不能得到法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