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犯罪突出现象及犯罪心理探析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1 10:20:16 194 人看过

锡山区检察院99年以来共查办63起职务犯罪案件。经过调查分析,发现有几种现象比较突出,主要集中表现在几个年龄段,即所谓“59岁现象”、“39岁现象”、以及新近出现的“26岁现象”,分别占立案总数的25.4%、27%、7.9%.在这些罪案中,年龄最大的已有63岁,最小的才23岁,从业已退休安享晚年的白发老翁,活到老,贪到老,临走还要捞一把;到初出茅庐如日东升的年轻一代,贪起钱来,大刀阔斧,魄力惊人。当翻开一本本卷宗就会发现,其实贪欲与生理年龄无大有关,而与他们所掌握的权力、政治觉悟、思想道德修养,与管理机制、监督制约机制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59岁现象

所谓“59岁现象”,就是指那些即将退休,生怕“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趁在位之机捞一把的现象。现行退休年龄规定在60岁,但在正式退休前需要提前退位,或离岗退养、或当调研员,一旦与权力脱钩,便再无机会,但不管是谁的天下,只要有了钱,日子都好过。便在退休前,丢掉了党性原则,不该拿的拿了,不该要的要了,开了口,伸了手。这些人走上犯罪道路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捞起来还有些瞻前顾后,把不义之财东塞西藏,装穷不露。

一是补偿心理。政治上已经到头,转而追求经济利益,趁在位有权之际在经济上捞一把,为自己留下后路,补偿经济上的落差,填补政治上的失落。原锡山机电公司经理钱剑清因贪污、挪用公款站在了被告席上,他在反省自己犯罪的思想根源时说:“我已经是一个56岁的人了,政治上不可能再有发展。在经委,那些亏损几千万的公司经理收入到不少,我公司效益最好,自己作为经理理所当然捞点实惠,也不为过。”

二是攀比心理。辛辛苦苦为党工作了几十年,看到过去的同学、同事,通过各种途径都富了起来,论能力比他们强、论职位比他们高,可钱比他们少,自己觉得太寒酸,就趁在位之际捞一点。如无锡华源动力公司供应科长赵海华,每次在交待问题后似乎都很委屈地表白:“你们可以到我公司去问问,我的‘吃性’阿算是最重的?!”

三是平衡心理。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意味着失去权势,失去由此带来的种种优势,无权无势不能再无钱,他人捞没事,我捞一点也不会有事,趁有人“买帐”时能捞一点是一点,以求得心理平衡。原工行锡山支行63岁的副行长朱宝根、62岁的副行长藏林茂,两人都是追悔莫及,谈到教训时深有同感:“前几年,企业融资、贷款审批,权利大、制度松,看到别人都在借机捞取好处,自己快要退位,便也忍不住‘同流合污’捞取不义之财,。”

二、39岁现象

所谓“39岁现象”,就是指那些工作能独挡一面,或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但提拔无望的人,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现象。按现行干部年轻化的规定,39岁这个年龄是道“坎”,提拔上去了,以后还大有作为;提拔无望,这辈子也就可能到“站”了。既然升官无望、仕途到头,何不堤内损失堤外补捞上一把。这些人有“贼心”,只要时机成熟,就悄然出击,捞得坦然,用得舒心,较少有后顾之忧。

一是失落心理。政治上不过硬,缺乏政治头脑和远见,政治信仰产生动摇,思想道德观念错位,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想利用各种机会寻求经济上的满足。江苏新苑公司供销员顾惠清,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25万多元,他在悔过书中谈到:“在供销员职位上奔波了好多年,业务能力强,销售成绩突出,但在经济收入上还比不过一个小小的科长,为此利用回笼销售款等机会给自己开一份额外的工资。”

二是发泄心理。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和组织、个人和群众的关系,成绩是自己的,差错是大家的,唯我独尊,高高在上,既不能与同事打成一片,也得不到领导的赏识,容易促使各种私欲泛滥。锡山华源公司审计部部长助理38岁的唐亚珠,紧跟领导,成绩突出,自以为功劳不小,是个能人,逐渐把自己置于组织和集体之上,随着个人主义的恶性膨胀,各种私欲随意泛滥,一次就贪污30万元去炒股,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

三是转换心理。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成绩,只因年龄、学历等某些客观条件而提拔无望,产生失衡心理,“仕途”不通求“钱途”。锡山国税某分局39岁的稽查员兼会计方亚萍,贪污9万余元,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判决后,家人几次去探望她,方亚萍都不愿意见面,她自我解剖说:“我一年的收入有五、六万元,只是一时糊涂晕了头,才落得如此的下场。我辜负了领导的期望,无脸见爹娘。只可惜世上难有后悔药啊!”

三、26岁现象

所谓“26岁现象”,就是指那些工作没几年,年龄在30岁以内的年轻人,利用自己工作所拥有的权力谋取利益的现象。30岁以内的年轻人工作时间较短,私心杂念较少,但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诱惑,在他们虚心好学、积极上进,逐渐成为单位业务骨干或部门负责人的时候,若管理、监督的着力点偏离他们,而人固有的贪欲,就会把手里的权,面前的钱,转化成获取私利的机会。这些人的犯罪几乎不需预热,一步到位,无所顾忌,能捞多少是多少,并且穷奢极欲,拼命挥霍。

一是诱惑心理。政治觉悟较低,思想不够成熟,敬业精神较差,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能正确看待社会现象,易受外界因素诱惑,易受挫折动摇信念。23岁的邵琴和30岁的胡畅都是各自单位的会计,为了笼络热恋中的朋友和结婚时的排场,或贪污或挪用公款用于小家庭建设,在挖掘犯罪的思想根源时都认为,现在社会上这种现象很普遍,不捞白不捞,发现算倒霉。似乎违法犯罪与己无关,完全是别人的事。

二是投机心理。法制观念淡薄,不爱学习,不求上进,生活观念和方式脱离实际,盲目追求时尚,贪图享受;或是争强好胜,投机取巧,企图钻单位管理和制度上的漏洞,盲动孤行,不计后果。锡山某土管所,一名年仅23岁中专毕业后凭关系进入该单位工作才一年的会计兼出纳姚之华,哥们义气,随意消费,花天酒地,嫖妓宿娼,想游玩就走,想化钱就拿,仅一年时间就挥霍掉公款12万余元。

三是侥幸心理。领导对存在的问题,很少从思想根源上去触动和查找问题的症结,或隐瞒不报,或大事化小,或轻描淡写,所以怀有不健康心理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蠢蠢欲动,侥幸去“搏”一把,就是被发现,大不了只是组织或行政处理。中行锡山某办事处28岁的外汇会计张伟,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客户4000余万元资金转存入银行获取利息差价。在被判处刑罚后曾有一段令人深思的自白:“一方面看到别人挥金如土,自己那点工资太寒酸,另一方面管理制度有漏洞,每天看着几十万、几百万的钞票从自己手中经过,禁不住一次次的诱惑,把手伸向了我一个人经办的这些钞票。原想只要钞票不出银行,领导不会发现,自己也不是犯罪。”

从“59岁现象”到“39岁现象”再到“”26岁现象,无非都是受贪欲的刺激和驱使。可以这样说,只要手中有权,管理松弛,监督无力,又漏洞百出,那么,不论在哪个年龄段都会有腐败分子出现。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只有政治教育抓紧,法制警钟常鸣;制度健全严密,管理张弛有道;监督机制有效,权力受到制约,形成一种不想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的氛围,即使“仕途”到头,升官无望,也不敢靠权、靠职去发财;至于那些年轻后生,只有踏踏实实好好干活的份,哪会有什么非份之念呢?!阳光网·张建如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03日 21:4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职务犯罪相关文章
  • 违法与犯罪现象的探究
    违法和犯罪的区别、联系:1、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违法行为的情节轻微,对社会的危害不大,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2、犯罪行为必然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不一定都是犯罪行为;3、违法行为由国家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罚,而犯罪行为则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刑罚。违法和犯罪的惩罚1、处罚执行机关不同,处罚的方式不同,轻重程序不同。2、一般违法行为受到行政执法部门的制裁,程度一般较轻,一般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如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3、犯罪行为,必须经法院审判才能确定有罪,处罚执行机关有法院监狱公安部门,程序一定较重,如主刑有:拘役、管制、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对外国人的还可以附加驱逐出境等。4、一般违法不会有犯罪记录,即案底,犯罪记录就是只有触犯刑法的人才会被记录,一般违法,如打架,只是触犯了我国治安管理法,依法可能会受到行政处罚,而不是刑
    2023-08-17
    275人看过
  • 单位犯罪中的非故意犯罪现象分析
    单位犯罪不都是故意犯罪。单位犯罪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者由有关负责人员决定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为本单位谋取利益而故意实施的行为。单位犯罪中的行为人在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单位犯罪的特点在于:在单位故意犯罪的情况下,这种犯罪行为是经单位集体决定或者负责人员决定实施的;在单位过失犯罪的情况下,这种犯罪行为是单位直接责任人员的职务行为。单位犯罪在客观上具有以下两种情况:1、单位故意犯罪行为;2、单位过失犯罪行为。根据《刑法》第387条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由此可见,在单位犯受贿罪的情况下,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的刑罚远轻于个人犯受贿罪的情况。故意犯罪
    2023-07-04
    298人看过
  • 普通累犯的犯罪心理分析
    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一般累犯的构成要件是:1.前后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2.前后都是故意犯罪;3.前罪实施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以内再犯新罪;4.前罪实施时已满18周岁。特殊累犯和普通累犯的区别1、一般累犯要求犯罪分子所实施的前罪和后罪都是故意犯罪。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要求犯罪分子所犯的前罪和后罪,必须都是危害国家安全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其中有一罪不是危害国家安全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就不能构成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累犯。2、一般累犯要求犯罪分子所犯的前罪和后罪,必须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包括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犯罪分子。而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累犯不受是否判处有期徒
    2023-07-06
    187人看过
  • 预防职务犯罪形象标志出台
    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厅正式推出预防职务犯罪形象标志。新标志以正字为蓝本,通过巧妙的设计手法,将预防的拼音首字母Y和F融入其中,表达了预防职务犯罪、抵制不正之风的主题思想,颜色上选用了醒目的红色,时刻警示公职人员做人要正直,为官要清廉。新标志是从专业公司设计的24个标志中,经过网络投票及职务犯罪预防厅认真研究后最终确定的。该标志将全面运用到预防职务犯罪各项公共宣传中,以统一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的公共形象,提升社会公众对预防工作的认同感。中国职务犯罪预防网也将启用该标志作为网站标志。
    2023-04-22
    270人看过
  • 职务犯罪“感染”各行各业突出
    受贿4904万余元,挪用公款300万元,重庆广电集团原总裁李晓枫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这一重庆市建国以来案值最大的受贿案,震动了不少官员敏感的神经。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陈胜才今天(21日)在市委党校讲授《预防职务犯罪,促进廉政勤政》课程之后,向《法制日报》记者披露了职务犯罪的新特点。范围愈广窝串案突出陈胜才介绍,当前职务犯罪涉及范围越来越广。各行各业、自上而下均有涉及。既有市级主管部门,也有区县党政机关、部门、街道、乡镇、村社、公司企业等众多单位;既包括各级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领导,也包括会计、出纳等一般岗位上的人员,还涉及农村基层组织的村长、社长及一般农民。窝串案件愈显突出是职务犯罪的又一特点。陈胜才说,近年查办很多职务犯罪案件都是查一案、挖一串,群体性犯罪极为突出。如重庆市规划局原局长蒋勇(正厅级)受贿案,涉案16人,其中正厅级4人、副厅级2人,处级1人,涉案金额约4200万元
    2023-06-11
    443人看过
  • 共同犯罪的概念和犯罪心理分析
    共同犯罪的概念指的是两人以上的故意犯罪,而且排除了过失犯罪,即共同犯罪的主体要件是必须二人以上、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是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是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符合上述三个要件才可以认定为共同犯罪。而且对于犯罪主体刑事责任年龄也有相关的限制,具体而言指的是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共同犯罪的排除情形有哪些共同犯罪的排除情形有以下这些:1、实施犯罪时故意内容不同的;2、超出共同故意之外的犯罪行为;3、同时犯;4、“片面共犯”不宜作为共犯处理;5、二人以上实施危害行为;6、共同过失犯罪行为;7、事后通谋的窝藏、包庇、窝赃、销赃等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2023-07-01
    164人看过
  •  对我国婚姻犯罪现象的探讨
    在我国,买卖婚姻不一定是犯罪,但一定是违法的。禁止包办、买卖婚姻。若行为人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应当认定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在我国,买卖婚姻不一定是犯罪,但一定是违法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若行为人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应当认定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包 办 婚 姻 会 怎 样 ?包办婚姻是指在双方家长未经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由长辈为子女安排婚姻的行为。这种行为在我国是违法行为。《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规定,禁止包办、干涉婚姻自由。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破坏自由相权、非法剥夺或者限制他人婚姻自由的行为。包办婚姻违反了法律规定的自由和尊严,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我国法律禁止包办婚姻。对于包办婚姻的行为,
    2023-09-06
    418人看过
  • 浅析国际环境犯罪的现状及犯罪构成
    一、国际环境破坏行为纳入国际犯罪圈的根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特别是进入工业社会之后,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急剧加强,大自然处处留下了人类的痕迹。人类是环境的骄子,同时,人类在寻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又无情地毁灭着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从产业革命带来大规模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以来,人类就从来没有摆脱过这种尴尬的局面。正是为了暂缓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使得考虑将环境破坏行为纳入到犯罪圈,加大对环境破坏行为的惩罚力度,成为了世界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环境刑法”的概念开始在各国出现,并迅速首先在发达国家上升为刑事立法。目前世界各国都基本上以各种立法模式,实现了环境破坏行为的犯罪化。我国学者也从环境与刑法之间的辩证关系论述了环境刑法的存在空间。[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世界开放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环境破坏活动开始输出,生态灾难频发,环境危机笼罩全球,环境
    2023-06-11
    232人看过
  • 犯罪心理学解析,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一、“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的概念犯罪心理是指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这些心理因素包括认识、情感、意志、性格、兴趣、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心理状态等。犯罪行为是指犯罪人在一定的犯罪心理影响和支配下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触犯刑事法律的、应受刑罚惩罚的各种行为的总称,包括刑法中规定的故意犯罪行为和过失犯罪行为两大类。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两者的关系错综复杂。二、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主要区别:1.犯罪心理具有内隐性特征,犯罪行为则具有外显性特征。犯罪心理是犯罪人大脑的活动,在没有以言语和动作的形式表现出来即没有发生犯罪行为之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犯罪行为则总是犯罪心理以作为或不作为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外部活动。2.相罪心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犯罪行为则具有依存性,在犯罪人犯罪行为发生前,犯罪心理就已独立存在;犯罪行为结束后,犯罪心理
    2023-04-13
    257人看过
  • 运输毒品罪的犯罪心理剖析
    犯运输毒品罪的犯罪原型如下:由于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等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既有医用价值,又能使人形成瘾癖,使人体产生依赖性。因而,犯罪分子利用来牟取非法利润。我国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严格控制麻醉药品、精神药物的进出口、供应、运输、生产等活动,严禁非法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法律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行为,都直接侵犯了有关毒品管制法规。运输毒品罪共同犯罪与同时犯的区别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这是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毫无争议的规定。但是,基于运输毒品罪主观故意审查的难度,往往造成在认定共同犯罪和正确区分各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等问题上出现困难。尤其是对运输毒品罪的一般共同犯罪方面,事前没有通谋的共同犯罪与同时犯在实践中经常容易混淆。由于毒品数额对量刑的根本作用,因此这种混淆对各犯罪人应当承担的责任和所受到的刑事惩罚有很大的区别。下面这起案
    2023-07-04
    216人看过
  • 女大学生犯罪的心理探因及防范对策
    [摘要]由于女大学生犯罪心理的特殊性,其犯罪已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问题,其负面影响也已引起了司法部门和社会各部门的注意。文章主要从女大学生的犯罪心理着手,以此探寻防预防女大学生犯罪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期达到遏制和减少女大学生犯罪的目的。[关键词]女大学生,犯罪心理,对策近年来,不时有在校女大学生犯罪的报道。虽然,女生只占犯罪大学生的极少数,但其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不能小看。研究其犯罪心理,进行有针对性地矫正工作,对于降低女大学生犯罪率,不无益处。一、女大学生犯罪心理种种犯罪心理是指行为人对其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故意或过失的特殊心理状态。从近几年所报道的女大学生犯罪情况来看,女大学生犯罪多是出于故意。既有因贪图享受而去盗窃或坐台的,也有因感情受挫而无法承受而走上犯罪道路的,还有因各种原因所致的心理失衡而触犯法律的。(一)爱慕虚荣、贪图享受的心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部分女大学
    2023-06-11
    132人看过
  • 剖析:探究犯罪动机及其因素
    犯罪动机是指引导和促进犯罪者实施犯罪行为,以满足某些需要的内在原因或思想活动。犯罪动机的作用是动员犯罪行为,解释犯罪行为的实施对行为和人们的心理愿望有什么意义,并回答犯罪人以什么心理原因实施犯罪行为。犯罪动机具有反社会的性质。无论其社会性质如何,在其推动下产生的行为都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如何理解共同犯罪中的共同故意犯罪所谓共同故意关联性,是指共同行为人之间主观上的相互沟通,相互认同。它要求行为人对实施的行为或要达到的目的有意图联络,相互联系,即通过语言、文字、动作表达,意思明确,意向联通。共同犯罪必须具备共同故意的关联。主观上的联络才能有行动上的协同。人是有思维的,当不同的人聚集一起共同参与某一活动时,必定要通过各自的大脑思维,达成一致的观点,而一致的观点必须通过语言、动作等将信息传递到对方,相互沟通,使之了解。意思联络是人聚集活动的主观必要条件。主观上不关联只能是单独犯,而不是共同犯。即使
    2023-07-14
    422人看过
  • 预防职务犯罪心得体会
    我国作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职务犯罪依然存在,人民痛恨职务犯罪,要求惩治职务犯罪,消灭职务犯罪,以维护自已的利益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首要基本特征,也是其本质特征,职务犯罪自然也不例外,其也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但职务犯罪由于其犯罪主体的特殊性——具有一定职务、掌握一定权力而表现出其比一般犯罪更为严重,社会危害性更大的显著特征。具体表现为:(一)危害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二)造成公共财产的大量流失。(三)腐蚀国家的肌体,危害国家的长治久安。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打击是治标之举,预防才是治本之策。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任何事物都是在内因和外因的交互作用下发展变化的,职务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自然也不例外。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从内因方面只有不断优化、强化职务行为人的素养、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职务行为人具有良好的素养,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而不想为职务
    2023-04-25
    198人看过
  • 盗窃犯罪的心理特征分析
    主要表现:1.强烈而贪婪地非法占有金钱、物质的欲望。这是盗窃犯罪活动的内驱力。对钱物的刺激敏感。2.侥幸冒险心理。这是盗窃犯敢于挺而走险的精神支柱。3.熟练的盗窃技能和盗窃犯罪成功的心理体验,使盗窃犯的自信心和侥幸心理不断得到强化。4.多次使用同一盗窃手段获得犯罪成功,逐渐形成专门化、自动化的犯罪行为定型。商业贿赂犯罪的主要心理特征商业贿赂的心理根源是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但心理不是机械地由现实的社会消极因素剌激直接引起的,而是要经过其大脑思想,受其业已形成的心理意识所发动、调节和控制的。由于各个商业贿赂犯罪主体的社会经历和个性特点不同,因而其犯罪心理轨迹存在个体差异。主要心理特征有以下表现:1.错误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生观、世界观是个体心理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和动力结构,又是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决定其心理结构的发展,它可以影响认识的正确性,制约情绪情感的变化,决定主体的意志品质,
    2023-07-05
    474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职务犯罪指的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司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开展违法活动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破坏国家职务管理职能的总称。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处罚。 常见的职务犯罪包括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介绍贿... 更多>

    #职务犯罪
    相关咨询
    • 先看看职务犯罪的现象?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6-11
      职务犯罪是一种特殊的、严重的腐败现象,分析职务犯罪的现象,大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党性原则方面,不能执行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行我素,自以为是”的个人主义做法;二是公仆意识方面,忘记公仆意识,忘记自己肩负的责任,违法用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三是行政决策方面,重大决策不集体讨论,主观误断,搞“一言堂”,受利益驱动,造成决策失误,损害集体利益;四是任用干部方面,任
    • 突然良心发现犯罪中止了,犯罪中止应怎么处理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4-07
      犯罪中止是指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对于犯罪中止的,没有造成损害的不予刑事处罚,就是不追究刑事责任;造成损害的,应减轻处罚,比如下毒故意杀人,但看到被害人痛苦挣扎,心生恻隐之心,遂将其送医院抢救,结果保住性命,仍然以故意杀人罪定罪,但是在法律规定的刑罚幅度内,减轻处罚,本来改判死刑,判无期,本来改判十五年判十年等等。 附:《刑法》 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
    • 经济犯罪是犯罪的现象吗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4-13
      刑事犯罪,是一个大概念。经济犯罪只是刑事犯罪的一种类型。刑法第十三条【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 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对象是谁, 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应如何认定呢谢谢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14
      一、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对象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对象是本单位即犯罪行为人所在的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物。其包括:⑴已经在本单位的占有、管理之下并为本单位所有的财物。⑵本单位虽尚未占有、支配但属于本单位所有的债权。⑶本单位依照法律规定和契约约定临时管理、使用或运输的他人财物。因为单位人员侵占了这些财产,行为人所在的单位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实质上仍侵犯了本单位的财产所有权。所以,本单位依照法律规定和契
    • 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对象是谁,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对象的形态有哪些情况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1-23
      职务侵占罪(刑法第271条),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所谓“动产”,不仅指已在公司、企业、其他单位占有、管理之下的钱财(包括人民币、外币、有价证券等),而且也包括本单位有权占有而未占有的财物,如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拥有的债权。就财物的形态而言,犯罪对象包括有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