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主有权惩罚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7 15:22:43 126 人看过

雇主没有处罚权,无论是罚款还是体罚

根据中国宪法,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权不受侵犯。从某种意义上说,罚款是剥夺公民的财产权。因此,罚金属于财产刑的范畴。根据《立法法》和《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财产的处罚只能由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公司和企业是营利性的经济组织。当然,他们无权在规章制度中设定处罚条款,除非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授权,那么,雇主是否有法律授权在规章制度中设定处罚条款?1982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11条和第12条规定了企业的罚款权,这是我国劳动法律关系中企业职工罚款的直接法律来源。但《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已于2008年1月15日废止,即2008年1月15日以后,用人单位不再按照《条例》的规定在规章制度中设置罚款条款。但在现实中,许多用人单位在规章制度中仍然赋予自己对员工处以罚款的权利,这种做法也被一些法律理论和实践所接受

劳动者的财产权受法律保护,用人单位有权依法对员工处以罚款。根据中国现行有效的法律,雇主对雇员处以罚款没有法律依据。雇主已在规章制度或《员工手册》中同意,法律未授权其对员工违规行为处以罚款。雇主无权对违反规则和纪律的雇员处以罚款。除另有规定外,只能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行使终止劳动合同或要求员工支付违约金和赔偿损失的权利。所以,,作者建议,在没有法律依据和违法责任的处罚面前,工人应该敢于说“不”,维护自己的权益

雇主无权对工人进行罚款并不意味着雇主无权对工人进行经济管理。虽然雇主对工人直接罚款没有法律依据,但雇主可以在规章制度或《员工手册》中设立综合评估奖,如“月度评估奖或年度评估奖”,包括考勤、安全、质量、劳动纪律等,以行使管理权,规范员工行为。劳动者符合规章制度考核要求的,将全额享受奖励,否则将按比例享受或不享受奖励。当然,雇主应注意这些奖金的数额,并确保雇员获得的工资符合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要求。否则,这些制度可能因违法而无效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1日 01:4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罚金相关文章
  • 雇主受伤雇主有没有责任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受雇人因劳务受到损害的,受雇人和雇主根据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雇主有过错的应该承担责任。提供劳务期间,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受雇人损害的,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也有权请求雇主给予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提供劳务期间,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提供劳务一方损害的,提供劳务一方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也有权请求接受劳务一方给予补偿。接受劳务一方补偿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雇主受伤的赔偿责任雇主受伤的赔偿责任是雇主应就雇员受伤赔偿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
    2023-08-13
    212人看过
  • 雇佣越南非法劳工有什么惩罚
    外国人在我国非法就业以及单位非法聘用外国人都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非法聘用外国人的,处每非法聘用一人1万元、总额不超过10万元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一、驱逐出境适用的情形有哪些驱逐出境的适用情形:1、在我国境内居留在我国犯罪的外国人。2、在我国境内停留的犯罪的外国人。3、在我国具有居留资格在外国犯有依我国刑法有权管辖之罪的外国人。《刑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外交部、司法部、财政部关于强制外国人出境的执行办法的规定》第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强制出境的外国人,均按本规定执行:(一)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由人民法院对犯罪的外国人判处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刑罚的;(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的规定,由公安部对违法的外国人处以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的等。
    2023-02-19
    289人看过
  • 雇主是否有权向雇员追缴款项?
    雇主对有故意或者是重大过失的劳动者有权要求赔偿。例如,在用人单位赔偿受害人后,用人单位有权向疲劳驾驶的劳动者要求赔偿。需要注意的是,即使符合追偿权的条件,用人单位追偿的范围也未必是全部。这取决于用人单位是否对劳动者履行了必要的、合理的监督教育义务。总的来说,雇主行使追偿权的程度取决于雇主和雇员之间的责任划分。《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九条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是否有权向债务人追偿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保证人的追偿权指的是保证人在承担保证责任后,可以向主债务人请求偿还的权利。追偿权的范围大体包括:(1)为履行保证债务所支付的财产;(2)为履行保证义务所支付的其他费用;(3)各种费用的利息;(4)保证人为履行保证义务而受到的损失。《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九条雇员在
    2023-07-01
    121人看过
  • 工厂雇佣童工的惩罚方式有哪些?
    工厂雇佣童工的话,其处罚一般是行政处罚。具体而言,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单位或者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介绍一人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因此雇佣童工是违反行政法的,受到劳动法部门法的规制。劳动局管不管雇佣童工非法雇佣童工,劳动稽查部门肯定会依照法律规定,对于非法雇佣童工的企业进行深入调查取证,最后进行处罚的,对于行为恶劣的,也会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审查。劳动法对雇佣童工的定义是什么?劳动法规定,年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是未成年工,雇佣未成年工时需要提前到劳动部门报备,而年满16周岁以下的是童工,用人单位雇佣童工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根据《劳动法》第五十八条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未成年工是指年满
    2023-07-01
    121人看过
  • 主动投案还用受惩罚吗
    如果只是欠钱不还,那属于一般民事纠纷,不构成犯罪;如果欠款是通过欺诈手段所得,那主动还款并投案自首,依法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自首后如何处罚《刑法》第67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但部分犯人自首后依然有判处死刑的可能。如果对自首后的犯罪嫌疑人过于普遍地从宽处罚会产生弊病,与预防犯罪的目的相悖,尤其是对社会危害大的罪名。1、犯罪分别自首,无论罪行轻重,均可以从轻处罚。但对于极少数罪行特别严重的、情节特别恶习劣的犯罪分子,也可以不从轻处罚。2、犯罪以后自首,犯罪较轻的,不仅可以从轻处罚,而且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犯罪是否较轻,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危害后果加以综合评判。对于属于犯罪较轻者,究竟是轻还是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则应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另以确定。一般而言,首先要考虑罪行较轻的程
    2023-06-12
    296人看过
  • 赌博群群主会被惩罚吗
    法律综合知识
    根据法律规定,如果赌博群有严重犯罪情节,群主会涉嫌开设赌场罪判处刑罚。构成该罪的量刑规定是:一般犯罪情节,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三条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开设赌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参与国(境)外赌博,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开设赌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4-04-14
    445人看过
  • 雇主有权许可他人使用雇员的发明专利吗
    这主要看专利的专利人权是谁,如果是雇主(指用人单位,不是指老板个人,下同),是专利权人的话,是有权许可他人使用的。如果专利权人不是雇主,如是雇员,当然没有权利许可他人使用了。《专利法》第十一条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第十二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实施他人专利的,应当与专利权人订立实施许可合同,向专利权人支付专利使用费。被许可人无权允许合同规定以外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实施该专利。所以,许可他人使用的主体是专利权人。至于雇员的发明专利权人一般是
    2023-02-17
    206人看过
  • 主犯惩罚的方针
    法律对于主犯的处罚原则存在两种情况,一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二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以外的其他主犯,按照该主犯在共同犯罪活动中所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或者按照其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法律对于主犯的规定还指,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主犯的种类和处罚原则是怎样的主犯的种类:有下列三种情况之一的犯罪分子,可认定为主犯:1、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即犯罪集团建立的组织者、犯罪活动计划的制定者、犯罪计划的实施者或策划于幕后、或指挥于现场者;2、在聚众闹事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即聚众闹事犯罪的聚头,在整个聚众闹事过程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人。“聚众犯罪”是指纠集多人共同实施一项犯罪活动。如聚众斗殴,聚众哄抢公私财物的犯罪等。聚众犯罪与犯罪集团不同,它是因进行一项犯罪将
    2023-07-01
    192人看过
  • 署名权总是属于雇主吗?
    1、署名权是否总是属于用人单位是没有必要的署名权是一种著作权。根据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职务作品的著作权有两种归属:一、职务作品的著作权由作者享有,这是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的一般规定。比如,学校教师编写的教学用教材的著作权,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为本单位研究课题撰写的论文,记者为我们报刊撰写的稿件的著作权,剧团创作者为剧团编撰的剧本、乐谱等职务作品的著作权,未经特别约定,属于完成该作品的个人,作品的使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单位有权在其经营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后两年内,未经本单位同意,作者不得允许第三人以与本单位相同的方式使用作品。(二)作品完成后两年内,本单位未在其经营范围内使用的,作者可以要求单位同意第三人以与本单位相同的方式使用,经本单位同意,本单位不得无故拒绝,第三方同意以与本单位相同的方式使用作品所获得的报酬,应当在作品完成两年后,按照约定的比例在作者和本单位之间分配,单位可以在其
    2023-05-07
    112人看过
  • 雇员侵权雇主追偿的条件
    一、雇员侵权雇主追偿的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的规定,该条中“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他人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该条中的“重大过失”,是指在正常情况下责任人在法律行为能力范围内能够预见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但轻信事故不会发生而未采取措施所造成的事故及损失为过失,重大过失是一般人都能预见,作为有相应工作能力的人员却没有预见或预见到但轻信不会发生而造成事故或损失的一种主观心态。雇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时,只有在雇员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时候,雇主才能向其追偿,否则应该由雇主承担侵权责任。二、行为构成侵权的条件1、行为人从事了违法侵权行为。指行为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对其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具有违法性。2、受害人的民事权益受到损害。即指行为给其他民事主体民事权益造成了一定的损害。3、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即指行为
    2023-05-06
    430人看过
  • 未成年侵犯肖像权有惩罚吗
    未成年侵犯肖像权没有惩罚,但是监护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未成年侵犯肖像权有惩罚吗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第一千零一十八条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n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
    2022-06-27
    416人看过
  • 雇主险有赔护理费吗
    法律综合知识
    护理费用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将由保险公司予以承担。具体的计算方式是基于护理人员的收入水平以及护理人数、护理期长进行的。如果护理人员存在收入来源,那么其护理费用可以参考误工费用的标准来计算;反之,如果护理人员本身无收入或是雇用了护工,则可以参考当地护工所从事的同等级别的护理服务所需支付的劳务报酬来进行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
    2024-04-26
    389人看过
  • 雇主有没有权向劳动者追偿
    如果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雇主在承担赔偿责任后有权向雇员追偿。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致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单位向劳动者追偿的规定单位向劳动者追偿的规定,是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保密协议的规定时,用人单位可以向劳动者追偿。劳动者违反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
    2023-08-18
    142人看过
  • 惩罚性赔偿主体有什么功能
    一、惩罚性赔偿主体有什么功能惩罚性赔偿是由补偿性赔偿部分加惩罚性赔偿部分组成,因此,它除具有一般赔偿损失的功能外,还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受害人的超损失赔偿功能;二是对不法行为人的惩罚、遏制功能。惩罚性赔偿对受害人的超损失赔偿功能传统民法上的“损害赔偿之最高指导原则在于赔偿被害人所受之损害,俾于赔偿之结果,有如损害事故未曾发生者然”,即损害赔偿的目的是使受损害的权利恢复到被侵害以前的状态。惩罚性赔偿除了包括体现传统民法上损害赔偿功能的补偿性赔偿部分外,还包括体现惩罚性质的惩罚性赔偿部分,这就突破了传统民法上损害赔偿的“最高原则”,其结果是,受害人因法律的规定,通过惩罚性赔偿,获得了较受害前更多的“利益”,即赔偿的目的是使受损害的权利增值。也就是说,惩罚性赔偿是一种超过实际损失额而给予的赔偿。关于惩罚性赔偿的此项功能,有的学者认为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提供补偿性赔偿对精
    2023-04-29
    355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罚金
    词条

    罚金是指强制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罚金作为一种财产刑,是以剥夺犯罪人金钱为内容的,这是罚金与其他刑罚方法显著区别之所在。... 更多>

    #罚金
    相关咨询
    • 雇主与雇员没有雇佣协议,雇主有追偿权吗?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28
      1、对于员工给第三人造成损失的,单位承担无过错的责任。 2、员工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单位可向员工追偿。
    • 雇主可以有权力加雇主住家保姆吗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02
      在家政服务中,家政服务员、雇主、家政公司的权益保护问题,是家政服务的难题之一。在家政服务过程中,家政服务员与雇主、家政公司三方主体之间,矛盾和冲突不断,直接导致家政服务员和雇主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劳动权益等权益时常受到侵害。那么雇佣住家保姆,雇主可以对自己家的保姆制定奖惩规定吗?
    • 雇主车祸造成雇主雇主死亡雇主有责任吗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01
      车主是否是被雇佣的呢如果是,也不知车祸中车主是否存在重大过失。建议您详细描述您的案情或直接向律师咨询。
    • 雇主扣有有权扣我钱吗?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06
      一、如果是给用人单位工作,有两个途径能够要求支付薪水: 1、劳动者能够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投诉;优点:方式简单。缺点:各地执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 2、能够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薪水。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能够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两倍薪水。如果是以拖延薪水提议的解除劳动关系,还能够要求支付经济赔偿金。优点:除了薪水外,还能够主张经济赔偿、两倍薪
    • 遇到要雇佣童工有什么惩罚?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09
      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四条 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情节严重的,则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定罪处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四条违反劳动管理法规,雇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超强度体力劳动的,或者从事高空、井下来作业的,或者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