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位是否有权收回员工集资房产
单位一般无权收回员工集资房产,集资房属经济适用住房范围,是政策性住房,是企事业单位为了解决内部职工的住房问题,企事业单位以拥有的划拨土地建设、按成本价出售给内部职工的房屋,不能在市场上自由流通。能享受集资建房的职工也需要满足很多具体条件。如果职工是全额集资,将来可以办理100%的产权,在产权证领取后,可以自由上市交易;如果是部分集资,将来为职工办理的是部分产权,另一部分产权属于另一部分集资人(单位)。职工想要转让部分产权的集资房,首先要取得合法的房屋所有权证书,其次,要经过产权共有人的单位的同意,而且单位具有优先购买的权利。
二、买集资房后代子孙可以使用吗
买集资房后代子孙可以使用。集资房属于经济适用住房,购房人拥有有限产权,购买集资房满5年可以取得完整产权,成为购房人的合法财产,可以通过转让、赠与、继承给予后代子孙使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单位集资合作建房是经济适用住房的组成部分,其建设标准、优惠政策、供应对象、产权关系等均按照经济适用住房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单位集资合作建房应当纳入当地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和用地计划管理。
三、单位集资房拆迁怎么补偿
可以按照当地的拆迁标准及集资时所占的比例补偿。集资房的拆迁赔偿标准要根据职工个人建造集资房价格全额或部分出资、信贷、建材供应以及税费等方面来获得赔偿。集资房拆迁补偿就是指拆迁人对被拆除房屋的人,依照当前《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给予的补偿。拆迁补偿的方式,集资房拆迁可以实行货币补偿,也可以实行房屋产权调换,还可以选择货币补偿和产权置换相结合的补偿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n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
单位产权房单位有权收回吗
208人看过
-
单位工作人员能否集资建房
498人看过
-
单位集资建房在单位工作人员和非单位工作人员之间流转是否有效
202人看过
-
单位集资房产权是多少年
362人看过
-
单位为何不能收回赠与员工的房产
64人看过
-
单位集资建房,产权归谁?
433人看过
-
单位职工集资建房,离职后,单位单方有权收回该房屋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30而在这种情况下,单位以房产证作为挡箭牌,以此作为要挟,向职工收房。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一、购房合同的效力根据《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职工之所以与单位签订购房合同,是因为职工期待购房,没有一个职工是为单位收房而白费力的投资自己的集资款。如果单位的集资建房合法(土地所有权、房屋许可证等)的话,职工与单位签署的购房合同就是合法有效的合同。因此,购房合同合法有效,
-
扣员工工资单位是否有权扣用人单位的工资辽宁在线咨询 2022-04-14《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7条规定:“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曰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曰、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工资应当按时、足额支付,不能附加任何不合理条件。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5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1)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
-
单位组织员工可以购买单位集资房,买房子的时候买的如果是单位集资房有房产证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23单位集资建房的房产证有两种情况: 1、单位办理的是大产权证,也就是国家房产管理部门发放的国家认可的房屋所有权证,这样的房产证与正常的商品房的房产证的公示效力是一样的,当然没有什么风险。 2、单位办理的是小产权证,也就是单位内部房产部门负责发放的产权证,这种产权证只在单位内部承认,对社会没有公示力。不过,这样的房屋如果各项手续齐全,买了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风险,产权人的过户都是由单位的房产部门给办理的,
-
单位集资房产权房屋性质福建在线咨询 2022-01-27集资房产权集资房产权分为两种1、低于当年的房改成本价格,其产权为房改成本价房。2、该房屋出售的价格高于当年的房改成本价,其产权界定为经济适用住房产权。集资房的产权也可以归单位和职工共有,在持续一段时间后过渡为职工个人所有。属于经济适用房的一种。集资房按出资比例分为全额集资和部分集资,如果单位职工是全额集资,将来可以办理100%的产权,在产权证领取后,可以自由上市交易;如果是部分集资,将来为职工办理
-
单位收购员工是否有买断赔偿权?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30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根据工作年限计算,满一年一个月工资,工资标准为本人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协商不成的,可委托律师向单位所在地劳动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