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消费者被开发商所欺骗时,按照我国法律规定,房地产开发商在有如下欺诈情况时,买受人可请求返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1、出卖人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
2、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
3、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售给第三人或者所售房屋系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
4、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又将该房屋抵押给第三人;
5、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
开发商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有哪些
“商品房”作为商品之一,受市场因素的影响,由买卖双方协商进行买卖,属于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的商品,应当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以,房地产纠纷也应当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自然,如果在房屋买卖过程中开发商做出了“欺诈行为”,依照第49条,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增加的赔偿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但在实践中出现的房地产纠纷案中,不乏有认为开发商在售房过程中有欺诈行为而要求双倍赔付者,但胜诉的却寥寥无几,其原因就在于对商品房买卖中的“欺诈行为”的理解存在问题。
那么,哪些行为可以认定为商品房买卖行为中的“欺诈行为”呢?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有关法律法规,以下情况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
1销售现房时,将伪劣房屋冒充合格甚至优质房屋销售的;
2销售现房时,故意隐瞒房屋真实面积,以牟取暴利的;
3一般的合格房屋冒充优质工程从而骗取优质工程加价的;
4销售明知不能进入房地产市场进行公开销售的房屋的;
5虚标最低价清盘价等欺骗性价格进行销售的;
6故意隐瞒开发商真实身份,或冒充其他开发商名义销售的;
7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
8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体对商品房做不可实现的虚假宣传的。
如果开发商在销售商品房的过程中出现以上几种情况的,并且开发商是故意或明知的,购房者可以以开发商作出欺诈行为为由而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要求其双倍赔付。
何时开发商要双倍赔偿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第九条规定,出现下列五种情形之一的,房屋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一)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又将该房屋抵押给第三人;
(二)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
(三)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
(四)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
(五)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者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
出卖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解除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
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
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者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
-
买房遇到开发商倒闭了应该怎么处理
167人看过
-
开发商遇到工程款纠纷如何处理
102人看过
-
遇到供应商拖欠货款应该如何处理?
200人看过
-
遇到开发商欺诈找怎么办?
442人看过
-
买房遇到开发商欺诈咋办
232人看过
-
遇到开发商不履行配套承诺,你该如何应对?
257人看过
确认合同无效的情形有: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从而损害国家利益的;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是第三人利益的;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 合同无效是指合同... 更多>
-
当遇到校园欺凌该如何处理?澳门在线咨询 2023-10-15校园欺凌在本质上是一种侵权行为,欺凌行为的法律责任承担涉及三个方面的主体,即欺凌行为人本人、监护人和学校的责任。就行为人本人而言,如果是成年人,应该独立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以及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是未成年人,责任的承担问题就比较复杂。未成年人具有故意或过失,并非法律上的过错,而应考察其监护人的过错。
-
商家欺骗消费者应怎么处理?发生欺诈商品后消费者应该如何维权湖北在线咨询 2022-02-18消费者权益保障法》 第十九条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经营者对消费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等问题提出的询问,应当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 商店提供商品应当明码标价。 第四十九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2,消费者和经营
-
如果遇到合同欺骗该如何赔偿?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7-12欺骗签订的合同属于无效或者可撤销的合同,其合同自始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欺骗方应当将其因为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原物返还,无法返还的折价补偿受欺骗方。对于受欺骗方因为合同没有法律效力遭受到的损失,欺骗方应当赔偿。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
-
如果遇到商家欺骗消费者权益应该怎么做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10《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欺骗消费者商家怎么赔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本法另有规定外,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一)商品存在缺陷的; (二)不具备商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出售时未作说明的; (三)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商品标准的; (四)不符合商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 (
-
开发商欺骗发布虚假广告该如何承担责任天津在线咨询 2021-11-17根据开发商侵犯权益的领域或涉及的情况,开发商的赔偿往往分为三类:民事赔偿、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首先说民事赔偿。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进行虚假宣传,被消费者起诉的,经营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可以选择赔偿消费者金钱、道歉等措施来弥补自己的错误。如果经营者受到同类经营者的影响,因对方竞争对手的虚假宣传而减少收入,经营者完全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以赢得公正。然后就是行政赔偿。如果开发商的虚假宣传影响很大,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