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被追究刑事责任后用人单位能否开除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2-07-16 19:41:02 440 人看过

劳动者被追究刑事责任后用人单位能开除。劳动者被处以刑事处罚入刑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提前三十天进行通知,同时无需支付补偿金和赔偿金。劳动者被追究刑事责任后用人单位能否开除的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六条 【订立无效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劳动合同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被确认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2日 12:2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员工被追究刑事责任如何开除
    员工被追究刑事责任,单位可以告知员工后就立即予以开除。单位能够采取过错性辞退的方式来与该员工解约,且不需要向其支付经济补偿,只要为其结清劳动报酬,办好其他离职手续即可。一、被开除了会不会给工资啊是的,公司在辞退员工的同时一般应该立即发放工资的,准确点来说是在员工离职之前一次性给员工支付所有的工资,即便是因为员工自身的过错被辞退的,除非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员工的过错给公司造成了实质经济损失,否则不能无故克扣员工的工资。二、公司开除员工为什么不发工资电话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他们会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资。投诉举报电话详细咨询当地劳动部门。公司开除员工,是否要赔偿,要依照具体情况。如果是由于员工的过错导致被开除,一般来说,公司无需作出补偿。如果是公司开除不合理,或者其他开除员工应该给予赔偿的,才能得到补偿。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的,应当向劳
    2023-03-24
    163人看过
  • 单位注销后单位行贿罪还能追究刑事责任吗
    公司被注销后,不再追究单位的责任,但是单位的主管人员依旧面临刑事处罚。《刑法》第三十一条【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三百九十三条【单位行贿罪】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取得的违法所得归个人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九条、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一、单位行贿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1、单位行贿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2、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单位行贿罪:(1)为谋取非法利益而行贿的;(2)向3人以上行贿的;(3)向党政领导、司法工作人员、行政执法人员
    2023-04-03
    65人看过
  • 研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能否建立劳动关系
    工人可以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多个劳动关系,但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如何认定1、用人单位没有营业执照,即使正在设立,视为用人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不存在。2、营业执照期限界满或被吊销。吊销是工商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单位仍是合格的民事主体,仍属劳动合同法的适格用人单位,劳动关系有效。十一、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争议如何列当事人1、用人单位没有取得营业执照,只能列出资人为当事人。2、营业执照期限界满或被吊销,将单位及出资人列为共同原告或被告。注意:1、司法解释三所说的出资人既包括显名出资人,也包括隐名出资人。2、如单位
    2023-07-05
    380人看过
  • 被骗者退款后能否追究诈骗责任?
    捞人被骗,退了部分款,可以告诈骗。诈骗罪是指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如果因为他人被骗导致财产损失的,建议立即报警。报警不在乎数额的都可以报的,数额只不过是说报警以后立案是以什么性质立案,2000可以构成刑事犯罪了。没立案钱退了还能构成诈骗吗没立案钱退了一般不构成《刑法》上的诈骗罪。没有立案说明不符合刑法规定的构成要件,或者存在法定的不予追究情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诈骗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行为人认罪、悔罪的,可以根据《刑法》第三十七条、《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二)一审宣判前全部退赃、退赔的;(三)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四)被害人谅解的
    2023-07-05
    55人看过
  • 醉酒追究刑事责任后开除公职吗?
    一、醉酒追究刑事责任后开除公职吗?开除的,醉驾入刑构成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会被开除公职。醉酒驾驶机动车,不管情节是否恶劣、是否造成后果,都将按照“危险驾驶”定罪,处以拘役,并处罚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危险驾驶罪是指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定额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违法违纪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在行政机关对其作出处分决定前,已经依法被判处刑罚、罢免、免职或者已经辞去领导职务,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由行政机关根据其违法违纪事实,给予处分。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二、醉驾怎么处罚?1、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依照刑法
    2023-04-28
    226人看过
  • 开空头支票能否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票据法》的相关规定,如果故意开具空头支票骗取财物的,是可以追究刑事责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一百零二条【票据欺诈行为的刑事责任】有下列票据欺诈行为之一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伪造、变造票据的;(二)故意使用伪造、变造的票据的;(三)签发空头支票或者故意签发与其预留的本名签名式样或者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的;(四)签发无可靠资金来源的汇票、本票,骗取资金的;(五)汇票、本票的出票人在出票时作虚假记载,骗取财物的;(六)冒用他人的票据,或者故意使用过期或者作废的票据,骗取财物的;(七)付款人同出票人、持票人恶意串通,实施前六项所列行为之一的。第一百零三条【票据欺诈行为的行政责任】有前条所列行为之一,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一、收到空头支票如何处理1、先和出票人协商解决。有时出票人开出空头支票并非出于故意,如果对方愿意补足金额或者重新开出支票
    2023-06-21
    279人看过
  • 员工接私单能否追究刑事责任
    员工私自接单一般不是犯罪行为,所以不能追究刑事责任。但私自接单严重违反公司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一、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兼职是否违法1、首先,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兼职并不违反法律。我国法律并没有明令禁止员工不能在业余时间兼职,只是对员工在外兼职的权利进行了限制:(1)员工同时与两个以上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在一定条件下是允许的,除非前
    2023-02-20
    104人看过
  • 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员工是否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可以,劳动者被追究刑事责任,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不过,用人单位认为劳动合同可以继续履行的话,也可以不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被管制或者监外执行或缓刑,用人单位不解除合同的,有义务配合当地公安机关对犯罪分子进行监管。被群殴如何追究刑事责任1、如果鉴定是轻微伤,公安机关对打人者进行治安处罚,并承担受害人的医疗费、误工费等费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
    2023-07-05
    153人看过
  • 单位犯罪法人责任是否应该被追究
    一、单位犯罪法人责任是否应该被追究关于单位犯罪是否要追究法人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分析,得看该法人是否介入该单位犯罪,只要是介入了的就会追究法人。法定代表人在单位犯罪中是否要承担刑事责任,关键并不在于该人员是否作为“法定代表人”,而在于该等人员是否实质介入单位犯罪,并且在单位犯罪中具体实施了决定、批准、授意等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一条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单位作为犯罪主体的罪名单位作为犯罪主体的罪名主要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生产、销售假药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泄露不应公开的案件信息罪、骗取出境证件罪、倒卖文物罪、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等。《刑法》第三十条,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三十
    2023-08-26
    346人看过
  • 能否追究单位领导重大责任事故罪
    一、能否追究单位领导重大责任事故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本罪的主体包括对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人员,以及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所以,单位领导如果构成了犯罪,也是要负刑事责任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犯罪主体,包括对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人员,以及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二、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立案追诉标准是什么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相关规定,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二)造成直
    2023-06-17
    59人看过
  • 失火罪是否可以追究单位刑事责任
    一、失火罪是否可以追究单位刑事责任单位不是失火罪的构成主体,失火罪不可以追究单位刑事责任。失火罪的构成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失火罪的犯罪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从实践来看,本罪对公共安全的危害通常表现为,危害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和既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又危害重大公私财产安全两种情况。由于火的燃烧须依附于财物,没有财物的燃烧,火势就难以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因此单纯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的情况是罕见的。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首先,行为人必须有引起火灾的行为。失火一般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如吸烟入睡引起火灾,取暖做饭用火不慎引起火灾。做饭不照看炉火,安装炉灶、烟囱不合防火规则,在森林中乱烧荒,或
    2023-04-14
    309人看过
  • 别人房子被偷卖,能否追究刑事责任?
    那要看你卖谁的房子了。如果是自己父母的,和爱人共有的房屋的,可以不以犯罪论处。但是如果是其他人的房产的,会涉及盗窃罪。如果房产是被盗窃的,那么买卖的过户行为是无效的,原房产所有人有权要求返还房屋。被卖掉的房子,如果收购人员的收购价格明显偏低,那么收购人员可以认为知臧购赃,也会涉及犯罪。法院有关人员依仗权利徇私枉法的,情节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构成徇私枉法罪。即使不构成犯罪,在这里也会收到行政处分。偷卖女儿房产引出3场官司前妻起诉得7万杨女士在和前夫离异后,前夫将杨女士和女儿栖身的房屋卖掉了,杨女士在要求确认卖方合同无效败诉后,由起诉要求前夫给付卖房款8万元。日前,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判决被告郝先生给付杨女士母女房款7万元。45岁的杨女士与郝先生原是夫妻关系,俩人共同育有一个女儿亮儿,今年已快18岁了。2004年5月14日,杨女士与郝先生协议离婚,双方约定亮儿由杨女士抚养。杨女士没有想到的是,离
    2023-07-05
    470人看过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劳动合同被开除补偿吗?
    用人单位如果是在采取法定情形下开除劳动者,不用给予经济补偿,否则属于违法开除劳动者,要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即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赔偿金。用人单位只有在法定情形下才能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开除员工。这里的法定情形有四类:(一)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二)过错解除动合同,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5、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三)非过错解解除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2023-06-25
    89人看过
  • 刑事责任是否追究:犯罪程度较轻能否免除追究?
    是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这种情况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为虽然违法,也具有社会危害性,但由于行为人的行为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尚未达到犯罪的严重程度,所以不追究其刑事责任。从形式上看符合犯罪的构成要件,因为出现了违法阻却事由或从轻、减轻、免除刑罚的事由,导致犯罪的情节达不到追究刑事责任的程度,若按照犯罪处理会违反罪责刑一致的原则,所以不按照犯罪处理,不追究刑事责任。故意伤害轻微伤能否量刑故意伤害轻微伤不能量刑,故意伤害罪立案标准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为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立案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包括(二)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故意伤害案(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应当予以立案,不需要达到轻伤
    2023-08-16
    237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2022年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被追究刑事责任”如何划分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1-25
      劳动者在合同履行期间,如果被追究刑事责任,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实践中有的用人单位对“刑事责任”的划分不明确,把“非刑事责任”认定为“刑事责任”。 实践中常常出现用人单位对被劳教、被刑事拘留、被行政拘留以及被人民检察院作出不予起诉决定的劳动者,适用“被追究刑事责任”条款而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实际上用人单位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
    • 能否开除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劳动者,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6-15
      用人单位能开除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劳动者。如果劳动者具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或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情形的,单位可以予以辞退,且无需补偿劳动者。
    • 员工在试用期内被追究刑事责任,单位能否解除与员工劳动的劳动合同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1-21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
    • 劳动者被开除,是否有刑事责任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4-28
      用人单位因劳动者被追究刑事责任而解除劳动合同的问题:这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条款,属于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中一项,是不需要对劳动者给予经济补偿金的。 《劳动合同法》(六)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 单位股权转让后能否在追究刑事责任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18
      根据《刑法》第31条的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因此,单位犯罪是以双罚制为原则的。根据刑法分则的规定,对于部分单位犯罪可以单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如私分国有资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