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如果侦查人员是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时,侦查人员的回避由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一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
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
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第三十二条本章关于回避的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依照本章的规定要求回避、申请复议。
一、刑事诉讼法回避提出时间是什么
刑事申诉时间没有限制。根据回避制度的立法宗旨,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等各诉讼阶段都可以提出回避申请。例如,在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在开庭的时候,审判长应当告知当事人有权对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申请回避。当事人在知悉其权利后,可立即申请有关人员回避。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3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当事人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依据法律规定,刑事案件的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如果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都需要进行回避。法律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二、刑事诉讼法是如何规定回避的
刑事诉讼法规定回避如下: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法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在决定回避侦查人员之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调查。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申请复议一次。
-
由谁来决定办案人员是不是回避
132人看过
-
侦查人员需要回避的情形
50人看过
-
刑事侦查人员回避的决定时间是什么时候?
274人看过
-
谁能够决定鉴定人员的回避?
120人看过
-
家事调查员回避由法院决定吗
50人看过
-
公务员回避由谁认定
184人看过
刑事案件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提出申诉需要提交三项材料:第一,写明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联系方式以及申诉的事实与理由的申诉书;第二,原一、二审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 更多>
-
-
谁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查委员会决定澳门在线咨询 2024-09-13在案件的侦查环节中,若涉案人员或其法定代表人请求公安机关负责人予以回避,或者公安机关负责人自身主动请求回避,此时应由所在地区同等级别的人民检察院内设的检察委员会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并根据大多数委员所持有的观点来做出最终的决定。而在案件的审查起诉阶段,如果当事人或其法定代表人请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回避,或者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自己主动提出回避,那么同样需要由人民检察院内部的检察委员会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
-
同级人民检查委员会决定回避的决定由谁做出陕西在线咨询 2024-11-14在案件侦查过程中,若涉案人员或其法定代表人要求公安机关负责人回避,或者公安机关负责人自身提出回避,此时应由同一地区同等级别的人民检察院内设的检察委员会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并根据多数委员的观点作出决定。而在案件审查起诉阶段,当事人或其法定代表人请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回避,或者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自己提出回避,同样需要由人民检察院内部的检察委员会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并依据多数委员的观点作出最后的决策。至于
-
回避决定作出前,侦查人员能否停止对案件的侦查?贵州在线咨询 2023-06-12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
-
审判人员和检查人员的回避由什么人决定的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7-26回避指司法人员由于对本案有利害关系或其他关系而不参加该案的侦查、审判等活动。司法人员因与案件或案件当事人有某种特殊关系而不得办理该案件。目的是防止徇私舞弊或发生偏见,以有利于案件的公正审理。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