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员工另开公司挖走客户合法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06 18:01:40 497 人看过

1、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离职员工另开公司挖走客户的,如果有签订保密协议的,离职员工的做法是不合法的,原用人单位可以要求赔偿。

2、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一、跳槽员工违反保密协议的处理方式

一般情况下,跳槽员工违反保密协议,给原公司造成损失的,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及刑事责任,同时还需要赔偿公司的损失。

1、依《民法典》规定追究违反保密协议的当事人,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追究侵害商业秘密的侵权人,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

2、依据《劳动法》规定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请求违反上述约定的劳动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3、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查处和制止侵权行为,并要求侵权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如罚款。跳槽员工被追究行政责任后,依然要承担赔偿责任

4、刑法上的救济,侵犯商业秘密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企业作为权利人可以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向公安机关控告,要求立案侦查,追究违法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违反保密协议泄露或允许他人使用商业秘密,并且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除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需要注意的是,跳槽员工被追究刑事责任后,同样要承担赔偿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06日 03:3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离职员工能否把自己的客户带走?
    员工离职是不可以带走自己发展的客户的,员工离职后带走原公司客户是违法行为,可能会侵犯原公司的商业秘密,原公司如果和员工签的相关协议中,已经明确客户名单属于商业秘密,那么这一规定对员工就有约束力。即使不构成商业秘密,作为员工也有义务不予泄漏。公司可以泄露离职员工信息吗公司不可以泄露离职员工信息,如果公司未经员工本人同意,将员工资料泄漏给第三方或提供给第三方从事营利活动,员工可以依侵权为由起诉侵权人要求停止侵权,如果造成员工损失,员工有权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严重者可通过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果没有造成损失,通常是大事化小,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存在劳动纠纷,劳动者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以盗窃、
    2023-07-04
    451人看过
  • 离职后抢原公司客户违法吗
    一、离职后抢原公司客户违法吗?离职后抢原公司客户的行为可能是违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员工辞职后,通过在原用人单位掌握的客户资料等资源,将客户带至新用人单位的,属于侵犯原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是违法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五条规定:“违反本法第十条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二、侵犯商业秘密构成犯罪的处罚标准是怎么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限徒刑,并处罚金:(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们商业秘密的;(二)披露
    2023-04-15
    349人看过
  • 员工跳槽拉走客户被公司索赔
    员工核心提示:深圳一咨询有限公司的员工李某在跳槽之后带走了该公司的不少客源,被“老东家”视作违反了“游戏规则”,索要经济赔偿。昨日,双方坐上了仲裁庭,都认为是对方存在过错。业内人士认为,年底是跳槽的高峰期,员工应该在多大程度上为“老东家”保守商业秘密,再次成为受人关注的热门话题。正文:合同曾约定保密事项2000年6月7日,李某与深圳某咨询有限公司签订了一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特别约定,李某必须保守该公司的商业秘密,否则承担违约损害赔偿责任。李某也书面承诺:在其受雇佣期间得到的相关情报,诸如顾客资料、支付体系、合约事项等,全部作为保密事项。如有违反,李某将被受到革职处分,同时赔偿公司的经济损失。由于李某工作出色,公司对其颇为满意,双方的劳动合同一直延续至2005年6月到期,李某也由普通的业务员做到了中层管理职位,后来又当上了业务部门的经理。然而就在不久前,这家公司发现,李某在工作之余又同别的咨
    2023-06-09
    209人看过
  • 公司员工利用职务诈骗客户
    公司涉嫌诈骗,员工被带进看守所,若证据确凿,可能构成诈骗罪,涉嫌诈骗,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一、小额贷款被起诉了会怎样呢?到了还款日期仍未还款的,若借条中约定了相应的违约责任,如:滞纳金等,最终债务人可能要承担除本金、利息以外的违约金。若债权人向法院起诉后经判决仍不还款的,有可能对债务人的信用产生影响。这会债务人今后生活中的贷款、出行等行为带来不便。单纯的民间借贷一般够不上刑事责任,但若债务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则有可能会构成诈骗罪,被追究刑事责任。二、假借条可以报警吗假借条可以报警。因为伪造借条涉嫌诈骗罪,诈骗罪一般是指,为了非法占有公私财物,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如果当事人涂改借条,增加借款金额,那么也属于通过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别人财物的行为,也会涉嫌诈骗罪,会被立案,需要负刑事责任。三
    2023-03-20
    281人看过
  • 离职员工利用公司名义骗取客户钱
    这种情况建议立即报警处理。一、互联网上被骗怎么办互联网上被骗应当立即报警处理,如果被骗达到一定金额可构成诈骗罪,公安机关会立案处理,或者本人也可以直接去法院进行起诉处理。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二、电信诈骗抓到怎么处理遇到电信诈骗后,应该立即采用如下方式解决:第一,收集被诈骗的证据,然后去当地公安局报警处理。第二,协助公安局去银行冻结对方银行卡,防止对方转移该笔财产。第三,如果公安不予立案的话,可以直接去法院申请诉请财产保全,冻结该银行开内容的存款,然后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返还。‘第四,因为网络诈骗维权难,所以建议尽快采取法律行动,避免损失的不可挽回。三、嫖娼诈骗怎么处理处理嫖娼诈骗的方式是:人身或者财产权益受到侵害的,应当立即报警处理。嫖娼未遂的,对于嫖娼者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
    2023-03-02
    493人看过
  • 本期大家看“法”:员工离职带走公司资料合法吗?
    李某大学毕业,被当地一家有名的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所录用,成为其公司名下的业务员,双方协商一致,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在工作岗位上,李某任劳任怨,废寝忘食的开拓客户资源,业绩不断提升,连续两年都排在公司销售业绩第一的位置。由于对公司的福利待遇不满,加之合同即将到期,李某提出辞职申请。在办理离职手续期间,李某将自己这两年多时间经手的客户资料整理好并拷入自己的U盘。半年后,李某被另外一家知识产权公司聘用,担任大客户经理,而后李某与原所在公司所开拓的这些客户联系,采用压低报价的方式,将原来企业客户纷纷“挖过来”,给原公司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原公司得知后,一纸诉状将李某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公司的所有损失。本期问题:1、小王是否侵犯了原所在公司的商业秘密?2、需要赔偿原公司的所有损失吗?理由是什么?
    2023-06-05
    466人看过
  • 员工离职后删除客户资料违法吗
    客户资料可能是公司经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数据,涉及到单位未来的可期待利益,员工离职后删除客户数据就等于侵犯公司合法权益,是需要承担侵权责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四条本编调整因侵害民事权益产生的民事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一百七十九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七)继续履行;(八)赔偿损失;(九)支付违约金;(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十一)赔礼道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2023-06-13
    496人看过
  • 员工离职拿走入职材料合法吗?
    一、员工入职所需材料1、有效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3份;2、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3、近期一寸红底免冠相片4张;4、职称证或其它相关资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5、非应届毕业生提供上家单位离职证明原件;6、健康证明。二、员工离职拿走入职材料是否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50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可以和公司协商或者向劳动监察大队反应。另外还要看:1、是否有证据证明这些资料仅属于你所在的公司所独有,其他公司绝无仅有?2、是否有证据证明离职员工带走公司技术资料到了同行企业里?3、是否有证据证明这些资料在同行企业发挥
    2023-03-22
    408人看过
  • 员工在职期间挖客户,是否应当承担责任
    一、员工在职期间挖客户,是否应当承担责任1、要承担责任。员工利用公司提供的工作条件,占用了正常的工作时间,挖公司客户,对公司经营收入造成影响,属于侵害公司利益的侵权行为,对公司造成的损失要给予赔偿。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过错责任原则】二、员工违反保密协议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1、民事责任(1)民事责任又可以分为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2)雇员违反保密协议很可能同时侵犯了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给用人单位造成了实际损失。(3)用人单位可以要求雇员承担违反保密协议约定的违约责任,如果保密协议中约定了违约金,则用人单位可以要求违约的雇员支付违约金。如果违约金畸高或者畸低,双方可以要求适当降低或提高。(4)用人单位也可以选择要求雇员承担赔偿损失的侵权责任。(5)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不能同时适用,用人单位只能从中选择一种。2、行政责任(1)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工商
    2023-06-16
    133人看过
  • 员工提离职10天后直接走公司可以不开具离职证明吗
    不可以。辞职到期了,劳动者可以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依法办理离职手续,劳动者和公司还有劳资纠纷,劳动者可以在离职一年内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维护合法权益。一、员工离职直接走的还有工资吗员工离职直接走的还有工资。劳动者应当在员工办理好离职手续时就结算工资,大多数企业当天走都不会当天给劳动者结算工资的。如果劳动者辞职到期,用人单位是应当支付其工资的,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员工没有提前辞职就走人的,可能需要承担以下的法律后果:1、一般不需要赔偿公司人员流失的损失;2、如果没有交接好工作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那么便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员工没有提前辞就走人需要赔偿损失时,公司可以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直接从员工本人的工资中扣除。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员工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工资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公司要
    2023-02-23
    125人看过
  • 员工离职偷走劳动合同合法吗
    一、拿走入职材料是否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50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其他方面:1、这些资料是否仅属于你所在的公司所独有,其他公司绝无仅有?2、离职员工是否带走公司技术资料到了同行企业里?3、这些资料是否在同行企业发挥了效益?4、带走材料是否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5、是否申请了专利?6、员工离职之前是否签署了竞业限制协议,并按协议支付了竞业限制金额?二、员工入职所需材料1、有效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3份;2、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3、近期一寸红底免冠相片4张;4、职称证或其它相关资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2023-02-22
    271人看过
  • 公司客户资源被带走是否合法?
    员工跳槽后带走原公司客户是违法行为,侵犯了原公司的商业秘密,为新的公司带来了经济利益,是违法行为。如果和员工签的《保密协议》中,已经明确客户名单属于商业秘密,那么这一规定对员工就有约束力。即使不构成商业秘密,作为员工也有义务不予泄漏。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因此商业秘密包括两部分: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如管理方法,产销策略,客户名单、货源情报等经营信息;生产配方、工艺流程、技术诀窍、设计图纸等技术信息。员工盗取公司客户资源犯法吗?违法,离职员工窃取公司客户资料的行为属于侵犯商业秘密,客户资源属于公司的商业秘密。通常情况下,客户信息还包括交易产品、需求数量、价格政策、结算方式等,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客户名单属于公司的保密文件,第三方无法掌握和知悉,企业可以利用这些信息获得经济效益,长期稳定地占据市场。《中华人民共
    2023-07-04
    419人看过
  • 员工辞职后带走自己的客户是否违法
    员工辞职后带走自己的客户是否违法取决于你和公司之间是否有竞业禁止协议。否则,不披露公司商业秘密不违法。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能够给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由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商业信息。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的若干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责令停止侵犯商业秘密的违法行为,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单位非常担心员工辞职,会受到公司的处罚,解决客户带走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在员工开始签订劳动合同时,在劳动合同中写上相关内容。如何解决员工离职后带走自己客户的问题?他们不仅要了解片面的内容,还要向律师网上咨询律师网.
    2023-05-02
    294人看过
  • 公司用降薪来逼员工离职合法吗
    一、公司用降薪来逼员工离职合法吗公司强逼员工减薪变相逼员工离职是不合法的,劳动者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用人单位无故克扣工资为由被迫辞职,这样用人单位就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二、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2023-04-14
    264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员工离职怎么带走客户?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17
      辞职后,职工可带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书和养老保险手册,到参保所在地的社会保险局,办理续保手续(外地职工可以办理转移社保关系)将个人社保关系转移到个人帐户(部)后,有经济条件的可以继续缴纳社保费,没有经济条件的可以暂停缴费(以后可以申请继续缴纳),达到退休年龄后可以领取养老金,但累计缴费年限必须满十五年以上,如果到退休年龄累计年限不足十五年的只能一次性退个人所缴纳的社保费用。缴纳社保费用的多少会
    • 离职后可以带走公司客户吗
      江苏在线咨询 2023-11-12
      离职后是不可以带走公司客户的,员工离职后带走原公司客户是违法行为,侵犯了原公司的商业秘密,如果原公司和员工签的相关协议中,已经明确客户名单属于商业秘密,那么这一规定对员工就有约束力。即使不构成商业秘密,作为员工也有义务不予泄漏。
    • 离职员工挖走客户是侵犯吗离职前未签订过竞业协议,构成犯罪吗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22
      如果公司有商业秘密,有可能涉嫌犯罪。
    • 刚离职员工抢走公司的老客户能起诉员工吗,怎么去证据
      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17
      除非双方签订的竞业限制协议包括类似内容,否则不好起诉的。起诉了也没有什么好的结果。
    • 员工辞职带走客户辞职怎么走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09
      员工辞职如果单位克扣工资,员工可以选择双方自行协商解决,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协商,达成协议。 协商不成或者双方不愿自行协商的,可以进行调解,双方也可请愿申请企业调解委员会调解,对调解达成的协议自觉履行。 调解不成的可以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直接申请仲裁。 另外,劳动者权益受到用人单位或非法职业中介机构等侵害时,还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进行投诉处理。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克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