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运输是指跨国专业运输公司所经营的业务。目前,国际税收协定条款所涉及的三种国际运输业务是海运、空运和汽车运输,而纳入国际税收筹划的也正是这三项运输业务。然而,国际法条款有关交通工具管辖权的归属问题,只涉及到海运和空运两项运输业务,这说明船舶和飞机是国际运输的特殊类型。
国际运输涉及的税收既有直接税,也有间接税。直接税的课税对象是运费收入、客运收入、船舶和飞机所有者的财产所得、陆地业务所得(涉及的税种包括所得税、财产税、资本利得税),以及运输公司员工的工资薪金所得。间接税包括消费税、增值税、关税及其他附加税。间接税的课税对象是公司的运输服务价格(如增值税),以及进口的设备、运输工具、燃油等的关税价格(如增值税、消费税、关税)。有些定额或从价税也可以运输公司的码头和机场服务费为课税对象(如各种码头费、机场服务费、空中通道费等)。
在上述情况下,课税主体通常是以船舶或飞机来从事国际运输的海运公司或航空公司。尽管船舶和飞机悬挂注册地国家的国旗、但按大部分国家的法律,它不构成独立的法律主体以及相应的纳税人地位。
国际运输的税收大部分类似于各种国际商业活动的税收——由船舶或飞机所有者的居住国征税(公司全球利润的公司所得税),也可按地域原则由所得来源国征税。例如,外国(地区)的海运企业和航空企业以船舶或飞机从事国际运输,从中国港口或机场起运旅客和货物到达目的地所取得的运输收入,应按照中国的营业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计算缴纳营业税和所得税。中国对外国海运、航空企业应缴纳的营业税和所得税,采取按应纳税额占运输收入总额的比例为综合税率计算征收,其综合税率为4.65%。具体包括营业税税率3%;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税率为30%,按运输收入总额的5%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应纳企业所得税额占客货运输收入的1.5%;税法规定地方所得税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税率为3%,应纳地方所得税额占运输收入总额的0.15%。以上合计为运输收入额的4.65%,即为综合税率,按每次起运客货的运输收入额计算纳税。对从事国际运输业务的外国企业,仅就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外国运输企业的征税,并不以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为条件。这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运输收入总额以后还要归入企业的全球运输所得中,在海运、航空企业的居住国第二次纳税,这样,就出现了法律性的双重征税。可以通过签订国家间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来解决这个问题,即采用税收抵免和免税机制。凡与中国有税收协定,海运、空运协定以及互免海运、空运企业运输收入税收协定的,都互免对方国家海运、空运企业的所得税。
除了避免所得和财产双重征税的税收协定外,有关国家之间也可签订专门的有关交通运输的税收协定。国际上基本倾向于由管理机构所在地的国家独占国际运输所得的征税权,认为这样做比较适宜。但发展中国家坚持收入来源地有权对国际运输收入征税,因此,不少国家的税收协定规定,国际运输收入的来源国可行使部分的地域管辖权征税。
运输公司在低税管辖区或在对离岸运输公司规定有专门税收优惠的国家登记注册,可以降低公司的有效税率,减轻全球税收负担。那些允许离岸海运公司登记注册的避税地,除了低所得税外,财产税也很低,且船舶登记手续十分简便。由于现代船舶非常昂贵,所以上述状况可能有较大意义。
按海洋法领域的国际协定,在避税港注册的船舶,在世界各主要海港可享受优惠的法律制度(国民待遇或更为优惠的待遇),这将大大减少服务费用(其中包括停泊费、灯塔费、领航费等),并将促使船主为自己的船寻找更为方便的国籍旗,同时将增加海船注册国的财政收入。例如,世界上影响最大的轻型船(主要是游艇)注册国凯曼群岛,1993年的财政收入中,28%来自船主的税收。
就航空运输而言,航空公司通常不会在国外注册和从事离岸业务,因为航空公司要把安全问题和企业的声誉放在首要地位。英国航空公司(BritishAirways)是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不享受任何税收优惠。此外,有些国家的航空公司如法国航空公司(AirFrance)和德国汉莎航空公司(Lfthansa),都有国家参与的股份。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外国航空公司要比本国航空公司能得到更多的优惠待遇。
至于飞机的地面技术服务,如果能在提供税收优惠待遇的管辖区内进行,自然也是十分有利的。例如,有些航空公司把外国的服务基地(提供维修和机身的油漆)设置在属于低税区的爱尔兰香浓机场。
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反对把运输公司设立在避税地、反对将运输公司的资金转移到无税管辖区居民公司的帐上。例如。美国法律规定,如果在美国的码头和机场起运或停降,该运输公司所得的50%应向美国缴纳所得税,而不考虑公司的居住国地位。运输公司员工的所得由其居住国征收个人所得税。如果一个员工按合同在注册于无税管辖区的外国运输公司工作,且一个年度内持续时间超过了183天,那么在避税地方便旗下的工作能大大减轻他的所得税负担。在国外工作的海运公司和航空公司员工所得的税收问题,可按有关国家间双边税收协定的条款来解决。
国际税收协定对外国运输公司所得征税的规定也并不一致。例如,中国对外税收协定大体有五种处理办法:
(1)我国同美国和法国已有互免空运和海运企业税收的协定或换文,所以在一般税收协定中不再重列;
(2)由设有实际管理机构的所在国拥有征税权,如中英、中丹麦等税收协定;
(3)由作为居民企业的所在国拥有征税权,如中日、中加等税收协定;
(4)由设有总机构的所在国拥有征税权,如中比、中挪税收协定等;
(5)由设有总机构或实际管理机构的所在国拥有征税权,如中芬税收协定等。
-
关于对外经济活动的税收筹划
264人看过
-
对运输业务进行税收筹划
246人看过
-
对外经济活动的税收筹划——电子商务和因特网免税区
474人看过
-
国际税收筹划——国际税收筹划的范围
479人看过
-
关于运输方式的税收筹划
166人看过
-
对外经济活动税收负担最小化的主要途径——国际税收筹划是经济主体税收负担最小化的合法方法
380人看过
税收筹划是指在税法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筹划企业生产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尽可能地节约税款,以获得最大的税收利益。 税收筹划基础是企业的管理决策层和相关人员对税收筹划的认识程度,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企业涉税诚信等方面的基础条件。... 更多>
-
国际班轮运输经营者和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应当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13国际班轮运输经营者和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应当将其在中国境内的船舶代理人、签发提单代理人在交通运输部指定的媒体上公布。公布事项包括代理人名称、注册地、住所、联系方式。代理人发生变动的,应当于有关代理协议生效前7日内公布上述事项。国际班轮运输经营者、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应当及时将公布代理事项的媒体名称向交通运输部备案。
-
海运条例和本实施细则中关于海运运输及国际船舶运输的规定是怎样的福建在线咨询 2022-01-20《海运条例》和本实施细则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是:(一)国际船舶运输业务,是指国际船舶运输经营者使用自有或者经营的船舶、舱位,提供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和旅客运输服务以及为完成这些服务而围绕其船舶、所载旅客或者货物开展的相关活动,包括签订有关协议、接受定舱、商定和收取运费、签发提单及其他相关运输单证、安排货物装卸、安排保管、进行货物交接、安排中转运输和船舶进出港等活动。(二)国际船舶运输经营者,包括中国国际船
-
国际船舶运输许可申请条件宁夏在线咨询 2022-01-30在中国境内设立企业经营国际船舶运输业务,或者中国企业法人申请经营国际船舶运输业务,应当符合《海运条例》第五条规定的条件,考虑交通运输部公布的国际海运市场竞争状况和国家关于国际海上运输业发展的政策。交通运输部应当在其政府网站和其他适当媒体上及时公布国际海运市场竞争状况和国家关于国际海上运输业发展的政策。上述状况和政策未经公布,不得作为拒绝申请的理由。
-
公共经济学中所税收结构和实际运行中的差异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021.权利本位与权力本位的差异像美国等西方宪政制度国家主纳税人自己的财产权利,从而要求限制国的征税权力。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权利本位的税收文化。儒家主君主有自身的权力来控制自己的臣民,“普天之下,莫非土,率土之兵莫非臣”的思想体现了一种权力本位的思想使得税收成为人民的义务。2.法治思想与人治思想的差异在治税思想上,西方国家确立以税法定义主义为普遍原则。税收的征收和缴纳必须基于法律的规定进行。而中国儒家讲
-
国际合同和国际运输合同的区别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11只讲不同。签订:国际合同涉不同的税务、法务实体,需明确双方的税法责任。国际运输中的风险和所有权转移一般参照最新的INCOTERMS规范。注意规避PE(PermanentEstablishment)风险。注意外汇风险(换汇、汇率、管制)履行:国际合同须遵守进出口税法规定;涉服务的部分须遵守当地签证、涉劳务税法规定。注意国际禁运条款。注意当地文化和禁忌(特别是穆斯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