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关系是怎样的啊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4-04-27 19:09:38 383 人看过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关系:

行政诉讼法是规范行政诉讼行为,调整行政诉讼关系的程序法,它规定法院、诉讼当事及其他参与人在诉讼活动中的程序性权利和义务,因此,是有关程序规范的总和。

而行政实体法是规定行政机关及相对一方实体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

所以,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内容及范围是不同的。

但是,行政诉讼法与行政实体法也有一定的联系。

行政诉讼法是保证实体法得到正确实施的重要手段。

《行政诉讼法》第一条

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02日 10:1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行政法的定义及行政法律关系
    一、行政法的定义对于什么是行政法,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给出一种描述,所以,行政法教科书中对行政法的定义是各种各样的。不过,给行政法下定义,与其说是为了达成表述上的完全统一,倒不如说是为了大致勾勒行政法的调整范围,大致表明行政法是调整此范围的各种规范的汇总。所以,表述的不统一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如何使表述的内容尽可能覆盖行政法。在我国法学界,一般习惯于从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角度着眼,来界定某个部门法的基本涵义。循此惯例,我们在这里将行政法界定为: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体系。二、行政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行政关系,是公共行政组织在行使行政管理职能过程中与行政相对人、其他行政组织或者与行政组织所属公职人员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国家行政机关及其他行政组织,在进行公共行政管理时,总是会存在上述三个层面上的关系。其中,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是
    2023-06-06
    195人看过
  • 行政诉讼怎么审查行政机关的司法行为
    行政诉讼审查行政机关的方式是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国务院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对行政行为提起诉讼时,可以一并请求对该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行政诉讼中的行政机关怎么举证?行政机关属于被告,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第四十三条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对未采纳的证据
    2023-07-26
    59人看过
  • 行政诉讼法与税收征管法效力关系是什么
    一、行政诉讼法与税收征管法效力关系是什么行政诉讼法与税收征管法效力关系是:1、按照这三条公认的原则,《行政诉讼法》与《税收征管法》均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法律位阶相同;2、《税收征管法》相对于《行政诉讼法》是特别法与一般法的关系,如果按照“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原则,在两法规定不一致时,税务机关在实施税收行政强制时,应适用《税收征管法》。3、但是《行政诉讼法》与《税收征管法》又是新法与旧法的关系,如果按照“新法优于旧法”原则,则应优先适用《行政强制法》。简单根据这两个原则判断会产生矛盾。从逻辑上讲所谓“新法优先于旧法”,只适用于新的一般规定和旧的一般规定之间,或者新的特别规定和旧的特别规定之间;而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之间,或者新的特别规定与旧的一般规定之间,根本不存在“新法优先”规则的适用问题。4、因此,当《行政诉讼法》针对同一具体问题做出《税收征管法》中未设计的制度安排时,就要
    2023-04-13
    161人看过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比较研究
    该段内容讲述了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适用主体、适用的阶段以及适用的程序。行政法属于实体法,适用于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包括事前、事中、事后救济程序;而行政诉讼法主要是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程序依据,适用于事后救济程序。因此,两者适用的主体、适用的阶段以及适用的程序存在差异。1.行政法属于一种实体法,而行政诉讼法则属于一种程序法。2、适用的主体不同行政诉讼法主要是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程序依据;而行政法主要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实施公务行为的实体依据。3、适用的阶段不同行政诉讼法是审理行政案件时适用的程序法,因而是事后救济程序;而行政法是关于行政行为作出的依据;它于行政行为的全过程,不仅包括事后救济程序,也包括事前、事中程序。 行 政 法 与 行 政 诉 讼 法 的 区 别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法律适用的主体不同:行政法适用于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而行政诉讼法
    2023-09-01
    460人看过
  • 税收行政复议与税收行政诉讼的关系有哪些?
    根据《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和《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税务行政诉讼起诉与税务行政复议的关系有以下几种情况:(1)必经复议,即未经复议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因征税问题发生争议,行政相对人必须先申请税务行政复议,否则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2)选择复议,即税务行政相对人既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非因征税问题发生的税务争议均适用选择诉讼。(3)复议机关终局裁决,即行政相对人在税务行政复议机关作出复议决定后,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税务行政复议机关一般无权作出终局裁决,只有一种情况例外: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对国家税务总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行政相对人只能向国家税务总局申请复议。对国家税务总局作出的复议决定不服的,申请人可以向法院起诉,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但国务院的裁决是终局裁决。为防止行政机关办事拖拉、不讲效率,同时也为了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2023-06-20
    74人看过
  • 行政机关提起行政合同诉讼法律规定是怎么样的?
    行政机关为实现公共利益或者行政管理目标,在法定职责范围内,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协商订立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义务内容的协议,属于行政协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下列行政协议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一)政府特许经营协议;(二)土地、房屋等征收征用补偿协议;(三)其他行政协议。一、其他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行政协议提起诉讼的,参照民事法律规范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对行政机关单方变更、解除协议等行为提起诉讼的,适用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关于起诉期限的规定。对行政协议提起诉讼的案件,适用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确定管辖法院。对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协议提起诉讼的,诉讼费用准用民事案件交纳标准;对行政机关单方变更、解除协议等行为提起诉讼的,诉讼费用适用行政案件交纳标准。1、行政相对人提起行政诉讼对行政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纠纷提起
    2023-03-22
    195人看过
  • 行政诉讼法与相关法律知识
    1、行政实体法。2、行政程序法。3、行政诉讼法相关法律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有关内容的规定第四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第四十四条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一)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二)原告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裁定停止执行的;(三)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第四十五条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四十六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
    2023-02-14
    423人看过
  • 行政诉讼期限与强拆决定的关系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2、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3、非法强拆的一般维权方式如下:(1)在面临非法侵害威胁时,正式书面向当地公安机关提出保护请求,并保留送达回执。(2)在遭受侵害时立即报警求助。(3)在被侵害之后要求立案侦查,追究侵权人的刑事责任。(4)在适当时机向法院提出行政不作为的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强拆私宅行政诉讼期限几年对强制拆迁住宅行为不服的,可以在强拆决定作出6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如果对强拆行为申请了复议的,可以收到复议书15天内提起行政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
    2023-07-02
    275人看过
  • 拆迁纠纷与行政诉讼的关系如何?
    拆迁纠纷是属于行政诉讼的收案范围的,因此也属于行政诉讼。如果被拆迁人对房屋拆迁补偿产生纠纷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这是在双方产生纠纷之后经沟通无效所采取的化解纠纷的有效途径,也是一种维权的方式。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者是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之间不能达成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的,通过当事人申请,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进行裁决。拆迁行政诉讼的特征1、拆迁行政诉讼的性质具有特殊性。拆迁行政诉讼具有司法最终解决的性质,这一特征使之与同为解决拆迁行政纠纷的行政复议相区别。第一,拆迁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属于行政机关系统内部所设置的对拆迁管理相对人实施救济和对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职权进行监督的制度;拆迁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对拆迁行政案件受理、审理、裁判的司法行为,属于行政机关外部所设置的对拆迁管理相对人实施救济的制度,是对拆迁管理机关的具体拆迁管理行为的外部监督和制约。第二,拆迁行政复议适用行政程序,依据
    2023-07-01
    202人看过
  • 行政合理性原则与行政合法性的关系是什么
    关于行政合理性原则与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关系,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在行政法的原则中,行政合理性原则是行政合法性原则的补充,违反行政合理性原则只是构成行政不当,并不构成行政违法。也有人提出从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角度把握行政合理性原则,违反行政合理性原则,不见得都违反行政合法性原则。通常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行政合理性原则必须符合行政合法性原则,即行政合理性原则以行政合法性原则为前提和基础,行政合理性原则不能超越行政合法性原则。但行政合理性原则有其独特的价值,更能有助于实现个案的公平和正义,更有助于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防止权力滥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行政合理性原则应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不合理包含一般的不合理和实质不合理,狭义的不合理即行政违法。违反行政合理性原则可能构成行政不当,也可能构成行政违法。行政违法与行政不当的界限如何划分,或者如何确定某一行政行为构成一般不合理还是构成实质不合理呢?
    2023-08-15
    163人看过
  • 申请复议与提起行政诉讼的关系
    一是自由选择制度,即行政管理相对人可以选择解决行政争议的方式,可以申请复议,也可以申请诉讼。如:矿山安全法的第四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书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在这种情况下,行政管理相对人可以选择行政复议,也可以选择行政诉讼。但如果选择了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已经依法受理的,在法定行政复议期限内不得申请行政诉讼。二是复议前置制度,即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行政管理相对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必须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复议,不允许未经过行政复议程序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只有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才能到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第八十八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时
    2023-06-13
    198人看过
  • 行政监督与行政执法的关系:分析其在行政立法行为中的重要性。
    广义的行政监督是指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社会团体、新闻舆论等多种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对政府及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行政机关内部对自己的机构及其公务员的不良行政行为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行政检查和行政监督一样吗一样的。行政监督也是行政检查。指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对相对方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执行检查、行政命令、决定的情况进行检查、了解、监督的行政行为。其特征为:1、行政监督检查的主体是享有某项行政监督检察权的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2、行政监督检查的对象是作为行政相对方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3、行政监督检查的内容是相对方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执行行政机关的决定、命令的情况。4、行政监督检查的性质是一种依职权的单方面具体行政行为,是一种独立的法律行为。5、行政监督检查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和纠正相对方的违法行为,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执行和行政
    2023-07-13
    356人看过
  • 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处分具有怎样的法律地位?
    行政处分的行政法律关系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行政隶属关系给予有违法失职行为的国家机关公务人员的一种惩罚措施,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行政制裁的一种形式。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依照有关法律和有关规章,给所工作中违法失职的公务员实行的惩处和制裁,是对国家公务员的过错行为的一种否定和惩戒,使之受到抑制和消除,对未受到惩戒的国家公务员,也有着规范和警戒作用。同时又是被处分人的行政责任的体现形式之一。行政处分属于内部行政行为,由行政主体基于行政隶属关系依法作出。它具有强烈的约束力,管理相对人不服,行政主体可以强制执行。行政处分类型有几种根据《公务员法》规定:(1)警告。对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主体提出告诫,使之认识应负的行政责任,以便加以警惕,使其注意并改正错误,不再犯此类错误。这种处分适用于违反行政纪律行为轻微的人员。(2)记过。记载或者登记过错,以示惩处之意。这种处分,适用于违反行政纪
    2023-07-11
    197人看过
  • 行政诉讼法有关环境公益诉讼的规定是怎样的
    1、《行政诉讼法》有关环境公益诉讼的规定具体如下:《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第四款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职责的,人民检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提出需要有公告的诉前程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拟提起公益诉讼的,应当依法公告,公告期间为三十日。公告期满,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英雄烈士等的近亲属不提起诉讼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
    2023-02-20
    345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什么是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关系与区别主要是什么?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03
      我国并无普通诉讼的法律概念。我国的诉讼类型分为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行政诉讼是诉讼的一种有效方法。行政诉讼法是规范行政诉讼活动和诉讼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规定人民法院、诉讼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活动,及其在诉讼活动中形成的诉讼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行政诉讼是一种诉
    • 行政法是法律体系里的什么关系, 行政法与法治法律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04
      行政法是法律体系里的专门法律,是具体的东西,法治是依法治理国家,是抽象的概念。行政法与法治的关系: 1、是数字与运算方法的关系。行政法好比数学里的具体数字。法治就像抽象的运算方法。具体的数字运用一定的运算方法,得出正确的答案。 2、是建材与建筑的关系。行政法好比建材,法治好比建筑,建材只有通过建筑才能成为房子。 3、是食材与烹饪的关系。行政法好比食材,法治好比烹饪,食材通过烹饪才能成为美食。 4、
    • 行政诉讼中,如何处理行政机关参与与人民法院之间的行政行为的关系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3-08
      在行政诉讼中,由于被告是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其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是法律赋予的权力,是代表国家行使职权。因此,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行政,没有随意处分的权力。同时,作为司法机关的人民法院,在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就应当判决维持,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就应当判决撤销或依法予以变更。也就是说,针对具体的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
    •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两个法律关系是怎样的,如何正确处理行政复议?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1-25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两个法律制度相衔接,是由以下两项法律原则所决定,一是司法最终解决原则,即行政复议并非终局裁决,行政相对人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仍然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最终对所争议的行政行为究竟如何裁决,由司法机关决定。二是行政复议并非必经阶段原则,即行政复议的存在更多考虑的是行政效率,而行政诉讼解决行政争议,是其更具有公正性。对大多数行政争议,行政相对人可以选择,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
    • 行政诉讼的非法迁户关系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5-24
      非法迁户进行行政诉讼的方式是: 1、当事人要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2、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被告在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相关材料; 3、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人数应该是三人以上的单数; 4、人民法院通过审理作出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