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工资按同一岗位标准发放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7 10:45:12 224 人看过

案例介绍

高中毕业后,蒋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非常焦虑。我参加过无数的招聘会,由于我的教育背景低,总是被雇主拒绝。因此,江决定努力学习,准备高考。出乎意料的是,当江连续两次高考不及格时,他真的很沮丧。一天,江在街上走着,遇到一个专门做伪证的人。蒋有了一个主意,拿出500元让他伪造一个著名大学的硕士学位证书。第二天,蒋被一家电脑公司雇用,并持有伪造的硕士证书。电脑公司答应他月薪8000元,并与他签订了三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没有试用期。开始工作后,蒋立即发现自己由于水平低,无法胜任公司安排的工作。因此,他要求公司为自己安排一份非常简单的工作,理由是他刚进入公司,需要一个熟悉的流程。但一个月后,公司发现蒋连最简单的工作都做不好,因此开始怀疑他的教育程度。经与学校核实,公司知道蒋的硕士学位证书是伪造的。因此,公司决定终止与蒋的劳动合同,并拒绝支付蒋一个月的工资。蒋不同意公司的决定,与公司进行了协商:“公司没有法律依据终止我的劳动合同。我想提出抗议。我已经在公司工作了一个月。为什么我得不到工资?我要求公司立即按照合同约定支付我8000元。”“因为你用伪造的学位证书欺骗了公司,公司可以终止你的劳动合同。”公司经理说:“同时,因为你有这种故意的恶意欺诈行为,公司不能支付你这个月的工资,更不用说8000元了,连一分钱都不会给你”

对不起,姜的劳动合同该怎么处理?我应该在工作一个月后拿到8000元的工资吗

案例分析

(1)这个案例是关于无效劳动合同的处理。蒋的劳动合同应视为无效合同,且蒋不得获得8000元工资。然而,计算机公司不适宜通过终止劳动合同来解决纠纷。公司应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确认劳动合同无效。蒋在公司里付了工资。虽然他不应该得到8000元的工资,但他也应该得到合理的报酬

在这种情况下,蒋为了受雇于公司,用伪造的硕士学位证书欺骗计算机公司,使其认为他符合公司的雇用条件,并与他建立了劳动关系,签订了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第18条,“以欺诈或威胁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为无效劳动合同”。可以认定蒋某持虚假学历证书签订的劳动合同为无效劳动合同。《劳动法》第18条规定:“无效的劳动合同自订立之日起没有法律约束力。”“劳动合同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蒋与计算机签订的劳动合同自成立之日起对双方均无法律效力。因此,该无效劳动合同与是否终止无关。换句话说,电脑公司关于终止蒋的无效劳动合同的声明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劳动仲裁委员会确认劳动合同无效后,计算机公司要求劳动争议仲裁确认与蒋的劳动合同无效,然后,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发审[2001]14号)第十四条:劳动合同确认无效后,用人单位一般可以参照用人单位同期、同工种、同岗位的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用人单位支付的劳动报酬公司应在一个月内按照从事简单工作的同一岗位员工的工资标准支付蒋的劳动报酬。换句话说,蒋的工作一分钱也拿不到,8000元的工资也拿不到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6日 11:5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工资相关文章
  • 无效劳动合同争议――采用威胁手段订立劳动合同
    案由申诉人:范某,男,46岁,某市建筑总公司高级建筑师。被诉人:某市建筑总公司。法定代表人:刘某,某市建筑总公司总经理。1995年2月21日,范某与被诉人原订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提出调到深圳工作,被诉人提出必须夫妻“同进同出”;2月28日双方再续订合同,期限14年。后因工作安排闹矛盾,范某申诉要求终止续订的劳动合同,并提出被诉人不得报复在同厂工作的妻子,不能因此提前解除与她的劳动合同。调查过程经查明,1995年2月21日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后,范某不愿再续签合同,于是请调外地工作。但是单位总经理刘某拿出一份“夫妻同进同出”文件指出:范某请调不续订合同,则提前终止其妻子的劳动合同,要走一起走,要留一起留。而且如不调走范某还必须续签合同14年,否则,按文件执行停止工作,退出住房,一切后果自负。分析意见仲裁庭认为,根据我国《劳动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订立。劳动合同应
    2023-04-22
    232人看过
  • 员工通过欺诈行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
    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要平等自愿,达成合意。也就是说,劳动合同应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达,任何一方不能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否则合同就是无效的。对于无效合同,企业可以解除。现实当中,很多人为了进入一个好的企业,谋得一份薪水较高的工作,当自身条件达不到企业的录用条件时,就可能会采用伪造学历证书、虚列工作经验等方式使自己符合企业要求。员工入职后,企业可能会通过各种渠道得知员工提供的某些信息是虚假的,此时就可以以员工存在作假和欺诈行为为由,提请仲裁庭或法院确认双方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这种主张通常都会得到仲裁庭或法院的支持。一、员工提供虚假信息的情况并非都属于欺诈行为有些企业在处理员工提供虚假信息的情况时,认为员工的任何欺骗行为都属于欺诈,这是错误的。比如,有些企业为防止员工作假,会让员工在求职登记表或入职登记表的最下方写
    2023-02-20
    341人看过
  •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单位暂缓发放工资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就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就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 人 单 位 未 与 劳 动 者 订 立 无 固 定 期 限 劳 动 合 同 , 需 支 付 两 倍 工 资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然而,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后一个月内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则需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作为补偿
    2023-09-10
    243人看过
  • 如何认定一方以欺诈手段签订合同
    一、如何认定一方以欺诈手段签订合同认定欺诈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如果是当事人由于他人的故意的错误陈述,发生认识上的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即构成因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欺诈是指以使人发生错误认识为目的的故意行为。当事人由于他人的故意的错误陈述,发生认识上的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即构成因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为了保护受欺诈的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使其不受因欺诈而为的意思表示的约束,根据《民法典》法律允许受欺诈的一方当事人撤销该项民事行为,而在中欺诈也是致使民事行为无效的行为。二、欺诈订立合同有法律效力吗欺诈订立的合同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属于可撤销合同,撤销权利人有权撤销。行使撤销权力后,合同即无效。但需要注意的是,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期限只为一年,其时效自有权行使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宜之日起计算。在此期间不行使撤销权的,则过期作废。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三、民法典以欺骗签的合同
    2023-05-06
    157人看过
  • 未按劳动合同约定发放工资按什么标准赔偿
    一、未按劳动合同约定发放工资按什么标准赔偿若未能遵守劳动合同的约定或国家相关法规,如未能按照标准及时且全额地支付劳动者之劳动薪酬,则应向这类实施者提供相应的补偿款。在补偿金的给付方面,将根据劳动者在贵司的实际工作年限(以一年为周期进行衡量),以及每个月份的基本工资来进行计算。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劳动者在第六个月结束后仍未达到法定的一年期限,那么此时依然会按照一年的周期来执行计算。但如果劳动者实际的工作时间还不足六个月这个起点,那么将会给予其半个月的基本工资作为象征式的补偿。另外,如果劳动者的每月基本工资相比贵司所在地直辖市、设有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的上年度职工月均工资高出三倍,那么将按该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以最高十二年的期限为上限,向他们支付相关的补偿金。请务必注意,这里所提到的“月工资”是指的是劳动者在签订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前的最后十二个月内的平均工资水平。《劳动合同法》第
    2024-07-08
    143人看过
  • 什么是欺诈手段订合同
    一、什么是欺诈手段订合同所谓欺诈是指行为人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在这种情况下签订的合同。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二、可撤销合同的情形有哪些根据法律规定,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所谓重大误解是指当事人在意思表示时,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所谓合同显失公平是指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3、因欺诈而订立的。所谓欺诈是指行为人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
    2023-05-06
    500人看过
  • 以欺诈手段实施的引导消费行为会否有效,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承担什么后果
    以欺诈手段实施的引导消费行为是无效的,会导致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承担的后果有侵权民事责任、违法行政责任、犯罪刑事责任。一、以欺诈手段实施的引导消费行为是否有效以欺诈手段实施的引导消费行为是无效的。1.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采用的手段夸大或隐瞒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质量、性能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信息误导消费者;以其他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方式误导消费者。2.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应以一般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识别能力为准。3.经营者是否具有实施欺诈行为的主观方面虽然法律、法规并未明确规定构成欺诈行为必须具有主观故意。二、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承担什么后果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承担的后果有:1.侵权民事责任侵权行为,一般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和人身,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合同欺诈行为具备侵权民事责任的主客观要件。2.违
    2022-06-05
    345人看过
  • 单位订立劳动合同时欺诈劳动者可否解除
    高某应聘到某公司工作,公司对高某称公司的条件非常好,高某遂与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如果合同期满前离开公司,则要付10000元违约金。高某工作后发现,公司根本不具备在订立合同时所说的那些条件,于是要求解除合同。公司不同意,提出如果高某要走,必须支付违约金。高某该怎么办?高某与公司之间的劳动合同系因欺诈而得以订立,高某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确认他与公司之间的劳动合同无效。根据劳动法,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平等协商,自愿公平,意思表示真实(即必须出于双方当事人真实的意愿),不得采用欺诈或强迫的手段。在订立劳动合同时,若一方当事人故意捏造事实或制造假象,或者故意掩盖真实情况,使对方陷于错误的认识,自愿地签署劳动合同,则该当事人的行为即构成欺诈。采取欺诈行为签订的劳动合同,是无效合同。欺诈行为具备如下要件:一方当事人主观上有欺诈的故意;欺诈方在客观上有欺
    2023-04-29
    57人看过
  • 签订劳动合同需按当地最低工资发放吗
    一、签订劳动合同需按当地最低工资发放吗签订劳动合同不一定需按当地最低工资发放吗。劳动合同列明的工资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而且实际发放的工资也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存在违反最低标准规定,劳动者可以反馈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申请劳动仲裁,维护合法权益。二、劳动合同的期限分类1.有固定期限,即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效力期间,期限可长可短,长到几年、十几年,短到一年或者几个月。2.无固定期限,即劳动合同中只约定了起始日期,没有约定具体终止日期。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以依法约定终止劳动合同条件,在履行中只要不出现约定的终止条件或法律规定的解除条件,一般不能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可以一直存续到劳动者退休为止。3.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即以完成某项工作或者某项工程为有效期限,该项工作或者工程一经完成,劳动合同即终止。签订劳动合同可以不约定试用期,也可以约定试用期,但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
    2022-08-09
    251人看过
  • 处理未按劳动合同准时发放工资的方法
    工资一般是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单位拖欠工资的,劳动者个人可以到劳动部门的保障监察大队投诉,也可直接申请劳动仲裁。不按时发工资是否违法不按时发工资违法。用人单位未按时支付劳动者工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每月发放工资的日期按月支付,工资的最长支付周期为一个月,也就是至少每月支付一次,超过当月规定的日期发放工资是违法的。如果公司不发工资的话,这更加是一种违法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
    2023-07-02
    96人看过
  • 劳动合同期满,工资是否能按合同发放?
    劳动合同到期后继续工作但没有签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从第二月起支付每月二倍工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视作签订无固定期劳动合同。有关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劳动仲裁程序多久可以拿到工资仲裁期限为立案之日起45日内结束,具体什么时候拿到工资需要根据单位履行的情况确定,如果单位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1]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否则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
    2023-07-11
    441人看过
  • 劳动合同岗位工资标准低于实际工资合法吗
    1.劳动合同岗位工资标准低于实际公司是合法的,因为劳动合同法规定,只要不低于合同中约定的工资,且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就不违法。公司这么做是为了在发生劳动争议的时候少支付加班工资或者补偿金等。劳动者的实际工资比劳动合同的工资高,劳动者务必要保存实际工资水平的证据,尤其是现金支付工资,务必保存好工资单。2.如果有劳动争议,公司往往会按劳动合同主张工资标准。如果劳动者不能证明实际工资水平的,仲裁委会按劳动合同确定工资标准,这样加班工资,补偿金等都会变少。3.公司应当按照实际工资缴纳社保,如果按劳动合同上的工资缴纳社保,就少缴了,可以去社保局投诉,社保局可以责令公司补缴社保。公司少缴社保,劳动者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六条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
    2023-02-26
    91人看过
  • 按照劳动合同,签订不足一个月是否可合法发放工资?
    拖欠工资,不发工资、克扣工资劳动者可以打电话投诉,该电话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电话。也可以到劳动局监察大队投诉。由于公司未能按时发放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和劳动关系,并要求经济补偿。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行政部门进行举报,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劳动监察大队协调不成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对劳动仲裁结论拒不执行的,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产假期间不发工资合法吗产假期间不发工资不合法。在职工休产假的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侵害女职工合法权益的,女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支付工资。协商不成的,可以依法向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申请调解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
    2023-07-05
    234人看过
  • 劳动合同无效时的救济手段
    1、撤销无效的劳动合同。撤销合同的处理方式,适用于被确认全部无效的劳动合同。2、修改合同。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3、赔偿损失。无效劳动合同所引起的赔偿责任主体是用人单位,不是劳动者。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1.合同主体不合法,即劳动者不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或者用人单位不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2.合同内容不合法,即合同缺少法定必要条款,或者合同条款违法,通常表现为违反强制性法律规范或低于法定最低劳动标准。3.合同形式不合法,即要式合同未采用法定的书面形式或标准形式。4.订立程序不完备,即订立合同未履行法定必备程序。5.意思表示不真实,即订立合同过程中,由于欺诈、威胁、乘人之危、重大误解等而导致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不真实。(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2)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2023-07-04
    80人看过
换一批
#员工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工资
    词条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工资
    相关咨询
    • 劳动者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该如何处理?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6-13
      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着明显的供需失衡,劳动者存在欺诈的可能性比用人单位大。我国法律对就业歧视情形下,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承担民事责任缺乏具体规定。 与应聘工作岗位、职责存在直接、实质的关联性时,求职者应主动告知,不得隐瞒,否则影响劳动合同效力。求职者为避免遭受歧视而进行的“欺诈”陈述不影响所签订的劳动合同效力。劳动者采用欺诈的手段恶意订立的劳动合同,如隐瞒或编造了没有取得特种行业从业资格证书的事实而与用人
    • 2022年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是否属于无效合同
      新疆在线咨询 2022-11-30
      1、以欺诈胁迫手段的订立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 2、以胁迫手段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订立的合同,在履行合同时双方可以协商解除,协商不成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依法撤销。 3、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单位以欺骗手段与职工签订合同无效吗?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11
      用人单位以欺诈的手段让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属于无效的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认定劳动合同无效。劳动争议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管辖。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或营业执照复印件。《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
    • 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是无效合同吗,怎么规定
      安徽在线咨询 2023-12-14
      受欺诈而订立的合同需要看具体情况。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属于无效合同,无效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 合同欺诈行为有哪几种,以欺诈手段订立合同是否有效?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26
      一、合同欺诈行为有哪几种合同欺诈就是指订立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利用对方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故意采用欺骗的方法,如故意陈述虚假事实、隐瞒真实情况等,使对方当事人陷于认识上的错误,从而违背自己的真实意识而作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从而达到获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合同欺诈行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积极的合同欺诈行为,即故意陈述虚假事实的行为,比如对自己的产品作不切实际的宣传,夸大自己产品的功效等。另一种是消极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