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权与制衡是公司法人治理的精髓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2-20 13:40:25 406 人看过

公司法以及公司特别是股份公司的出现至少产生了5种法律关系:

(1)股东与股东的关系(其中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关系、不同权利的股东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2)股东与公司法人的关系(怎样保护股东投资利益和法人团体利益显得尤为突出);

(3)公司股东会、董事会及监事会之间的关系(这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问题);

(4)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与公司的关系(如何保证这些自然人为具有拟制法律人格的公司尽职尽则地工作以保证公司法人利益和股东利益的实现一直是公司法人治理极力寻求答案的问题);

(5)公司与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关系(涉及公司如何给第三人以信用,公司债权人利益将如何得到保障等问题)。

可以这么说,凡是以公司为一方的市场交易,实际上涉及了三个主体:公司、股东和利害关系人。其中,股东的目的是在保证投资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公司的活动以最快的速度获取并收回投资报酬;公司的目的是通过与第三人的交往盈利,满足自身存在和发展的要求,进而满足股东分取红利的要求;而利害关系人则希望降低风险并最大限度地盈利。利益的存在及其各自不同的目的给公司法人治理提出了一个复杂的问题,如何平衡上述关系主体的利益关系成了公司法人治理的基础性问题。

公司法人治理的基础,自然就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方面股东权与公司法人权利的相互独立与制衡;公司法人治理自然地体现为公司权力机关、执行机关、监督机关之间的分权与制衡。所谓分权,是指以出资人所有权在公司中转换为股权和公司法人权利为基础,将古典企业内集中于出资人的权利划分为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由相应的权力机关、执行机关和监督机关行使。所谓制衡,一是指三机关的设置规定存在着相互制约,二是指法律对三机关职权的具体规定存在制约。如果三机关及其相关经理人员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活动,就能够在相互间形成制约和监督,最终在三机关之间形成一种权力的平衡。

一、公司权利结构是公司法人治理的理论前提

对于股东而言,要在获得投资收益的同时,谋求投资的安全,避免公司法人的团体责任对个人财产的威胁,就必然要与公司在财产上分离,在人格上分立,使得公司成为独立的法人,并依自己责任原则,对公司法人团体债务独立承担责任。同时,股东对有相对独立人格公司法人的控制权也就必须削弱,彻底放弃公司财产所有者的法律身份。

于是,股权与法人财产权便构成了公司权利结构的实质内容,股权是公司统一行使公司法人财产权的内部基础。首先,股权与法人财产权基于股东的出资行为相伴而生、同时消灭;其次,两者既彼此独立又相互制衡,公司法人为适应市场供求自主经营,也可依法人财产权而拒绝股东的直接干涉和不当要求;再者,公司财产权的统一对外行使由其内部机关依各自分工而分别行使来组成,其意思机关股东会的权力行使基于股权,而其他机关的权力行使则是基于股东会的授权(包括以章程形式和决议形式)。

公司权利结构作为私法上的法律产物,它与民主政治国家的权力结构有着相同的趣旨。依国家契约学说,国家权力源于公民权利,以保护公民权利为其终极关怀,公民以社会契约让渡部分私权而获得治理国家的政治权利。公司财产权源于股东财产权,以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其目的,公司股东则在出资后取得公司股权,可如在国家生活中行使民主权利一样地在公司中行使股权。如国家权力结构与国家组织形式之联系,公司权利结构与公司治理之联系至此业已彰显无遗。尽管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公司形式有所改变,但在公司权利结构基础上形成的公司内部基本格局是不会改变的。

二、代理成本理论(兼说内部人控制)

代理问题是解释公司法人治理相关问题时必不可少的,因为公司的关键特征在于它经常是通过等级的形式所建立的一种法律授权或权力关系。所谓公司代理问题,主要是指公司股东作为出资人将自己的出资基于法律规定转换为公司股权委托公司董事会和高层管理人员经营管理,公司董事会或高层管理人员出于“经济人”本能,依仗其所拥有的公司实际控制权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忽视甚至损害股东的利益的情况。

代理问题描述的是公司股东与董事,董事与高层经营管理人员之间的失衡关系,代理问题不仅仅表现为代理人的偷懒,还表现为委托人的滥用(即委托人不当地利用其地位及授权来损害代理人的利益)。公司代理成本的含义是:公司董事或高层管理人员(代理人)为自己的利益而非为公司股东(委托人)的利益行事的不可避免的风险。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4日 20:3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人相关文章
  • 公司治理结构与法人治理结构
    公司作为法人,也就是作为由法律赋予了人格的团体人、实体人,需要有相适应的组织体制和管理机构,使之具有决策能力、管理能力,行使权利,承担责任。这种体制和机构被称之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也可以称之为公司内部管理体制。这种结构使公司法人能有效地活动起来,因而很重要,是公司制度的核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按照公司法的规定由四个部分组成:1.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由公司股东组成,所体现的是所有者对公司的最终所有权;2.董事会,由公司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对公司的发展目标和重大经营活动作出决策,维护出资人的权益;3.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对公司的财务和董事。经营者的行为发挥监督作用;4.经理,由董事会聘任,是经营者、执行者。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四个组成部分,都是依法设置的,它们的产生和组成,行使的职权,行事的规则等,在公司法中作了具体规定,所以说,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以法制为基础,按照公司本质属性的要求形成的。
    2023-06-09
    209人看过
  • 律师辩护权与检察权制衡的法律分析
    1.审查起诉阶段检察权被滥用的可能性。我国刑诉法规定,只要起诉书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人民法院都应当决定开庭审判。而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于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案件,法院都应当受理,即使公诉机关移送的材料不充分法院也只能要求补充材料,而不能拒绝开庭审判。人民法院没有驳回公诉的权力。因此可以说,检察机关的起诉也就意味着法院将启动审判程序。因此,在审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对刑事案件是否提起公诉,享有了巨大的审查起诉权(主要体现为是否提起公诉的自由裁量权)。权力在行使时往往是残忍的,肆无忌惮的;当权力的统治不受制约时,它易于引起紧张、磨擦和仓促的变化。此外,在权力的行使不受限制的社会制度中,往往会出现社会上的强者压迫或剥削社会上的弱者的倾向。因此,在审查起诉阶段,审查起诉权如果不受限制,疏于约束,将存在被滥用的可能。2.律师辩护权对检察权制约的
    2023-06-11
    144人看过
  • 国企改制与公司法治
    《公司法》自1994年施行以来,虽经历了1999年的一次修订,但仍因不能适应飞速变化了的现实生活而为学界和实务界所诟病。事实上,我国公司立法存在诸多的问题有其客观的历史原因。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商事公司实践经验的缺乏,今天公司实践和证券市场中所出现的问题尚未充分暴露,难以引起人们尤其是立法者当时的注意;二是公司法理论准备的不充分。尽管我国从1983年就开始着手公司立法,但由于意识形态上的争论和经济体制目标的模糊待定,导致法制建设的长期困惑和分歧,公司立法亦处于时断时续的状态。直至1992年小平南方讲话之后,其立法步伐才得以加快。严格地说,实际上制定《公司法》的时间还不到一年,其仓促性自不待言。所以《公司法》修订的任务极为繁重。笔者认为,现实最紧迫的问题倒不是《公司法》的修订完善,而是在现有条件下公司法治的真正落实。正如有的学者所言,我国尚处于推行公司制的初期,还没有形成
    2023-04-23
    214人看过
  • 股权的分配原则与公司治理结构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可以把股权首先分成两个类别:资金股权部分、经营管理股权部分。先把这两个部分的股权分别确定清楚,不按人的角度,而按这两个类别的角度。至于经营股权部分,总的比例定好了之后,就可以考虑每个人在团队中担任的职责和能力来评估了。这个方面可能有争持的地方,我的建议是设立一些简单的虚拟股权绩效评价系统。新公司融资怎么分配股权理想状态下,创业公司会经历五个阶段:起始获得天使投资获得风险投资(通常不止一轮)Pre-IPO融资IPO。通常而言,如能进展到Pre-IPO阶段,创业基本上就大功告成了。股权安排是一个动态过程,即使公司已经上市,也会因发展需要而调整股东结构。但无论哪个阶段,股权分配都遵循三个原则:公平、效率、控制力。公平是指持股比例与贡献成正比,效率是指有助于公司获得发展所需资源,包括人才、资本、技术等,控制力是指创始人对公司的掌控度。在起始阶段,产品尚未定型,商业模式还在探索
    2023-07-16
    121人看过
  • 公司法如何体现权力制衡?
    一、公司法如何体现权力制衡?公司法中权力制衡的体现主要是公司有效运转的制度安排与实现,是以对公司各种权力合理分配、相互制衡为出发点而进行配置的结果。分权制衡会形成权责分明、管理科学、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内部管理体制,是公司运作的精髓。分权制衡的运转模式从一定意义上讲与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负责制管理模式有根本区别。坚持分权制衡原则就要对公司内部应该存在哪些权力和权力的适当分配进行分析和界定,对各种权力制衡运作进行制度构建。分权制衡是从权力层面认识公司法的基本原则,是利益均衡原则在制度层面的直接体现。分权制衡原则在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法律制度里面进行了具体规定。首先,将不同的权力分配给不同的机构:公司重大问题的决策权由公司权力机构股东(大)会行使,公司经营管理权由公司业务执行机构董事会(执行董事)行使,公司监督检查权由公司监督机构监事(会)行使。公司的三种权力分别由三种机构独立行使,不受
    2023-06-02
    246人看过
  • 分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难点与挑战
    (一)所有者缺位状况仍未解决,由此产生“内部人控制”问题从理论上讲,改制后的公司中只要存在国家股,那么国家就是公司的股东。国家所有,其实质就是全民所有。但是在实际的经济运行中,全民对公司的产权并没有极强的约束力。因此,由什么机构或人员来代表国家(全民)来履行作为出资人的股东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实现权利义务和责任的统一以及这种代表产生的法律依据、授权基础便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国家股的代表人至今仍然不十分明确,因而造成了事实上的所有者缺位。这就给企业的经营者为牟取个人私利或本企业职工的小集团利益以可乘之机,从而产生了“内部人控制”的问题,严重破坏了公司的法人财产权和已经组建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使得股东和董事之间的信任委托制衡关系形同虚设。(二)公司股权结构过于单一,政企不分,公司法人的自主经营权并未真正落实虽然我国《公司法》第4条第2款以及第5条确认了公司法人财产权和自主经营权,但由
    2023-07-07
    321人看过
  • 公司治理与公司法规范
    公司法公司治理的规定有:1、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由全体股东组成。股东会是公司行使职权的权力机构;2、由两个以上国有企业或者两个以上其他国有投资主体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成员应当有公司职工代表;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成员可以有公司职工代表;3、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立经理,董事会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法注册资金有哪些规定公司法注册资金的规定有以下内容: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五十一条有限责任公司设监事会,其成员不得少于三人。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一至二名监事,不设监事会。监事会应当包括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其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
    2023-07-17
    369人看过
  • 公司权利结构是公司法人治理的理论前提
    对于股东而言,要在获得投资收益的同时,谋求投资的安全,避免公司法人的团体责任对个人财产的威胁,就必然要与公司在财产上分离,在人格上分立,使得公司成为独立的法人,并依自己责任原则,对公司法人团体债务独立承担责任。同时,股东对有相对独立人格公司法人的控制权也就必须削弱,彻底放弃公司财产所有者的法律身份。于是,股权与法人财产权便构成了公司权利结构的实质内容,股权是公司统一行使公司法人财产权的内部基础。首先,股权与法人财产权基于股东的出资行为相伴而生、同时消灭;其次,两者既彼此独立又相互制衡,公司法人为适应市场供求自主经营,也可依法人财产权而拒绝股东的直接干涉和不当要求;再者,公司财产权的统一对外行使由其内部机关依各自分工而分别行使来组成,其意思机关股东会的权力行使基于股权,而其他机关的权力行使则是基于股东会的授权(包括以章程形式和决议形式)。公司权利结构作为私法上的法律产物,它与民主政治国家的权
    2023-03-20
    139人看过
  • 债权人是公司治理重要参与者吗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司债权人不再是被动的、消极的利益相关者,而逐渐成为公司治理的重要参与者。这是因为,首先,负债比例上升通常被视为一个积极信号,因为举债意味着公司有很强的还债能力,这会使潜在的投资者对公司价值前景增添信心;其次,债务融资能够对企业经理人产生较强激励,促使经理人努力工作,降低由于两权分离而产生的代理成本,并有利于缓和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冲突;再次,债务融资加大了公司破产概率,而这又会激励经营者更努力去提高投资决策效率。证监会在2007年8月14日发布了《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以下简称《试点办法》),在其《总则》中说,出台该《试点办法》是为了规范公司债券的发行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显然,这里忽视了一个重要方面,即公司发行债券所具有的公司治理效应。公司债的发行意味着公司资本结构的调整,而不同的资本结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是不同的。1963年,著名学者莫迪利安尼和
    2023-06-09
    129人看过
  • 监理与法人:责任权衡与界定
    一、法定代表人有以下风险:(一)民事责任1、损失赔偿责任。2、法定代表人滥用职权所获取的收入归入公司。(二)行政责任如果公司存在非法经营、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行为,作为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法院可以直接对其进行罚款,同时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三)刑事责任一般情况下,对于公司的犯罪行为,应由公司承担刑事责任,法定代表人并不因此而承担刑事责任。但在双罚制度下,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通常会被理解成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二、监理应承担的责任需要承担导致工程监理不能完成法律法规规定或合同约定的义务的一切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可能造成工程监理承担相应的监理责任。法人和大股东谁对公司承担责任法人和大股东都要对公司承担责任,只是承担的责任各有不同。公司法人的责任是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公司股东是公司的所
    2023-07-15
    134人看过
  • 均衡分配公司股权
    股权的分配多数是采用三种分法,第一种,平均分配;第二种,个人说了算;第三种,差异化分配股权。当然,平均分配以及个人独大,这两种都是不利于公司发展的股权分配方法。第一种,股权平均分配,这样一个好处就是有福大家一起享,有问题大家一起解决,但是这样的做法,在现实生活是很难生存下来的,有的时候,大家的意见并不是统一的,那这样会降低效率。第二种,老大占股80%-90%,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这样做虽然一个创业的效率很高,但是如果掌握话语权,往往容易刚愎自用,很难听进去别人的意见,创业风险高而且无法集思广益,企业很难做大。第三种,创业老大也就是核心人物占大股份,但是老大也需要做事情,比如说,创业人数是5个人以下的,那老大要占股51%以上,如果创业合伙人数在5人以上的,那老大可以占股不超过51%。股份制公司股份如何分配股份制司分配股权一定要遵循几个原则,首先,创始人必须要有控制权。按照相关比例67%以上属于
    2023-07-05
    227人看过
  • 新公司法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与机制的完善
    中国的公司治理经历了公司治理理念的导入,《中国公司治理原则》、《独立董事制度指导意见》、《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系列公司治理实务规则的制定和实行过程。随着公司治理实践的深入,实践当中出现的一些治理问题需要以法的形式对其进行总结和提升。而今,新《公司法》和《证券法》的出台,以及国务院批转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的发布标志着中国企业改革已经进入到公司治理改革的新阶段——合规阶段。此次《公司法》修改抓住了公司制度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重大问题与现实问题,尤其是公司治理问题。公司治理的水平高低关系到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更关系到公司和民族的竞争力。相对现行公司法而言,新公司法在完善公司治理基本制度方面有颇多建树。显然,公司治理方面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将促进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从本次修改的内容来看,新公司法在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规范和优化了公司治理:提升股东大会权利。公司治理权的根基
    2023-06-09
    335人看过
  • 研究公司法律治理机制的演变与创新
    公司法律治理关系的平衡机制:1、股东会内部股东关系的平衡;2、股东会与董事会的平衡;3、股东会与监事会的平衡;4、董事会与监事会的平衡。股东会和董事会;监事会与经理之间的平衡,公司财务控制权分配的平衡,相关公司之间的平衡,公司与债权人之间的平衡,公司与社会之间的平衡,公司章程是实现公司治理平衡的基础。公司治理的意义(1)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够促进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2)良好的公司治理有利于减少公司代理成本,保护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3)良好的公司治理可以对公司大小股东进行一体化保护。(4)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企业成功吸收境内外资本的重要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四十三条股东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除本法有规定的外,由公司章程规定。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2023-07-09
    397人看过
  • 我国公司治理与股权分置改革的比较
    分析我国公司治理模式、股权分置改革等内容。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的启动改善了我国公司治理模式的基础,同年资本制度的修改确立了我国公司治理的理念,二者共同决定了我国应力图构建以利益相关者利益为公司治理目标,以董事会为公司治理中心,借鉴英美市场主导型和日德网络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趋同的经验,由机构投资者参与的多个大股东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模式。关键词:股权分置改革,资本制度,公司治理模式证监会于2005年4月29日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之后股权分置改革陆续在上市公司中推开。截至2005年4月底,我国上市公司总股本为7299.43亿股,其中国有股和法人股4652.95亿股,占上市总股本的63.74%,但不能上市流通。股权分置改革将通过由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获得股票流通权。同年10月27日《公司法》修正案通过,修改了资本制度。这
    2023-06-09
    321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人
    词条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制度是世界各国规范经济秩序以及整个社会秩序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各国法人制度具有共同的特征,但其内容不尽相同。不同的法人形成了不同的法人理论,法人制度理论... 更多>

    #法人
    相关咨询
    • 公司法中的权力制衡是怎样的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16
      公司法中权力制衡的体现主要是公司有效运转的制度安排与实现,是以对公司各种权力合理分配、相互制衡为出发点而进行配置的结果。分权制衡会形成权责分明、管理科学、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内部管理体制,是公司运作的精髓。分权制衡的运转模式从一定意义上讲与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负责制管理模式有根本区别。坚持分权制衡原则就要对公司内部应该存在哪些权力和权力的适当分配进行分析和界定,对各种权力制衡运作进行制度构建。分权
    • 宪法的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有哪些
      江苏在线咨询 2021-12-05
      司法独立也有利于保护人权。司法权只有独立后才能充分发挥其权利的救济作用:公民之间发生纠纷时,可以通过独立法院的审理得到公平对待,公民被行政机关侵权时,可以启动行政诉讼程序维权,公民被立法机关侵权时,可以通过宪法诉讼获得救济。分权制衡原则在我国宪法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宪法》第一百三十一条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宪法》第一百三十六条,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
    • 怎么理解公司法的强制与自治?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8-08
      强制规范。其义务性要求十分明确,而且必须履行,不允许人们以任何方式加以变更或违反。这种规范在刑法中较多,一般表现为义务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两种调整方式,也有人把强制性规范称之为命令性规范。 自治规范,就是允许法律关系参加者自行确定其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规范。
    • 公司法如何体现权力制衡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8-13
      第三十七条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由全体股东组成。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依照本法行使职权。第三十八条股东会行使下列职权:(一)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二)选举和更换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监事,决定有关董事、监事的报酬事项;(三)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四)审议批准监事会或者监事的报告;(五)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六)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七)对公司
    •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精髓诠释(中)
      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17
      人身损害赔偿,是指自然人的生命、健康、身体受到不法侵害,造成伤害、残疾、死亡及精神损害,要求赔偿义务人以财产进行赔偿的侵权法律制度。我国并没有专门的人身损害赔偿法,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相关规定都是在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中进行规定的,为了解决这种规定分散甚至相互冲突的星空,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很好的解决了人身损害赔偿在适用法律时遇到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