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力撤销合同算违约。根据法律规定,不可抗力造成合同一方当事人违约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应当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违约方的责任。但如果是在当事人迟延履行后才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一、违约责任有哪些免责事由
违约责任的免责事由包括法定免责事由和约定免责事由。法定免责事由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不需要当事人约定即可援用的免责事由,主要指不可抗力。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违约方可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有以下例外:(1)金钱债务的迟延责任不得因不可抗力而免除。(2)迟延履行期间发生的不可抗力不具有免责效力。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冰雹;(2)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3)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约定免责事由是指当事人约定的免责条款。
二、哪些情况不构成延期交房
不构成延期交房的情形主要是双方协商一致或者是不可抗力。双方协商一致的话是可以改变合同的履行时间的,而不可抗力属于法律规定的非违约情形,因不可抗力的出现对房屋的正常交付产生重大影响,造成出卖人可能延期交房的,出卖人可因此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因不可抗力导致的延期是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的,但是出卖人应在合理期限内对买受人及时履行通知义务,否则构成延迟交付。
三、因洪水原因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怎么赔偿
由于洪水原因导致合同无法履行的,那么合同的一方需要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由于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那么需要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需要在合理期限内提供相关的证明。如果是在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那么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
不可抗力合同的撤销过程
496人看过
-
发生了不可抗力事件不能履行合同算不算违约
132人看过
-
可撤销合同违约金应如何计算
231人看过
-
如何计算可撤销合同中的违约金
331人看过
-
合同违约是否可以撤销合同?
497人看过
-
不可抗力解除合同的需不需要违约金
149人看过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
合同效力撤销违约金可以不可以要求赔偿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3-07-17合同解除后仍然适用违约金。因为合同中设置的违约金条款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合同的效力消灭后,对于合同中约定的条款具有相对独立的特点,不因合同效力的消灭而失去效力。 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不影响合同中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但是约定的违约金数额不能低于造成的损失,也不能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
-
发生了不可抗力事件不能履行合同算不算违约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5-26不算。 当事人因不可抗力事件不能履行合同的全部或者部分义务的,免除其全部或者部分责任。 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事件不能按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的,在事件的后果影响持续的期间内,免除其迟延履行的责任。 不可抗力事件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对其发生和后果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事件。 不可抗力事件的范围,可以在合同中约定。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
撤销合同行使抗辩权效力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06-21不能行使。合同撤销权与抗辩权是两种不同的权利,且抗辩权的行使并不包括合同撤销权。 1、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一方当事人在他方当事人未履行对价义务而请求其履行时,有拒绝履行自己义务的权利,如,甲与乙约定甲交货时乙就交钱,但是假如乙不交钱要甲先交货那甲就可以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了。 2、先履行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履行要求的权利。
-
不可抗力的违约后合同会继续履行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2-06-06不可抗力违约后如果不可抗力情形消失后,可以继续履行的应当继续履行。如果因为不可抗力,解除了该合同,则不再履行。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
-
合同撤销的抗辩权效力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09第五十四条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 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第五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