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民法院采取诉前财产保全,必须由申请人提供担保或交纳保证金。
2、人民法院对财产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一般应当由当事人提交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
3、只有在诉讼争议的财产有毁损、灭失等危险,或者有证据表明被申请人可能采取隐匿、转移、出卖其财产的,人民法院方可依职权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4、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时,保全的范围应当限于当事人争议的财产,或者被告的财产。对案外人的财产不得采取保全措施,对案外人善意取得的与案件有关的财产,一般也不得采取财产保全措施。被申请人提供相应数额并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作担保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解除财产保全。
5、人民法院对有偿还能力的企业法人,一般不得采取查封、冻结的保全措施。已采取查封、冻结保全措施的,如该企业法人提供了可供执行的财产担保,或者可以采取其他方式保全的,应当及时予以解封、解冻。
6、诉前财产保全,由当事人向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申请。在人民法院采取诉前财产保全后,申请人起诉的,可以向采取诉前财产保全的人民法院或者其他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
7、当事人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后没有在法定的期间起诉,因而给被申请人造成财产损失引起诉讼的,由采取该财产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管辖。
8、人民法院对季节性商品、鲜活、易腐烂变质以及其他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采取保全措施时,可以责令当事人及时处理,由人民法院保存价款;必要时,人民法院可予以变卖,保存价款。
9、人民法院在财产保全中采取查封、扣押财产措施时,应当妥善保管被查封、扣押的财产。当事人、负责保管的有关单位或个人以及人民法院都不得使用该项财产。
10、人民法院对不动产和特定的动产(如车辆、船舶等)进行财产保全,可以采用扣押有关财产权证照并通知有关产权登记部门不予办理该项财产的转移手续的财产保全措施;必要时,也可以查封或扣押该项财产。
11、人民法院对抵押物、留置物可以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但抵押权人、留置权人有优先受偿权。
12、对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的案件,在第二审人民法院接到报送的案件之前,当事人有转移、隐匿、出卖或者毁损财产等行为,必须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由第一审人民法院依当事人申请或依职权采取。第一审人民法院制作的财产保全的裁定,应及时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
13、人民法院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后,除作出保全裁定的人民法院自行解除和其上级人民法院决定解除外,在财产保全期限内,任何单位都不得解除保全措施。
14、诉讼中的财产保全裁定的效力一般应维持到生效的法律文书执行时止。在诉讼过程中,需要解除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应及时作出裁定,解除保全措施。
15、在人民法院采取诉前财产保全后,申请人起诉的,应当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采取诉前财产保全的人民法院对该案有管辖权的,应当依法受理;没有管辖权的,应当及时将采取诉前财产保全的全部材料移送有管辖权的受诉人民法院。
-
离婚财产保全的注意事项,离婚财产保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458人看过
-
婚内财产协议注意事项的关键要点
496人看过
-
行政诉讼财产保全的关键条件有哪些
126人看过
-
再婚要注意哪些问题,以保障婚前财产安全?
374人看过
-
离婚前如何防止财产流失?申请财产保全是关键
332人看过
-
了解房地产抵押担保:需要注意哪些关键点
217人看过
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 人民法院在决定采取保全措施前,可告知申请人提供担保,拒绝提供担保... 更多>
-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需要关注的关键点西藏在线咨询 2024-11-10离婚财产分割需要注意几个问题。现代社会中,离婚问题不仅关系到双方家庭和孩子的利益,更多关注的是离婚财产的分割。正确处理离婚案件中的财产纠纷,涉及到一些财产收益的法律确定和当事人的经济利益。 如今,家庭的收入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工资条上的数字。股权、经营权、知识产权等财产性收益在许多家庭中已经很常见。因此,离婚案件中的财产纠纷变得越来越复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婚姻家庭领域的财产状况也发生了
-
婚前财产公证中需要注意的关键方面台湾在线咨询 2024-12-24办理婚前财产公证并非法律规定的必须公证事项,实行的是当事人自愿原则。具体程序包括:协议双方当事人应共同到有管辖权的公证处申请办理,填写公证申请表,提交申请人的身份证明、财产权利证明和婚前财产协议书(当事人没写协议的公证员可以应当事人的要求代为书写),其他证明材料。在办理婚前财产公证时,除认真审查当事人的主体资格是否具备,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协议内容是否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外,还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离婚时申请财产保全需要提供哪些证据材料,离婚财产保全要注意什么新疆在线咨询 2022-03-0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财产保全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规定,当事人、利害关系人申请财产保全,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请书,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申请保全人与被保全人的身份、送达地址、联系方式;(二)请求事项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三)请求保全数额或者争议标的;(四)明确的被保全财产如房产的信息或者具体的被保全财产线索;(五)为财产保全提供担保的财产信息或资信证明,
-
离婚诉前财产保全,有哪些条件,要注意什么?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261、提供担保。人民法院采取诉讼保全措施的,必须由申请人提供担保或交纳保证金,并且当事人需提交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 2、处于预防财产损失。只有在诉讼争议的财产存在毁损、灭失等危险,或者有证据表明被申请人可能采取隐匿、转移、出卖其财产的,人民法院方可依职权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3、保全限于争议财产。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时,保全的范围应当限于当事人争议的财产,或者被告的财产。对案外人的财产不得采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