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主体有哪些参与者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3 20:51:09 211 人看过

1.员工:员工,也称为农民工、雇员、雇工、受雇人、劳工,是指在就业组织中,本身不具有基本经营决策权力并从属于这种权力的工作者。员工的范围有蓝领工人、医务工作者、办公人员、教师、社会工作者、中产阶级的从业者和底层管理者,不包括自由职业者、自雇佣者。

2.工会:工会是劳动者(雇员)组成的旨在维护和改善其就业条件、工作条件、工资福利待遇以及社会地位等权益的组织,工会主要通过集体谈判方式来代表劳动者(雇员)在就业组织和整个社会中的权益。

1)工会的职能与行动方式:工会是员工的集体组织,其主要目的在于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工会的职能具体表现为代表职能,经济职能,社会民主职能和服务职能。工会的行动方式主要有劳动立法、集体谈判、直接行为、互保互助、政治行动等。

2)中国的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工会的任务有:代表和组织职工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管理和参加企事业的民主管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代表和组织职工实施民主监督;协助政府开展工作,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与支持企业行政的经营管理;动员和组织职工参加经济建设;教育职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文化技术素质。

工会的职权主要包括: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代表职工与企业谈判和签订集体合同;对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进行监督;对企业遵守劳动法律、法规进行监督;参与劳动争议的调解和仲裁。职工代表大会是中国劳动者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一种基本形式,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

3.雇主也称雇佣者,是指在一个组织中,使用雇员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并向雇员支付工资报酬的法人或自然人。在中国,雇主是一个新的概念,在现行的劳动立法中没有使用这一概念,而是普遍用“用人单位”。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企业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4.政府:在现代社会中,政府的行为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政府作为劳动关系的主体一方,在劳动关系的运作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体体现为:

1)作为雇主的政府。

2)作为调解者、立法者的政府。

3)三方机制中的政府。

所谓三方性原则,是强调法律不仅要规定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而且要同时规定作为第三方的政府的权利和义务。三方性原则表明了劳动关系制度对公共权力的承认。

一、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的要求

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也是劳动合同关系的主体。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必须具有合法的主体资格。作为用人单位必须是依法成立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只有这样的用人单位才有权签订劳动合同。另一方当事人劳动者也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条件,最重要的就是达到法定的就业年龄,必须是年满16周岁,国家严禁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体育以及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用人单位不能招用童工,也就是说劳动者必须是达到法定就业年龄且具有劳动行为能力的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7日 15:0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劳动者相关文章
  • 劳动关系与社保之间有哪些关系
    劳动关系与社保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绝对联系,也就是说尽管单位给员工按时准点的交纳了相应的社保费,但是如果劳动者与单位产生的关系不符合劳动法的规定,也可以认为他们之间没有任何的劳动关系。一、劳动关系和劳动年龄有关系吗?劳动部1996年10月11日发布的《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第十三条规定:“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离退休人员被再次聘用期内的工作内容、报酬、医疗、劳保待遇等权利和义务。”这些规定并未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排除在劳动法调整的范围之外,他们也属于劳动法所调整的对象。“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仍是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实现劳动过程而发生的一方有偿提供劳动力,由另一方用于同其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关系。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并没有任何的不同,劳动关系建立后,双方在职责上则具有了从属关系。“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
    2023-02-07
    243人看过
  • 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享有哪些权利
    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享有以下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一、员工可以拒绝加班吗员工可以拒绝加班。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用人单位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员工可以拒绝单位加班的安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职业选择、劳动报酬、休息、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职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争议和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二、劳动关系管理内容是怎样的劳动关系管理内容是主体、客体、内容、权利义务等。其中主体是用人单位、劳动者、工会。而客体包括主体的劳动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事物。内容包括劳动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劳动者权利包括平等就业和职业选择权、取得报酬权、休息休假权、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2023-06-27
    405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的法律关系参与者有哪些?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人民法院、当事人、第三人及其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以及其他。与诉讼主体不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各种角色的总称。诉讼主体在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的诉讼地位,没有诉讼主体参加诉讼,诉讼将无法进行或失去进行诉讼的意义,诉讼主体的诉讼行为对诉讼的发生、变更和终结起着决定性作用。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以下几类:(1)人民法院;(2)当事人、第三人及其代理人;(3)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4)其他。在这里,注意将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区别于诉讼主体,诉讼主体是指诉讼法律关系主体中能够引起诉讼程序发生、变更和终结的人。诉讼主体在民事诉讼中居于重要的诉讼地位,没有诉讼主体参加诉讼,诉讼将无法进行或失去进行诉讼的意义,诉讼主体的诉讼行为对诉讼的发生、变更和终结起着决定性作用。 民 事 诉 讼 中 的 诉 讼 主 体 有 哪 些 作 用 ?民事诉
    2023-08-31
    87人看过
  • 工资与劳动关系的联系有哪些
    一、工资与劳动关系的联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5年5月25日颁布的《关于确定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一条对“劳动关系成立”的界定做了比较明确的界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在司法实践中,确认和识别某一关系是否是劳动关系,需要遵循一定实质标准和形式标准。实质标准是认定劳动关系是否存在的核心标准和决定性因素。其主要包括:劳动力由他人使用、劳动组织关系、组织从属性、人身关系。另一方面,认定劳动关系还可以从形式上进行判断,但形式标准只是认定劳动关系是否存在的辅助性因素,对于这类特征的归纳概括,主要是为了方便司法操作。目前,相关法律规定的形式主
    2023-03-27
    139人看过
  • 劳动者未与雇主建立劳动关系如何处理?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不被单位给承认,劳动者可以收集其他证据予以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1、收集载有劳动者名字的用人单位的各种文件。比如用人单位下发的含有劳动者名字的各种通知、工作任务单、任命通知书、介绍信、签到表等书面资料。2、收集劳动者代表用人单位与其它实体或个人签订的文件等。比如最为常见的代表公司签收快递,该快递单一般可以作为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其他如送货单、签收单等。5、收集手机短信与电话录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协商谈判具体事宜时的手机短信往来和电话录音也可以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6、收集劳动监察部门的处理结果。如果劳动者穷尽一切办法都无法搜集到上述任何证据,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让其帮助劳动者收集有利的证据。无劳动合同并非无劳动关系上年媒体报道的深圳百余农民工为争取尘肺病检查而艰难维权的事件,恐怕没人是不知道的。那么究竟什么原因令百余农民工维权如
    2023-07-20
    99人看过
  • 哪些劳动者不受劳动关系保护
    我们知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可以建立劳动关系的,而对实践中对劳动关系的认定也是比较难的。社会中有部分劳动者是不受劳动关系保护的,究竟哪些劳动者不受劳动关系保护呢?以下是具体介绍。明明也是工作,却没有和单位形成劳动关系,受了伤害也不被劳动法保护——海淀法院日前发布调研结果,公布四种似是而非的“劳动关系”,以提示劳动者注意。1“在校生”兼职案例:小李为全日制在读硕士研究生,读书期间,一直在一家教育培训机构任兼职语文老师。后双方发生纠纷,小李以教育培训机构未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为由提起劳动仲裁、诉讼,要求教育培训机构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赔偿。结果是,小李主张的“劳动关系”未被仲裁机构及法院采信,索要二倍工资也未获得支持。法官释法:本案中,小李虽年满十六周岁,符合建立劳动关系的年龄条件,但小李在教育培训机构担任语文老师期间同时具有“在校学生”身份,工作活动属于脱产学业外的兼职性质。因此
    2023-04-19
    300人看过
  • 主体变更与劳动合同的法律关系
    如果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的,劳动合同主体可以变更。实践中,引起劳动合同主体变更的情况一般有两类,第一类是企业合并、分立的情况,第二类是用人单位将员工转至关联企业或其他公司的情况。根据劳动合同主体变更的不同情形,劳动合同权利义务承继的操作也有所差异。劳动合同主体变更是否有必要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公司主体变更,如果是名称变更、法定代表人变更或者分立、合并等情况,原劳动合同均继续有效,不用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如果经双方协商同意,也可以重新签订劳动合同。综合上面所说的,劳动合同是需要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协商好的情况之下才能进行签订,对于签订的条款一定要表达出双方的真实意思,这样才能保障到自己的权益和利益,如果所存在的条款有任何不公平的,那么劳动者是有权利拒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三条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第三十四条用人单位发
    2023-07-06
    385人看过
  • 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侵权责任的承担主体是谁?
    劳动合同侵权责任可能由职员承担,也可能由单位来承担。对于受害这来说,若是发现侵犯自己权益的人是某单位的职员,且该职员是由于工作的原因才会自己造成损害,那么就可以直接向该职员的单位提出赔偿请求。劳动合同侵权责任可能由职员承担,也可能由单位来承担。若是职员的过错才导致侵权现象发生的,那么单位在支付赔偿后,可以向职员追责。单位若是侵犯了职员的权益,一般需要以职员的月平均工资为基准,计算需要支付给职员的赔偿金。如果职员由于工作的原因,侵犯了其他人的权益,此时提出也是由单位担责,但若是职员存在过错的,单位在承担责任之后,可以采取扣工资等的方式,来向职员追责。1、承担职工工伤保险的法定责任我国《劳动法》第七十条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产等情况下获得赔偿。企业必须按照国家和当地人民政府的规定参加工伤保险,按当地的标准保障职工的工
    2023-06-25
    270人看过
  • 劳动关系包含哪些,劳动关系有哪些种类?
    一、劳动关系的基本内容有哪些?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工作事件、休息时间、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劳动纪律及奖惩、劳动保护、职业培训等方面形成的关系。2、此外,与劳动关系密不可分的关系还包括劳动行政部门与用人单位、劳动者在劳动就业、劳动争议以及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关系。3、工会与用人单位、职工之间因履行工会的职责和职权,代表和维持职工合法权益而发生的关系等等正确处理企业劳动关系,应遵循以下原则:1、兼顾各方利益原则。2、协商为主的解决原则。3、以法律为准则。4、劳动争议预防为主。企业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改善内部劳资关系:1、立法。2、发挥工会及党组织的作用。3、培训主管人员。4、提高职工的工作生活质量。5、职工参与民主管理。二、劳动关系的种类包括哪些1、按实现劳动过程的方式来划分,劳动关系分为两类:1)直接实现劳动过程的劳动关系,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由用人单位直接组织劳动者
    2023-04-29
    376人看过
  • 用工主体劳动关系之间的关系
    用工主体责任包含哪些内容?劳动合同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另外,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三条规定: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上述用人单位就是用工主体。用工主体责任主要指: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规定的用人单位必须履行之义务,包括向劳动者提供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职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等等。2.侵权责任法》第34条第1款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这里指的是用人单位责任,是指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
    2023-04-28
    257人看过
  • 划分劳动关系主体的依据主要有
    依据:劳动关系中的一方应是符合法定条件的用人单位,另一方只能是自然人,而且必须是符合劳动年龄条件,且具有与履行劳动合同义务相适应的能力的自然人;劳务关系主体类型较多,如可以是两个用人单位,也可以是两个自然人。法律法规对劳务关系主体的要求,不如对劳动关系主体要求的那么严格。一、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有什么区分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区别:1、法律性质不同,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依据;劳动合同是建立民事经济法律关系的依据;2、对合同主体的要求不同,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的主体既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公民和法人;3、合同主体的地位不同。劳动合同签订后,劳动者将成为用人单位的一员,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从属性;4、合同内容不同。二、共同犯罪应该怎样认定依照我国《刑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关于共同犯罪的认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2023-03-31
    317人看过
  • 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关系吗
    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什么关系呢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签订合法的劳动合同后,所建立起来的劳务合作关系。劳动关系,从法律意义上讲,是指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其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构成劳动关系的主体是在我国境内注册或者登记法人的用人单位和被用人单位雇用的劳动者。构成劳动关系的情形:1、在岗劳动者;2、非在岗劳动者(包括: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的、在医疗期内的、职工外借的、带薪上学的、尚未办理完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等)劳动关系指的是劳动力所有者(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用人单位)之间,为实现劳动过程而发生的一方有偿提供劳动力由另一方由于同其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建立的前提条件,一是劳动者(劳动力所有者)能够在法律上享有独立的人格主体地位,享有人身自由,二是按照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不得不向生产资料所有者让渡自己劳动力的使用权
    2023-04-16
    57人看过
  • 劳动关系关系不合格劳动关系都有哪些
    不合格主体的劳动关系包括劳动者、用人单位、工会组织及政府部门等之间的关系。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必须具有合法的主体资格。作为用人单位必须是依法成立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一、个体工商户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吗?个体户招用员工要签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适用主体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及其劳动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二、劳动合同可以代签吗?劳动合同是委托别人签的无效。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事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组织)同劳动者之间确定劳动关系,明确相互权利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订立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一件十分重要的法律行为,必须严肃认真并履行一定的手续。签订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必须具备合同的主体资格。三、《华莱士劳动合同书》臫頭是
    2023-06-25
    373人看过
  • 劳动关系有哪些保护法律在保护劳动关系中有哪些具体规定
    一、劳动关系有哪些法律保护我国现行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有很多,最基本的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其他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二、对劳动关系的法律保护有哪些具体的法律规定1、《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二条: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与劳动者之间,只要形成劳动关系,即劳动者事实上已成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为其提供有偿劳动,适用劳动法。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二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赔偿劳动者损失:(1)用人单位故意拖
    2023-04-28
    494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者
    词条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更多>

    #劳动者
    相关咨询
    • 不合格主体有哪些劳动关系?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8-05
      以下为合法的劳动关系,反之亦然。 第一,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公司必须报经批准的,应当在公司登记前依法办理批准手续。 依法设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记机关发给公司营业执照。 第二,劳动者包括以下主体。年满十六周岁以上,并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特定行业下的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 不合格主体的劳动关系有哪些
      云南在线咨询 2023-10-05
      以下为合法的劳动关系,反之亦然。 第一,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公司必须报经批准的,应当在公司登记前依法办理批准手续。 依法设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记机关发给公司营业执照。 第二,劳动者包括以下主体。年满十六周岁以上,并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特定行业下的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 劳动者参与劳动争议的途径有哪些
      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02
      发生劳动争议后,可以选择协商解决、申请调解、向劳动行政主管机关投诉、仲裁、提起诉讼、申请支付令等解决途径。 (1)协商。协商解决是争议解决的最佳途径。 (2)申请调解。农民工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当然,协商和调解程序并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 (3)对于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农民工可以直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要求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理。 (4)仲裁。农民工可以直接选择向劳动
    • 农民工与劳动者的法律关系有哪些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06
      如果不认定农民工与施工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有可能造成群体性的讨薪事件,会危害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不利于农民工权益的保障。
    • 劳动者收集和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主要有哪些,劳动者如何证明劳动关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1-18
      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二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