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是否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06 08:25:48 328 人看过

依法治国正式写入宪法的时间是1999年。

1997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大提出的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其作为宪法的第五条第一款。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破天荒的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国方略的重大转变。

我国宪法有规定的是

我国宪法有规定的是:

1、政治权利和自由。

2、人身自由。、

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4、平等权。

5、宗教信仰自由。

6、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权利受宪法和法律特殊保护等。

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权利和自由,具体包括两大方面: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广义的人身自由权包括公民的人身、人格尊严和住宅不受侵犯,以及与人身自由密切联系的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社会经济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经济生活和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它主要包括:

1,财产权;

2,继承权;

3,劳动权;

4,休息权;

5,物质帮助权;

6,离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发展各种教育事业。所谓特定人,这里是指包括妇女、母亲、儿童、老人、离退休人员、烈军属、华侨、归侨和侨眷在内的人员,其权利包括:

1,妇女、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

2,保障离退休人员和烈军属的权利;

3,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益。宪法规定公民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29日 13:0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继承权相关文章
  •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也是宪法确定的治国方略
    2014年司法考试真题卷一第20题: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也是宪法确定的治国方略。关于实施依法治国的要求,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A.在具体的社会治理实践中将法治与德治紧密结合,共同发挥其规范社会成员思想和行为的作用B.坚持以宪法和法律为社会关系调控手段,限制并约束各种社会组织的规章制度、民规、民约的调节功能C.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尊重和服从司法机关作出的生效判决D.构建"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体系,科学配置权力,合理界定权限,形成既相互制约与监督,又顺畅有效运行的权力格局【答案】B【考点】依法治国【解析】选项A说法正确。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同属于上层建筑,共同体现着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性质,共同反映着广大人民的社会理想与社会要求,共同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互为补
    2023-06-12
    210人看过
  •  依法治国首次被写入宪法是在哪一年?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999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依法治国确定为基本国策。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也是我国1982年宪法的第三个修正案。在这个修正案中,一个非常重大的改变,就是把“依法治国”正式写入了宪法,其第十三条修正案规定:“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依法治国确定为基本国策。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也是我国1982年宪法的第三个修正案。在这个修正案中,一个非常重大的改变,就是把“依法治国”正式写入了宪法,其第十三条修正案规定:“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 法 治 国 写 入 宪 法
    2023-09-10
    405人看过
  • 什么时候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依法治国中共十五大写入宪法。中共十五大提出的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西方宪政与依法治国的区别西方宪政与依法治国的区别如下:1、理论基础和宪法理念上的差异。一般来说,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是“宪政”思潮的理论来源。这就意味着,鼓吹西方“宪政”就必然要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按照一些西方宪政国家认可的所谓“宪理”,将个体基本权利保障条款确定为宪法的核心条款,这就需要边缘化乃至废除我国现行宪法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性条款。2、政治主体和利益主体上的差异。在自由主义和宪政理论看来,社会中并非由阶级和人民构成,而只是诸多利益不同的群体、团体、阶层或个体。为解释个体权利的来源,自由主义不得不援引神权或自然法理,认为上帝或自然法赋予了每个
    2023-07-22
    291人看过
  • 论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
    一、论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论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依法治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所以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权力,对其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原则。二、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依法治国的含义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个人意志而改变。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其本质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首先,依法治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保证。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三、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什么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法行政。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
    2022-07-04
    138人看过
  • 哪一年颁布了依法治国相关的宪法?
    依法治国正式写入宪法的时间是1999年。1997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大提出的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宪法是依法治国的本性吗依法治国正式写入宪法的时间是1999年。1997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大提出的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其作为宪法的第五条第一款。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破天荒的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国方略的重大转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23-07-20
    180人看过
  • 宪法的案件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关于宪法的案件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宪法作为我国最高法,具体都是有与之相对应的法律制度来践行宪法的,宪法案件可以依据刑法等法律进行处理,违反宪法规定,如果是触及到刑法,依照刑法进行处罚。关于宪法的案件的法律依据是什么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一节 犯罪和刑事责任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
    2022-07-02
    135人看过
  • 什么是依法治国
    党的十五大在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要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标志着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要转变。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其中,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党是依法治国的领导力量,民主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法制是依法治国的保障。依法治国是新形势下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实行依法治国,必须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牢固树立法制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坚持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实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民主化与法治化。
    2023-06-13
    433人看过
  • 宪法与法治国家的关系
    《宪法》中法治国家的基本含义是国家权力,特别是行政权力必须依照法律行使,所以,法治国家有时又称法治政府。法治国家应该具备下列特点:完备统一的法律体系;普遍有效的法律规则;严格公正的执法制度;专门化的法律职业。挂靠的含义和基本特征所谓挂靠在我国是指由个人或者个人合伙出资购买车辆,车辆购买人为了交通营运过程中的方便,将自己所有的车辆登记为某个具有运输经营权资质的单位名下,以该单位的名义进行运营,并由挂靠者向被挂靠单位支付一定的管理费用的车辆运营方式。挂靠的基本特征有:1、存在名义车主与实际车主之分,挂靠车辆名义上是被挂靠单位的,但实际所有权人是车辆购置人,即车辆实际为运营人自己所有;2、车辆由挂靠人出资购置,被挂靠单位不是挂靠车车辆的出资购买者;3、被挂靠单位不具备所有权四项权能,即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4、名义车主不参与经营、对因车辆运营而获取收益不享有权利;5、车辆挂靠人与车辆挂靠单位
    2023-07-20
    221人看过
  • 司法审查制度是审查“法治”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所谓司法审查制度,是一种国家权力对另一种国家权力的监督制约制度。司法审查是指法院通过诉讼程序对非法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纠正,以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免受国家行政机关侵害,维护其合法权益,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是行政权力欲望的膨胀,另一方面是人们越来越重视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重新审视过去的行政行为,如劳动教养制度和双规制度,受到广泛质疑。因此,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对人民法院的司法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构我国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制度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通过借鉴国外的司法审查制度,对重构我国的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制度提供一个大胆设想。(一)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管辖法院及审查范围英美法系国家的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由普通法院根据普通诉讼程序进行,法国和德国则设立了专门的行政法院,虽然两国的行政法院性质不同,但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
    2023-08-07
    357人看过
  • 宪法法治国家基本含义是什么?
    一、宪法法治国家基本含义是什么?宪法中法治国家的基本含义是国家权力,特别是行政权力必须依照法律行使,所以,法治国家有时又称法治政府。条件标准1、通过法律保障人权,限制公共权力的滥用;2、良法的治理;3、通过宪法确立分权与权利制约的国家权力关系;4、赋予广泛的公民权利;5、确立普遍的司法原则,司法独立等。形式标志(1)完备统一的法律体系(2)普遍有效的法律规则(3)严格公正的执法制度(4)专门化的法律职业实质标志(1)法律与政治关系的理性化制度(2)权力与责任关系的理性化制度(3)权力与权利关系的理性化制度(4)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理性化制度长期以来,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懈探索。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和目标,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都对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重要部署。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关于依法治国的基本思路
    2023-06-03
    447人看过
  • 宪法起草委员会是否为我国宪法的制宪组织?
    宪法起草委员会不是我国的制宪机关。宪法起草委员会是负责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机关,而制定宪法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我国立法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人民是制定宪法的主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为行使该权利。所以我国的制宪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而不是宪法起草委员会。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的区别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的区别是:成文宪法一般属于刚性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法律不能与其抵触。不成文宪法一般属于柔性宪法。其效力与其他法律效力一样。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是成文宪法。成文宪法是宪法规范赖以存在的主要形式,它的特点是宪法规范的特点明确、集中以及方便了解等;而缺点在于,书面形式的条文修改起来比较困难,对社会实际的适应性差。不成文宪法:是指既有书面形式的宪法性法律文件、宪法判例,又有非书面形式的宪法惯例等构成的宪法。英国是典型的不成文宪法
    2023-07-05
    142人看过
  • 什么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的地位
    一、什么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的序言中写到:“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我国当前现行宪法是八二宪法,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二、宪法的地位宪法的地位即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基于此地位,宪法具有下列作用:1.宪法保障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
    2022-07-01
    135人看过
  • 是否最新的国歌法属于宪法?
    一、是否最新的国歌法属于宪法?国歌法不是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一切法律都是依据宪法制定的。刑法是专门应对犯罪的一部法律,也是依据宪法制定的。国歌法严格说是保护性法规,是对于国歌的保障法。国歌法与宪法关系,宪法是根本,是根据,是内容;而国旗相对于一国的宪法,只是它的表象,是宪法的标志之一,也是宪法的外在形式。所以说,宪法与国旗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共同昭示一国的特征和性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母法,普通法是子法。宪法是普通法的制定依据,普通法是宪法的细化。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普通法都不能与宪法相抵触。宪法有规定国歌和国旗。第四章的内容就是: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宪法中所说的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指基本人权,就是每个人所必须具备的权利。例如人身自由的权利,物质生活的权利,政治权利等等。如果没有这些权利,我们没法作为社会的一个个体生活,所以我们必须拥有这些基本权利。基
    2023-06-03
    101人看过
  • 契约生效的前提条件是否合法?
    契约生效的前提是要合法。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契约生效的前提契约生效的前提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因素: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若主体不合格,不能产生法律效力;2、契约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3、契约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合同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4、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契约生效必须具备的形式要件所谓形式要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
    2023-07-03
    165人看过
换一批
#遗产继承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继承权
    词条

    继承人实现继承权的方式: 按照遗嘱优于法定继承的顺序,确认继承人范围。然后,按照遗嘱的指定确认遗嘱继承人的继承份额,按照法定继承顺位确认遗产份额(另有约定的除外)。... 更多>

    #继承权
    相关咨询
    • 依法治国是根据什么规定的宪法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21
      宪法。党的十五大(1997年)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针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
    • 法治宪法受到多少年的依法治国
      四川在线咨询 2023-12-15
      依法治国1999年3月15日写入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 宪法的依宪治国有哪些相关规定?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26
      “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3]“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只要我们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反之,如果宪法受到漠视、削弱甚至破坏,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会遭受挫折。这些从长期实践中得出
    • 为什么说宪法是依宪治国的理论核心, 为什么要规定法治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01
      因为:1、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理论核心法治国家的立法是民意的表达,其功能是为公民设立权利。实质意义的法治是对政府权力的限制和对公民权利的保护,由此而决定的法治的原则与精神无一不由宪法规定体现出来,宪法宣示着法治的理论内核。2、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实践核心首先,“依法治国”是实实在在的治国方略,而不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不仅要求加强法制建设,而且要求把国家的一切建设包括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
    • 依法治国经过几年写入宪法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8-08
      依法治国1999年3月15日写入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