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经济合同争议怎样处理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6 20:32:19 455 人看过

发生合同争议时,当事人应当尽可能通过协商或者通过第三者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的,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依所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提交中国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仲裁。当事人没有在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事后又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处理涉外经济合同争议的实体法适用情况。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或者发生争议后,对于合同所适用的法律已有选择的,人民法院在审理该项合同纠纷案件时,应以当事人选择的法律为依据。当事人选择的法律,可以是中国法,也可以是港澳地区的法律或者是外国法。但是当事人的选择必须是经双方协商一致和明示的。在中国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必须适用中国法律,当事人协议选择适用外国法律的合同条款无效。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或者发生争议后,对于合同所适用的法律未作选择的,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应当允许当事人在开庭审理以前作出选择。如果当事人仍不能协商一致作出选择,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最密切联系原则确定所应适用的法律。

如果当事人未选择合同所适用的法律时,对于下列涉外经济合同,人民法院按照最密切联系原则确定所应适用的法律,在通常情况下是: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适用合同订立时卖方营业所所在地的法律。如果合同是在买方营业所所在地谈判并订立的,或者合同主要是依买方确定的条件并应买方发出的招标订方的,或者合同明确规定卖方须在买方营业所所在地履行交货义务的,则适用合同订立时买方营业所所在地的法律。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7日 05:1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第三者相关文章
  • 起诉涉外经济合同纠纷流程是怎么样的?
    1、起诉合同纠纷起诉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合同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了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请求人民法院通过审判给予法律保护的诉讼行为。2、审查与受理人民法院接到原告诉状后,予以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立案后,应当在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人,被告人从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案件的审理。对不予受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在收到起诉状或口头起诉次日起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当事人不服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3、开庭审理前的准备(1)依法发送起诉状、答辩状。人民法院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收到起诉状副本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当然提出答辩状是被告的诉讼权利,是否行使,由其自己决定。被告不提出答辩状,不影响人民法院的审理。被告提出答辩的,人民法院收到答辩状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2)告知
    2024-01-29
    222人看过
  • 【涉外合同】解决涉外商事争议的新途径
    近年来,根据中国国际商会(以下简称“商会”)会员企业和相关中外当事人在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投资中遇到的如何既快捷又节约成本的追索小额欠款和如何应对与违约方达成和解后其又不履行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商会特色解决涉外商事争议的新途径——敦促履约与和解转裁决,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敦促履约敦促履约,是指在国际经济贸易合作中,合同一方(被申请人)没有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或者履行义务有瑕疵时,合同另一方(申请人)向中国国际商会或其分支机构提出申请,国际商会或其分支机构经初步核实后,利用国际商会组织在国际上建立起来的良好信誉和工作网络,直接向被申请人或其所在国的国际商会的工作网络及其他商协会组织致函,促使被申请人履行合同项下义务,为合同安全营造环境,从而保护涉外合同当事人的正当权益。敦促履约具有如下特征:(1)中国国际商会与双方没有任何利害关系,是居间公正的第三方。(2)中国国际商会的敦促是由专业性
    2023-06-08
    378人看过
  • 经济合同争议的解决技巧
    合同经济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可以通过提起民事诉讼解决。建议当事人准备好证据材料和起诉状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提起民事诉讼,待法院立案受理后,当事人出庭参考诉讼,陈诉请求、事实及理由。关于管辖人民法院的法律规定,可以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的法律规定。网络合同纠纷如何解决1、协商。合同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2、调解。合同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一方或双方是国有企业的,可以要求上级机关进行调解。上级机关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而不能进行行政干预。当事人还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机关、仲裁机构、法庭等进行调解。3、仲裁。合同当事入协商不成,不愿调解的,可根据合同中规定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在纠纷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4、诉讼。如果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事后也没有达成仲裁协议,合同当事人可以将合同纠纷起诉到法院
    2023-07-01
    288人看过
  • 法院受理的涉外经济合同纠纷程序
    1.起诉合同纠纷起诉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合同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了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请求人民法院通过审判给予法律保护的诉讼行为。2.审查与受理人民法院接到原告诉状后,予以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立案后,应当在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人,被告人从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案件的审理。对不予受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在收到起诉状或口头起诉次日起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当事人不服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3.开庭审理前的准备(1)依法发送起诉状、答辩状。人民法院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收到起诉状副本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当然提出答辩状是被告的诉讼权利,是否行使,由其自己决定。被告不提出答辩状,不影响人民法院的审理。被告提出答辩的,人民法院收到答辩状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2)告知
    2023-05-31
    447人看过
  • 经济争议是否涉及民事问题
    一、经济争议是否涉及民事问题经济争议是涉及民事问题的。按照国家法律规定来说,民事纠纷的广义包括经济纠纷,其狭义仅指不存在社会活动组织隶属关系的地位平等的民事主体间发生的纠纷。所以,只要不涉及经济犯罪,就可以说经济纠纷是属于民事纠纷的。民事纠纷。指民事法律地位平等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社会组织相互之间基于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而发生的纠纷。物业管理纠纷大部分属于民事纠纷,主要表现为:服务合同纠纷(违约纠纷)、侵权纠纷、不动产相邻关系纠纷、无因管理纠纷等。二、经济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的经济纠纷起诉时效是3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
    2023-11-28
    349人看过
  • 涉外经济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以及订立涉外经济合同应注意的问题
    一、涉外经济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涉外经济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有:1.合同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国籍、主营业所或住所;2.合同签订的日期、地点;3.合同的类型和合同标的种类、范围;4.合同标的的技术条件、质量、标准、规格、数量;5、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6.价格条件、支付金额、支付方式和各种附带的费用;7.合同能否转让或者合同转让的条件;8.违反合同的赔偿和其他责任;9.合同发生争议时的解决方法;10.合同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二、订立涉外经济合同应注意的问题订立涉外经济合同应注意的问题有:1.首先要做好市场调查和了解对方的资信情况,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了解,搜集多种必要的信息资料,这是签订涉外经济合同的基础和前提;2.订立涉外经济合同必须符合我国法律的规定,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3.涉外经济合同的条款必须齐备,文字表达必须准确;4.要注意订好担保条款;5.对于仲裁条款应明确地加以规定。三
    2023-06-21
    391人看过
  •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争议救济方式有哪些
    (一)对方违约的救济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因此,当出现对方违约的情况时,企业能够做的就是及时采取恰当的补救措施避免因此产生的损害进一步扩大。同时积极行使法定或约定的权利,固定相关证据,以便将来追究对方相应的责任。l、行使抗辩权抗辩权,是对抗他人权利主张的权利。民法典规定了先履行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三种。法律为防止抗辩权滥用,针对不同的抗辩权规定了不同的行使条件。在己方积极行使抗辩权的同时,也需要准确衡量他人行使抗辩权是否符合法定条、程序,以有效维护自身权益。2、行使保全措施保全措施,是指为防止因债务人的财产不当减少而给债权人的债权带来危害,允许债权人为保全其债权的实现而采取的法律措施。保全措施包括代位权和撤销权两种。保全措施是债权人维护自身权益的有效策略,企业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若没有
    2023-04-17
    337人看过
  • 解决涉外经济合同纠纷的经验分享
    一、发生合同争议时,当事人应当尽可能通过协商或者通过第三者调解解决。二、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的,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依所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提交中国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仲裁。三、当事人没有在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事后又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四、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或者发生争议后,对于合同所适用的法律未作选择的,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应当允许当事人在开庭审理以前作出选择。如果当事人仍不能协商一致作出选择,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最密切联系原则确定所应适用的法律。订立涉外经济合同注意的问题1、首先要做好市场调查和了解对方的资信情况,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了解,搜集多种必要的信息资料,这是签订涉外经济合同的基础和前提;2、订立涉外经济合同必须符合我国法律的规定,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3、涉外经济合同的条款必须齐备,文字表达必须准确;4、要注意订好担保条
    2023-07-04
    296人看过
  • 应对涉外经济合同纠纷的策略
    1、发生合同争议时,当事人应当尽可能通过协商或者通过第三者调解解决。2、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的,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依所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提交中国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仲裁。3、当事人没有在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事后又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4、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或者发生争议后,对于合同所适用的法律未作选择的,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应当允许当事人在开庭审理以前作出选择。如果当事人仍不能协商一致作出选择,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最密切联系原则确定所应适用的法律。法院受理的涉外经济合同纠纷涉外涉港澳台经济合同纠纷,包括国内企业或经济组织与外国及港澳台地区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订立的经济合同的纠纷。具体包括:1.补偿贸易合同纠纷;2.来料加工合同纠纷;3.来件装配合同纠纷;4.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纠纷;5.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纠纷;6.中外合作勘探开发
    2023-07-24
    158人看过
  • 怎样才能建立对外经济合同
    涉外经济合同如何成立?当当事人就合同条款达成书面协议并签字时,合同成立。通过信件、电报、电传达成协议,一方要求签署确认书的,合同自签署确认书时成立。第八条本合同附件是本合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第九条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无效。 .合同中的条款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经当事人协商同意解除或者更正的,不影响合同的效力。第一百一十条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无效。一方对合同无效负有责任的,应当对另一方因合同无效而遭受的损失承担责任。
    2023-05-07
    108人看过
  • 涉外经济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
    涉外经济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有:1.合同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国籍、主营业所或住所;2.合同签订的日期、地点;3.合同的类型和合同标的种类、范围;4.合同标的的技术条件、质量、标准、规格、数量;5、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6.价格条件、支付金额、支付方式和各种附带的费用;7.合同能否转让或者合同转让的条件;8.违反合同的赔偿和其他责任;9.合同发生争议时的解决方法;10.合同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一、专利转让合同一般应具备以下条款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应载明某项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权转让合同。2.发明创造的名称和内容,应当用简洁明了的专业术语,准确、概括地表达发明创造的名称,所属的专业技术领域,现有技术的状况和本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征。3.专利申请日、专利号、申请号和专利权的有效期限。4.专利实施和实施许可情况,有些专利权转让合同是在转让方或与第三方订立了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之后订立的,这种
    2023-03-05
    485人看过
  • 防范涉外经济合同纠纷的措施
    1、首先要做好市场调查和了解对方的资信情况,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了解,搜集多种必要的信息资料,这是签订涉外经济合同的基础和前提;2、订立涉外经济合同必须符合我国法律的规定,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3、涉外经济合同的条款必须齐备,文字表达必须准确。如何解决纠纷?涉外经济合同纠纷1、发生合同争议时,当事人应当尽可能通过协商或者通过第三者调解解决。2、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的,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依所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提交中国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仲裁。3、当事人没有在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事后又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4、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或者发生争议后,对于合同所适用的法律未作选择的,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应当允许当事人在开庭审理以前作出选择。如果当事人仍不能协商一致作出选择,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最密切联系原则确定所应适用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3-07-10
    114人看过
  • 涉外经济合同的诉讼时效规定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依冲突规范确定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准据法确定。
    2023-06-09
    68人看过
  • 【涉外合同】在涉外经济活动中新产生的知识产权的处理保护问题
    在涉外经济活动中,新开发的技术、发展了的技术,新使用的商标、新产生的作品肯定都是不断发生的。如何对此用知识产权保护的方式加以明确对涉外经济活动中的中方厂商来说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的大问题,容不得半点忽视。作为中方厂商,应积极努力地争取将新产生的知识产权的归属确定为己方所有,并采取各种手段加以有效的保护。能采用专利方法保护应及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对于不适合专利保护的技术信息与经营信息等就采用商业秘密保护的方式加以处理;新创的品牌应及时以自己的名义申请商标等等。对于新生的知识产权,外方往往采取一些限制性的商业做法,这是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同样也是违背国际间的商业惯例的。中方完全应当据理力争,以维护自己的最大利益。这些限制性的商业做法一般包括:A、单方回授就是要求技术引进方将其对所引进技术作出的改进无偿地提供给许可方使用,但许可方并不承担改进技术的成果无偿转让给接受方的义务。这是不符合
    2023-06-08
    144人看过
换一批
#婚姻纠纷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第三者
    词条

    通常情况下,第三者被定义为破坏别人家庭的人和合法夫妻关系的人。 如果第三者是明知道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或者以夫妻名义与有配偶者共同生活的,构成重婚罪,会坐牢。... 更多>

    #第三者
    相关咨询
    • 2022年涉外经济合同争议应如何解决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2-14
      1、发生合同争议时,当事人应当尽可能通过协商或者通过第三者调解解决。 2、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的,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依所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提交中国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仲裁。 3、当事人没有在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事后又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4、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或者发生争议后,对于合同所适用的法律未作选择的,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应当允许当事
    • 涉外劳动争议处理涉外劳动争议怎么处理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13
      我国法律并未赋予涉外劳动合同,当事人有以意思自治原则选择其他国家法律的权利,对于境内涉外劳动合同关系,我国法律享有专属管辖权。 《民法总则》第145条规定: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争议所适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劳动法》第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 涉外经济案件立案后怎么处理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1-08
      你的问题,应当是在电话中咨询过我的。 其实,关键是看外国的银行是否想追究,如果不惜代价的话,是可以追究的。 1、可以按经济纠纷处理,比如到法院起诉获得有效判决,然后申请执行;国外的判决,可以到国内来申请承认和执行; 2、按刑事案件处理; 因此,最好的办法,是还掉钱,这样过得踏实。
    • 涉外经济合同发生争议时应当如何确定解决法律适用法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4-19
      发生合同争议时,当事人应当尽可能通过协商或者通过第三者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的,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依所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提交中国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仲裁。当事人没有在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事后又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处理涉外经济合同争议的实体法适用情况。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或者发生争议后,对于合同所适用的法律已有选择的,人民法院在审
    • 境内涉外劳动争议如何处理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5-16
      我国法律并未赋予涉外劳动合同,当事人有以意思自治原则选择其他国家法律的权利,对于境内涉外劳动合同关系,我国法律享有专属管辖权。 《民法总则》第145条规定: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争议所适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劳动法》第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