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一般合同是否存在欺诈行为的依据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9-21 11:23:56 238 人看过

一、判断一般合同是否存在欺诈行为的依据是什么

判定是否为欺诈合同可以从以下方面看:

1.欺诈人是否有欺诈的故意;

2.欺诈人是否实施了欺诈行为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

3.被欺诈人的错误认识与欺诈人的欺诈行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4.被欺诈人因错误而为意思表示。

二、合同存在欺诈胁迫时可能会面临哪些后果

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撤销后该合同自始无效。合同当事人因该合同取得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三、通过欺诈胁迫订立的合同怎么去撤销

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是无效合同,但是受欺诈方可以请求撤销合同。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属于无效合同,无效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7日 12:3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涉嫌欺诈的假合同是否存在?
    假合同涉嫌欺诈。合同诈骗罪是否成立,取决于实际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制作假合同是什么罪虚假合同可能构成刑法中的合同诈骗罪。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犯本罪的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还要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
    2023-07-07
    495人看过
  • 欺诈行为导致合同关系终止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能撤销。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可撤销合同被撤销后,产生了和无效合同相同的法律后果,受害人完全可以根据真实情况决定是否撤销合同,在某些情况下,受害人所遭受的损失微小,而对方履行合同是自己所期待的,因而愿意让合同继续履行,来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劳劝合同可以终止的情形?《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一)劳动合同期满的;(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
    2023-07-16
    66人看过
  • 同居关系是否合法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一、同居关系是否合法的判断依据是什么1.同居关系并不是建立在在合法婚姻的情况下的,也就是其中一方或双方有其他婚姻,在性质上是违法的;2.男女双方的同居生活并没有干扰到其他人,双方没有其他婚姻关系,没有破坏他人的家庭;3.夫妻双方没有办理结婚证却以夫妻的名义生活。二、同居关系和夫妻关系有区别吗同居关系和夫妻关系有区别,具体如下:1.同居关系不受法律保护,夫妻关系受法律保护;2.夫妻关系是法定的,而同居关系不是;3.夫妻关系一夫一妻制,同居则不一定;4.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属于共同财产,同居则归各自所有。三、同居关系的人是否能继承遗嘱同居关系的人,如果有遗嘱,能参与继承。如果没有遗嘱,则需要按照法定顺序进行继承,非法同居对象不属于法定继承人,所以不能参与继承。遗嘱继承是指按照立遗嘱人生前所留下的符合法律规定的合法遗嘱的内容要求,将遗产的全部或部分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数人继承。法定继承是指
    2023-11-01
    151人看过
  • 如何判断房屋买卖中存在欺诈行为
    在实践领域中,我们常将欺诈行为区分为两大类,分别是故意隐瞒与虚假陈述。虚假陈述与故意隐瞒实质上具有相似的法律含义,它们通常被定义为在应向对方披露客观事实真相的情况下,有意隐瞒实情导致对方产生误判,从而采取不当的法律行动。依照现行司法解释的规定,在房屋销售缔约过程中,对于卖方的几种特定行为进行了着重指明,并将之归入欺诈类别:首先,卖方故意隐匿尚未获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事实,或是提供伪造的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其次,卖方故意隐瞒所出售房产已被设定抵押的事实。最后,卖方刻意隐匿已经出售给第三方或作为拆迁补偿安置房使用的事实。通常而言,被认为受到欺诈的一方在合同因无效或被撤销后可据此向对方主张退还购房款及其对应的利息损失,同时要求对方作出合理补充赔偿。然而需注意的是,赔偿损失的限额应以实际遭受的经济影响为准则。《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
    2024-07-31
    350人看过
  • 2999是否存在欺骗行为?
    根据具体情况诈骗2999元也可以构成诈骗。虽然对于诈骗罪的司法解释规定的标准为三千元到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而对于“数额较大”的具体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存在差异,以当地实行规定为准。但是,司法实践中还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具体情况后才能做出立案或不立案的决定。在我国网络诈骗2999什么处罚行政处罚、刑事处罚都有可能。司法实践是灵活的,不是死板的,不会因为行为人实施诈骗骗取公私财物数额仅和法律规定的刑事立案数额标准差一两元就不立为刑事案件,实践中是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后,才作出立案或不立案的决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2023-07-08
    123人看过
  • 合同中存在欺骗行为,是否还有效
    在实践中,一般广义上的欺诈行为都可以采取撤销或变更合同等措施进行救济;然而一旦涉及到损害国家整体利益,则函件无效。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存在以下几种情形时,该合同则为无效:首先,任何一方当事人基于欺诈或者胁迫的手段所签订的合同,若对国家利益造成实质性的侵害,那么这份合同就会被认定为无效;其次,如果一份合同的签订过程存在恶意串通,从而损害了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这种情况下,合同同样也将被视为无效;然后,当合同以合法的名义掩盖其非法的目的,这种合同也是不能够成立和生效的;再者,如果一份合同的履行严重地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它同样将会被判定为无效;最后,无论合同内容如何,只要其违反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那么这也将导致合同无法产生有效的法律效力。《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4-08-07
    439人看过
  • 诈骗罪金额是否成为判断依据?
    是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实践中,各省的立案标准不一,一般在3000-5000元之间。诈骗罪金额能如何认定根据法律规定: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五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
    2023-07-05
    77人看过
  • 会员卡办理是否存在欺诈行为?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所以办会员卡后老板跑了算诈骗。会员卡折扣有水分怎么办?去年办理的会员卡,一直都是7折消费的,今年却突然变成了7.5折,这是为何消费者又该如何维权近日,王女士就遇上了这样的问题。一年前,王女士在嵊州某造型连锁店充值1000元办理了一张会员卡,当时办卡的店员告诉她,该卡在新嵊两地的连锁店里都可以享受消费7折优惠。前几天,王女士在新昌该造型连锁店内消费时,却被告知该会员卡只能享受7.5折的优惠,由于有事,王女士没有过多和店员争辩就付款离开了。回家后,王女士越想越气,感觉上当受骗了,于是向县消保委城东办事处进行了投诉。消保
    2023-07-08
    231人看过
  • 怎么判断特定单位、公民的行为是与合同欺诈行为?
    1、从客观要件看:(1)有侵权损害事实。欺诈行为造成被欺诈人人身和财产的不利益,即不良后果和不良状态。从钱财方面看,欺诈行为致使受害人对预期不利的规避由于决策失误而无法实现,或因欺诈而决策失误致使预期利益无法实现或不能全部实现,其本质是损害了受害人动态财产的保值性和增值性;从精神损失来看,欺诈行为致使被欺诈人自由意思表达受到干扰,其结果是使被欺诈人人格受到贬低。(2)欺诈行为具有违法性。即欺诈行为人作了法律不允许作的行为-破坏、干扰他人意思自由。(3)欺诈行为是损害事实的原因。因为欺诈行为,才使受害人钱财方面不利益,精神上遭受损害。2、从主观要件看:合同欺诈行为是故意而为,既表明行为人具有行为能力,同时表明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合同欺诈首先是一种违法行为,根据规定,合同当事人在发现自己被欺诈之后,可以向法院提出撤销合同的请求。对于实施欺诈行为的一方,如果经过相关国家部门的认定,确定欺诈行为已
    2024-01-03
    294人看过
  • 欺诈婚姻是否存在撤销权利的行为
    一、对于欺诈婚姻是否存在撤销权利的行为欺诈婚姻不存在撤销权利的行为。对于受欺诈而结婚的,只能通过离婚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在我国法律中,受欺诈的婚姻不属于可撤销婚姻。我国法律规定的可撤销婚姻只有两种,胁迫的婚姻和隐瞒疾病的婚姻。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二、可撤销婚姻证据怎么收集可撤销婚姻应当注意收集当事人的身份证或者其他身份证明、结婚证或者其他能够证明婚姻关系成立的证据、受胁迫的一方撤销婚姻的请求在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的证据、以及能够证明受胁迫结婚的证明材料,比如被威胁、胁迫的记录、证人证言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三、欺诈婚姻构成犯罪吗欺诈婚
    2023-11-08
    143人看过
  • 合同诈骗行为是否一定要有书面合同作为依据
    合同诈骗并不一定需要以书面合同作为前提条件。然而,行为人若在签订或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带着非法占有的目的,乘机欺骗并窃取了对方当事人的财物,且其金额达到法律规定的标准,便会被认定为合同诈骗罪。关于当事人之间缔结合同的方式,他们拥有充分的选择权,既可选用书面形式,亦可采取口头或其他形式进行签署。《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2024-07-27
    499人看过
  • 判断其是否为类似商标的依据是什么?
    1、判断它是否是类似商标的依据是什么。商标外观。也就是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观察两个商标的文字、图形或其组合的视觉形象,看它是否会引起误解或混淆。商标发音。从人们的听力开始,判断这两个商标是否因为发音相似而混淆3。商标意义。两个商标是否具有相同的含义或对消费者造成混淆II.商标侵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一)恶意伪造、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恶意伪造、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商品。这种侵权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销售恶意伪造、制造的带有注册商标的商品2。其注册商标的标识未经商标所有人批准或者委托制造的。恶意伪造他人注册商标的4。(二)未经注册商标合法所有人批准,擅自在相同或者类似的产品上使用相同或者类似的商标。具体情况包括以下四种:1。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类似的商标2。在同一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4。在同一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
    2023-05-07
    241人看过
  • 如果报价中存在欺诈行为,是否可以终止合同
    第五十四条下列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修改或者撤销合同:(一)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二)在签订合同时,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当事人一方以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订立合同的,受害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第五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具有撤销权的一方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未行使撤销权第五十六条无效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从一开始就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合同的一部分无效且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有效性,其他部分应保持有效第57条无效,合同的解除或终止不影响合同中有关争议解决的独立条款的有效性第五十八条合同无效或解除后,因合同取得的财产应予返还;不可能或者没有必要退货的,给予折扣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如果双方都有过错,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2023-05-07
    488人看过
  • 票据欺诈行为一般的有哪些
    票据欺诈的行为主要会有:伪造、变造票据;故意使用伪造、变造票据;签发空头支票或者故意签发与其预留的本名签名式样或者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的;签发无可靠资金来源的汇票、本票,骗取资金等行为。一、做承兑汇票生意违法吗?倒卖承兑汇票属于诈骗,涉嫌诈骗罪、伪造票证违法行为,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在没有真实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的情况下,倒卖承兑汇票的行为已构成非法经营行为,可以追究刑事责任。票据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明知是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而使用,或冒用他人的票据,或签发空头支票、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或捏造其他票据事实,利用金融票据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二、允许个人使用的票据有哪些允许个人使用的票据有支票、银行本票、银行汇票。银行汇票是指由出票银行签发的;由其在见票时按照实际结算金额无条件付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银行汇票的出票银行为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办理
    2023-06-20
    93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存在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法律依据是什么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8-29
      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应当受到处罚并承担责任的行为。
    • 是否存在欺诈行为。
      福建在线咨询 2021-01-24
      夫妻双方中的一方往往在结婚时有的采取欺诈手段或者胁迫、骗取的方式领取结婚证;在离婚时,以欺诈、欺骗的方式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等等,民政机关由于法律规定的局限性,很少予以审查。这就给一些人有了可乘之机,被骗一方往往在事后懊恼不已,但为时已晚。即使通过诉讼,要求重新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因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而无法执行;有的甚至一走了之,下落不明,导致子女的抚
    • 法院如何判断是否存在合同诈骗行为?
      上海在线咨询 2024-12-08
      在合同诈骗罪的刑罚措施方面,如果行为人出于非法占有的意图,在签订和执行合同的过程中诈骗了对方的财产且数额较大,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可能需要附加判处罚金。而如果诈骗的金额达到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则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也会被判处罚金。
    • 什么是合同欺诈行为,合同欺诈行为需要在
      贵州在线咨询 2021-12-21
      合同欺诈是指行为人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财产的违法行为。上述欺诈数额较大的,涉嫌合同欺诈,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在商品房买卖过程中,如何判断是否存在欺诈行为?
      辽宁在线咨询 2024-12-20
      商品房买卖欺诈的认定标准如下: 1. 开发商有欺诈的故意,是指开发商明知自己的欺诈行为会使被欺诈人陷入错误的认识,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的主观态度。 2. 开发商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通常包括故意告知虚假情况和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两种。 3. 被欺诈方因受欺诈而陷入错误的判断。也就是说,欺诈的行为与被欺诈方陷入错误判断的结果之间存在相当因果关系。 4. 被欺诈人基于错误判断而做出意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