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在仲裁活动中的权利:
一、请求仲裁机构公平裁断的权利;
二、委托代理人的权利;
三、选择仲裁员的权利;
四、申请仲裁员回避权;
五、收集、提供证据的权利等。
义务:
一、依法正当行使自己仲裁权利的义务。
二、遵守仲裁秩序的义务。当事人必须按照仲裁庭的要求进行仲裁程序,尊重对方当事人的权利,使仲裁程序顺利进行。
三、按规定及时交纳仲裁费用的义务。
四、及时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决书和仲裁调解书的义务。
质权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一)质权人的权利。
1.占有质物。质权人有权在债权受清偿前占有质物。
2.收取孳息。质权人有权收取制裁物的孳息,但质权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3.质权的保全。质物有损坏或价值明显减少的可能,足以危害质权人权利,质权人可以要求出质人提供相应的担保。出质人不提供的,质权人可以拍卖或变卖质物,并与出质人协议将拍卖所得的价款用于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向与出质人约定的第三人提存。
4.优先受偿。
(二)出质人的权利。
1.出质人在质权人因保管不善致使质物毁损灭失时,有权要求质权人承担民事责任。
2.债务履行期届满,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或出质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的,出质人有权要求质权人返还质物。
3.出质人如是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该第三人代为清偿债权或因质权实行丧失质物的所有权时,有权向债务人追债。
《仲裁法》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
当事人在仲裁中的权利和仲裁程序中的义务
281人看过
-
仲裁权利义务怎样转移
54人看过
-
消费者在仲裁活动中享有的权利及义务
147人看过
-
劳动仲裁员的权利义务有哪些?
457人看过
-
刑事诉讼法中保外就医和程序的权利与义务
228人看过
-
合同履行过程中抗辩权的权利和义务
423人看过
仲裁员回避是指仲裁庭成员在处理案件过程中,因存在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因素,应当自行申请回避或者当事人申请其回避。仲裁员回避是确保仲裁程序公正、公平的重要制度,旨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仲裁裁决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更多>
-
国际商事仲裁程序中对仲裁案件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是如何规定的?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06在国际商事仲裁中,仲裁庭对双方当事人的争议进行仲裁时,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规姚。仲裁庭究竟应适用哪一程序法或程序规则,按照有关国际立法和各国仲裁法规,大致有以下规定。 1.如果双方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对仲裁程序应适用的程序_法或仲裁规则进行了约定,则从其约定一‘我们知道,仲裁协议反.映了当事人通过仲裁解决争议的意愿,是仲裁得以发生豹根本依据,也是整个仲裁程序的基石。尊重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就仲裁程序所作
-
裁员的定义和程序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4-10裁员,是经济性裁员的简称,是因用人单位的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指的是用人单位在法定的特定期间依法进行的集中辞退员工的行为。实施经济性裁减人员的企业,可以裁减因生产经营状况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富余人员。实施经济性裁员程序: 1.用人单位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 2.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 3.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
仲裁活动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是怎么样的呢山东在线咨询 2023-09-11一、当事人可以口头或书面向仲裁委提出仲裁员回避申请,但应说明理由。 二、在仲裁活动中,当事人可以书面委托一至二名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 三、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加人应在庭审结束后阅读庭审笔录,并应签名或盖章;认为对自己陈述的记录有遗漏或者差错的,可以申请补正,补正后应签名或盖章。 四、申请人有权在规定的期间内增加、变更、放弃请求以及撤销申请。撤销申请应当在仲裁委立案后至仲裁委《调解书》或《裁决书》
-
仲裁程序中的仲裁条件有哪些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23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
劳动纠纷劳动仲裁的时候有哪些权利和义务青海在线咨询 2022-12-17劳动争议仲裁,仲裁庭不承担取证的义务,举证是当事人双方的义务,举证不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六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第三十九条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经查证属实的,仲裁庭应当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