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诉和审判监督的区别如下:
1、含义不同;
2、提起主体不同;
3、受理的机关不同;
4、行使权利的期间不同;
5、引起的法律后果不同。
申诉是人民法院进行审判监督的重要途径,人民法院只有对各种申诉材料进行认真审查以后,发现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在认定事实上或者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才能按照审判监督程序进行重新审判。
起诉自诉申诉上诉的区别
自诉是对于刑法规定“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或者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或者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已经作出不予追究的书面决定的案件,当事人自行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要求追究刑事自诉案件被告人刑事责任。起诉,在刑事诉讼中,狭义上特指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案件;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则是民事原告、行政诉讼原告向法院提起对被告的民事诉讼。上诉,刑事诉讼中是法定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在法定的上诉期间内,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或者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则是原告或被告或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在法定的上诉期间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申诉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要求人民法院重新处理或者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以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它与上诉的区别在于上诉针对的是在上诉期间内,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而申诉的对象是已经超出上诉期间,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申诉的提出】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
刑事辩护和刑事代理,区别究竟在哪里
265人看过
-
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审判监督程序的区别有哪些
86人看过
-
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区别
465人看过
-
准自首特别自首的区别究竟在哪
219人看过
-
审判监督刑事抗诉有什么区别?
489人看过
-
警监和警督的区别
90人看过
刑事自诉是指被害人、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了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自诉案件,是“公诉案件”的对称。在我国,各级法院审理案件以起诉作为审判前提条件。如果没有当事人向法院起诉,就没有法院的审理。法院审理刑事案件,... 更多>
-
审判程序里的审判监督与二审的区别是哪些新疆在线咨询 2022-06-27抛开定义也可以进行的,以下是审判监督与二审的区别。 1、审理的对象不同。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是已经生效的裁判,包括已经执行完毕的裁判。对于未执行完毕的生效裁判,如未裁定撤销原裁判或者中止执行,不停止对原裁判的执行;而二审程序审理的只限于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不存在需要中止执行问题。 2、提起的机关和人员不同。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是最高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各级人民法院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决定)
-
刑事辩护和刑事代理,区别究竟在哪里?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20刑事辩护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针对控诉一方的指控而进行的论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减轻或免除罪责的反驳或辩解,以保护其合法权益的诉讼行为;刑事代理是指代理人接受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以被代理人名义参加诉讼,进行活动,由被代理人承担代理行为法律后果的一项法律制度。一般来说,刑事辩护适用于公
-
集资诈骗和诈骗的区别究竟在哪江西在线咨询 2023-06-04一、诈骗与集资诈骗侵犯的客体不同 前罪侵犯的客体则是单一客体,即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而后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侵犯了国家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和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二、诈骗与集资诈骗侵犯的对象不同 前罪侵犯的对象是某一特定人或单位的公私财物;而后罪侵犯的对象则是社会不特定公众或单位的资金。 三、诈骗与集资诈骗客观方面不同 前罪虽是公开进行诈骗活动但行为人一般在较小的范围内对某一特定的人或单位,采用虚
-
民事诉讼中再审与审判监督的区别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09二审程序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分配,一般按照“谁举证再审程序也称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程序可以按一审程序也可以按二审程序.通俗点
-
刑事诉讼法中的审判监督程序和按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的区别是什么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09一般来说,两者的含义基本相同,所以通常的说法就是“按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如果说非要有区别,那么不妨认为,前者的范围大于后者,具体来说,审判监督程序包括了1、再审的启动(上级法院指令、上级检察院或最高检察院抗诉、当事人申请被接受、院长认为原审有错提请本院审委会决定等方式);2、再审的审理;3、再审的判决(有实体意义上判决的如撤销原审裁判直接改判,也有程序意义上的,如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