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全面解析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3-02 07:41:12 358 人看过

一、正当防卫全面解析

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它赋予公民在特定情况下采取必要行动的权利,以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以及个人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

正当防卫不仅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更是一种鼓励公民积极参与社会治安、与不法侵害行为作斗争的积极手段。在理解和运用正当防卫这一概念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正当防卫是公民在面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时,所采取的必要行动。这种行动的目的是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

因此,正当防卫行为本身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反而对社会有益,因此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支持和鼓励。

2.正当防卫的行使并非无限制。

虽然公民有权实施正当防卫,但这一权利的行使必须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即不得超过必要限度。只有当防卫行为在特定条件下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时,才不属于超过必要限度。

因此,公民在行使正当防卫权时,必须遵守法律规定,不得滥用防卫权利。

3.正当防卫的界定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只有合法的防卫行为才属于正当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因此,在判断一个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行为的目的、手段、限度等因素,以确保防卫行为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二、行使正当防卫的条件

行使正当防卫权并非无条件的,而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

1.防卫行为必须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这意味着防卫行为必须是在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时采取的,如果侵害行为已经结束或者尚未开始,则不能进行正当防卫。

2.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进行。这意味着防卫行为必须直接针对实施不法侵害的人,而不能针对其他人或者无关的物体。

3.防卫行为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虽然正当防卫是合法的行为,但防卫行为的强度、手段等必须合理,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否则,防卫行为就可能转化为犯罪行为。

4.防卫行为必须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而进行的。

这意味着防卫行为的目的必须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或者个人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如果防卫行为的目的不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则不能构成正当防卫。

综上所述,行使正当防卫权需要满足多个条件,包括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进行、不超过必要的限度以及为了保护合法权益而进行。

只有满足这些条件,防卫行为才能构成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三、正当防卫界限与实践

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准确界定正当防卫的界限并正确运用这一法律制度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关于正当防卫界限与实践的看法:

1.我们需要明确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之间的界限。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虽然防卫过当也是针对不法侵害进行的,但由于其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因此不再属于正当防卫而构成犯罪行为。

因此,在实践中我们需要准确判断防卫行为的必要限度,以避免将正当防卫误判为防卫过当。

2.我们需要关注特殊防卫的问题。

特殊防卫是指针对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严重危机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所采取的防卫行为。

根据新刑法的规定,对于这类严重暴力犯罪采取的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这一规定体现了法律对公民人身安全的特殊保护和对暴力犯罪的严厉打击态度。我们也需要认识到特殊防卫规定的适用范围有限制,并非所有针对暴力犯罪的防卫行为都能适用该规定。

因此,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案件情况来判断是否属于特殊防卫的范畴。

3.我们需要关注正当防卫在实践中的运用问题。

虽然正当防卫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但在实际运用中却存在一些问题。例如:

(1)一些公民在面对不法侵害时可能因为恐惧或者缺乏法律知识而不敢或者不会行使正当防卫权;

(2)另一些公民则可能因为过于冲动或者缺乏自我约束而滥用防卫权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因此,在实践中我们需要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还需要加强司法实践中的监督和指导确保正当防卫制度的正确适用和有效实施。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2日 07:0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浅析正当防卫若干问题
    关键词:正当防卫特殊防卫假想防卫防卫限度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制度,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国际法》(修订案)对正当防卫作了非常必要的完善和修改,对于鼓励和保护广大公民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无疑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但是,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正当防卫的运用还存在诸多疑难争议问题,对于成立正当防卫的条件及特殊防卫权还存在许多操作技术和价值判断方面的分歧。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2023-05-31
    354人看过
  • “正当防卫错误认识”浅析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体现了专门机关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司法路线,体现出法律对合法权益的保护精神,但如果对正当防卫存在错误认识,则会导致公民正当防卫的滥用,从而造成新的不法侵害。一、对起因条件的错误认识正当防卫是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的行为,理所当然以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为前提,所以,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是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而对起因条件的错误认识主要是把假想防卫误认为是正当防卫。假想防卫是指对实际上并不存在,仅是行为人主观上以为存在不法侵害进行的所谓防卫。假想防卫不是正当防卫,对于假想防卫,应视行为人主观上有无过失而予以不同的处理。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有过失,且刑法规定为过失犯罪的,就按过失犯罪处理,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过失,则按意外事件处理,不承担刑事责任。二、对时间条件的错误认识正当防卫只能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之时才能实行。所谓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是指不法侵害已经开
    2023-06-11
    96人看过
  • 案例分析:成立正当防卫
    青年王某,高中毕业后因没有考上大学,又不愿参加工作,成为无业游民。王某不久结识一帮“铁哥们儿”。因“铁哥们儿”好赌,王某便自告奋勇,利用其住房独门独户十分隐蔽的有利条件,每天晚上邀请“铁哥们儿”到其住所打麻将赌钱。王某本人自称“手气背”,从不参加赌钱,只是为其他“铁哥们儿”提供水、食等方面服务,遇紧急情况,王某还及时通风报信。作为回报,王某则要求几个参加赌博的哥儿们每天给其几百元的“好处费”。久而久之,这种交易已成惯例。同村青年李某,素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某发现了王某的“秘密”。李某灵机一动,料定王某不敢声张,想出一个“大发一笔而不担风险”的主意。1999年5月2日深夜1时许,李某蒙面持猎刀闯入王某房中,抢走赌资6000余元。王某吃了一个“哑巴亏”,又不敢报案,只得暗中查访。终于,在王某的几个哥儿们的帮助下,认定5月2日抢劫赌资的就是近来突然阔绰起来的李某。王某对此没有
    2022-11-28
    189人看过
  • 浅析正当防卫和故意伤害
    我国刑法第20条的全部内容都是对正当防卫的规定。第一款界定何为正当防卫,第二款讲防卫过当仍属于正当防卫的范畴,第三款讲特殊防卫仍属正当防卫。在适用法律时这三款内容应当联系在一起,不应当如用古代那个外科医生一样用锯箭法锯掉一半。换言之,正当防卫内涵已经由第一款讲明,其外延则由一般正当防卫、防卫过当和特殊防卫这三种类型构成。一般正当防卫仅是造成不法侵害人损害,防卫过当是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重大损害,而特殊防卫则是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所以在适用正当防卫的情形时一定要把这三种情况综合考虑。马泰斗脱离第三条,又没有证据证明邓玉娇的案件属于第二条,他的发言就是不严谨、不合乎法律规定的。适用法律应当是全面地适用相关的法律,不能半截。其实,第一款和第三款没有问题,焦点集中在第二款,防卫过当到底是否属于正当防卫。我觉得,产生这些疑问的博友主要是逻辑学需要补课。在第二款规定的情形中,防卫分为两个部分。正
    2023-06-11
    384人看过
  • 防卫过当的定义解析
    防卫过当的定义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情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防卫过当的认定标准是什么防卫过当的认定标准是:1、防卫人明知自己的防卫行为会明显超过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而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2、防卫人知道自己的防卫行为可能明显超过了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3、或者是疏忽大意的的防卫过失行为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
    2023-07-03
    50人看过
  • 正当防卫的构成—司考真题答案解析
    乙基于强奸故意正在对妇女实施暴力,甲出于义愤对乙进行攻击,客观上阻止了乙的强奸行为。观点:①正当防卫不需要有防卫认识②正当防卫只需要防卫认识,即只要求防卫人认识到不法侵害正在进行③正当防卫只需要防卫意志,即只要求防卫人具有保护合法权益的意图④正当防卫既需要有防卫认识,也需要有防卫意志结论:a.甲成立正当防卫b.甲不成立正当防卫就上述案情,观点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哪一选项?A.观点①观点②与a结论对应;观点③观点④与b结论对应B.观点①观点③与a结论对应;观点②观点④与b结论对应C.观点②观点③与a结论对应;观点①观点④与b结论对应D.观点①观点④与a结论对应;观点②观点③与b结论对应【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正当防卫的构成。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弄清出题人的意图(所问为何),不要受正当防卫既有定论观点(必须有防卫认识和防卫意志)的影响。题干交代案例中,甲认识到不法侵害正在发生(有防卫认识
    2023-05-04
    469人看过
  • 正当防卫存在防卫过当吗
    正当防卫不存在防卫过当。防卫过当的前提是正当防卫,只是防卫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如果不构成正当防卫,那么也就不存在防卫过当了。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一、正当防卫杀人了会判多久正当防卫不是犯罪,即使杀了人也不存在判刑和判多久的问题;如果被认定为防卫过当,属于犯罪行为,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有如下严格的条件:从起因条件看,不法侵害必须“现实存在”;从时间条件看,不法侵害必须“正在进行”;从主观条件看,目的必须是“防卫”;从对象条件看,只能针对“侵害者”本人;从限度
    2023-06-19
    359人看过
  • 防止防卫过当: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定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是,造成的重大损失是否超过必要的限度。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严重损害的,应该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应该要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的殴打、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措施,造成侵权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承担刑事责任。正当防卫防卫过当过失致人死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过失致人死亡按过失致人死亡罪量刑,一般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
    2023-07-15
    217人看过
  • 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方面,正当防卫有哪些
    一、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方面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正当防卫的起因要求必须具有客观存在的不法侵害,且该侵害必须正在进行,防卫人必须针对侵害人本人进行防卫,还要具有防卫认识和防卫意志,防卫必须要在合理的限度之内。《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二、正当防卫有哪些特征1.正当防卫是目的正当性和行为的防卫性的统一。2.正当防卫是主观的防卫意图和客观上的防卫行为的统一。3.正当防卫是社会政治评价和法律评价的
    2024-01-28
    117人看过
  • 正当防卫案例分析你问我答
    你问:案例一、如有一人半夜爬进你阳台,你无法确定他会对你家造成何种伤害,但你知道一家老弱加起来也不是他的对手。阻止他进入你家的唯一方法就是乘他立足未稳将他推下阳台。请问如果将他推下是否属正当防卫。案例二、如果你感觉有人要伤害你,但你没有足够理由报案。于是你非法购买了一支枪自卫。之后真有人对你进行攻击,你被迫持枪自卫,将其打伤,是否属正当防卫。如他受伤后继续想伤害你你又持枪打死了他,是否属正当防卫。我答:刑法第二十条的规定,正当防卫是对正在进于不法侵害的行为人采取造成一定损害的方法,以防防止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遭侵害的有限度的行为。由此可见,正当防卫有四个条件:一,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行为。二,必须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三,必须是针对实施不法侵害行为的人;四是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第一个案例不属于正当防卫,因为他还没对你进行侵害,所以你是事前防卫。第二个案例(1)情
    2022-11-03
    110人看过
  • 正当防卫的定义与案例分析
    正当防卫是指为使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遭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进行反击,致使侵害人受到某种损害的行为。构成要素有:第一、有不法侵害发生;第二、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第三、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第四、正当防卫必须基于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目的;第五、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者本人。人身损害赔偿法律关系的概念和构成要素1.民事法律关系是基于民事法律事实,由民法规范调整而形成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民事法律关系要素为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必要因素,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简称为民事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人。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总是存在相互对应的多个主体,其中,享有权利的一方是权利主体,承担义务的一方是义务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民事法
    2023-07-15
    238人看过
  • 正当防卫案例分析 经典之作
    [案例]被告人张*龙,男,29岁,河北省新乐县人,系个体业主。2000年某日下午3时许,被告人张*龙在某市场卖布。刚饮过酒的被害人李*泉走过来指着一块布要张拿给他,张*明情况将布拿给李*泉。李接过布简单看了一下,嫌布小,即扔到张*龙的脸上,张拿过布也抽了李*泉的面部一下,双方发生口角,后经他人劝开。张*龙为避免事态扩大,急忙收拾部分布离开市场。当日下午5时许,张*龙返回市场收拾余下的布时,被等候多时的李*泉发现。李-即追上去用拳头击打张的面部。将张的近视眼镜打碎落地,眼镜碎片划破了张的眼皮,但张没有还手。接着李又用右臂夹住张*龙的颈部,继续殴打张。由于李身高体壮,张身体瘦小,张挣脱不开。张*龙为逃脱挨打,情急之下掏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朝着李*泉乱捅,将李的右手臂捅伤,但李仍未停止对张的殴打,张又将李的左腹部捅伤,李-才将张放开,张也没有再捅李。李*泉的腹部伤,经法医鉴定为重伤。[问题]本案在
    2022-11-17
    354人看过
  • 解释正当防卫的意思
    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非法侵权行为的人采取的制止非法侵权行为。正当防卫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发生非法侵害;2、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3、正当防卫不能超过一定限度;4、正当防卫必须以保护合法权益免受非法侵害为目的;5、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者本人。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是什么1、危害的来源不同。正当防卫的危害来源仅限于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既可以是人的不法侵害行为,也可以是(甚至大多数情况下)是自然灾害、动物的侵袭,以及人的生理、病理的原因等等。2、行为的对象不同。正当防卫只能损害不法侵害者的利益,而紧急避险则是损害第三者的合法权益。3、行为的限制不同。正当防卫的实行,只要有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就可以,不论防卫人是否有条件采取逃跑、报警、劝阻等方法制止不法侵害,不要求迫不得已;紧急避险则只能在没有任何其他方法排除危险的情况下,迫不得已而实施。4、行为的
    2023-07-02
    248人看过
  • 正当防卫的自我解读
    内容提要:自1997年新刑法实施以来,关于其中正当防卫的有关争论就没有停止过,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在本文中,我主要就自己对正当防卫的一点理解和认识进行阐述。关键词:新刑法旧刑法政治权利犯罪预备正当防卫不法侵害消极防卫积极防卫防卫过当无限防卫权关于正当防卫,我国在1997年3月14日由全国人大修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新刑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为: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在近几年的司法理论及实践当中,对其成立的各种条件及防卫过当和
    2023-05-31
    237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有哪些区别,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
      天津在线咨询 2021-10-22
      正当防卫和防卫是时间条件、主观条件、对象条件等一致,但限度条件完全不同。正当防卫不应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防卫行为应在必要的合理限度内进行,否则防卫过度。限度条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非法侵害的强度2、非法侵害的缓急3、非法侵害的权益。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度的结果非常不同。正当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即不构成犯罪。防卫需要刑事责任,刑法所不允许。
    • 如何理解正当防卫的本质,正当防卫的特征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17
      正当防卫的本质在于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它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 (一)正义合法性。正当防卫是在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的时候,同不法侵害作斗争的行为。他既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种权利,又是公民在道义上应尽的义务,是一种正义行为,应受到法律的保护。 (二)目的合法性。正当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防卫人主观上既没有危害社会的目的,也没
    • 正当防卫杀人未遂被判刑, 正当防卫与正当防卫的区别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27
      1、最终如何判处,要看是否能找到所有对您朋友老公有利的事实和情节。 尚未接触到案件实质性证据材料,律师是无法确定作无罪辩护还是罪轻辩护、或者量刑辩护的,更没有办法作出判决等最终处理结果上的预测--好的办案结果是办出来的、不是凭空预测出来的。 正当防卫:看是否符合正当防卫的五个条件,即前提、时间、目的、对象、限度。 正当防卫的证明责任在于防卫一方,办案机关只要有证据证明您实施了伤害行为、致人轻伤以上
    • 正当防卫的概念?正当防卫的组成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4-12
      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的人、采取的一种、造成一定损害的方法。它应该符合四个条件:一.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二.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三.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人;四.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正当防卫(又称自我防卫,简称自卫),是大陆法系刑法上的一种概念。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
    • 正当防卫司法解释2019
      香港在线咨询 2021-12-04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对抗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权利,是公民实现自卫、保护国家、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立法上,我国对正当防卫的限制性条件逐步放宽,以引导和鼓励公民正确使用防卫武器,对抗违法犯罪。 我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采取的制止非法侵害的行为,对非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