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散布谣言被抓会被怎么处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散布谣言被抓会被的,如果不构成犯罪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商家恶意散布谣言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
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这是《反不正当竞争法》明文规定的。由此可知商家恶意散布谣言构成不正当竞争。
当你遭遇其他商家恶意散布谣言导致自家商铺遭遇损失时,应及时保留证据,比如保留散步谣言网络信息、损失金额的证据等。找散步谣言的商家协商理论,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起诉维权。
除了散步谣言会构成不正当竞争,以下行为也是《反不正当竞争法》所禁止的:
1、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2、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4、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5、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
6、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不得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以排挤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
7、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
-
男子散布成都封城谣言被拘,散播谣言怎么处罚
149人看过
-
散布网络谣言被行政处罚
402人看过
-
因散布地震谣言被拘留
375人看过
-
散布谣言和诽谤会怎样?
301人看过
-
大学生上网散布强奸谣言被处罚
227人看过
-
散布谣言的处罚是什么
446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被人诬陷散布谣言怎么办湖北在线咨询 2023-01-17对于散布谣言的行为,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的,受害人可以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
什么是散布谣言罪?散布谣言罪判几年?澳门在线咨询 2023-01-031、散布谣言在刑法上构成诽谤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
-
散播谣言会被应该如何处理安徽在线咨询 2022-08-30根据《》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因此,如果散布谣言,公安机关就会依据上述规定
-
-
散布公司的谣言被抓单位职工被逮捕未判刑如何?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10目前不能,因为尚未被生效的法律文书认定为犯罪 如果贪污受贿与你们企业有关,且企业有相关证据,可以使用企业管理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般,因为行政或司法羁押而形成的旷工,公司不宜用旷工这个理由解除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