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08
劳动合同常见的陷阱有: 1、口头合同。用人单位与求职者就责、权、利达成口头约定,并不签订书面正式文本。 2、格式合同。用人单位事先打好聘用合同,表面看起来没有问题,可是具体条款却表述含糊,甚至可以有几种解释。 3、单方合同。合同中只约定应聘
常见的陷阱有把保险说成存款或者理财产品,如投保人急用钱要退保的时候保费损失惨重;对一些实际收益做虚假承诺,将不确定的收益说成确定高收益;宣传保障疾病范围远大于保险合同约定的种类等等,消费者一定不能仅凭销售人员的宣传和承诺而盲目下单。
常见的陷阱有把保险说成存款或者理财产品,如投保人急用钱要退保的时候保费损失惨重;对一些实际收益做虚假承诺,将不确定的收益说成确定高收益;宣传保障疾病范围远大于保险合同约定的种类等等,消费者一定不能仅凭销售人员的宣传和承诺而盲目下单。
1、口头合同。具体表现在一些用人单位与求职者就责、权、利达成口头约定,并不签订书面正式文本。 2、格式合同。即用人单位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和劳动部门制定的合同示范文本事先打印好的聘用合同。 3、单方合
要把您工资待遇、工作性质、岗位、福利待遇、合同期等等约定清楚,还有公司规定的一些规章制度,看清楚后再签
1、口头合同。具体表现在一些用人单位与求职者就责、权、利达成口头约定,并不签订书面正式文本。 2、格式合同。即用人单位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和劳动部门制定的合同示范文本事先打印好的聘用合同。 3、单方合
劳动合同书是一张维护自身权益的护身符。虽然法律规定了平等、自愿的原则,但在现实中,不少人为了找工作而委曲求全,一不小心就会掉进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陷阱。[1]因此,求职者一定要提高警惕,以免上当受骗。
我国合同法关于合同无效的规定,主要是合同法第52条到第59条。其中,合同法第52条以及第53条主要规定了合同无效的情形。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包括了以下情形:1、一方实施欺诈、胁迫的行为,从而订立合同,同时损害了国家利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合同应该必备的条款有: 1、需要详细的用人单位的名称、办公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公司的主要负责人; 2、员工本人与其身份证一致的姓名、家庭详细住址或者常住地址、居民身份证号码,或其他有效的证件号码; 3、单
劳动关系赔偿责任分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两种赔偿责任; 1、用人单位的赔偿责任包含:因其规章制度违反了法律相关规定,再经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责令其改正,期间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承担赔偿责任;无故扣减或拖欠劳动者工资;拒绝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