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上责任险的投保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按选择座位投保,一种是按照核定座位数投保。前者的费率一般规定为赔偿限额的0.9%,后者为赔偿限额的0.5%。责任保险,适用于一切可能造成他人财产损失与人身伤亡的各种单位、家庭或个人。
一、车祸后拖车费可以报保险公司吗
一般认为属于施救费,保险公司予以报销,但必须有发票。主险包括机动车损失保险、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机动车车上人员责任保险、机动车全车盗抢保险共四个独立的险种,投保人可以选择投保全部险种,也可以选择投保其中部分险种。附加险包括玻璃单独破碎险、自燃损失险、新增设备损失险、车身划痕损失险、发动机涉水损失险、修理期间费用补偿险、车上货物责任险、精神损害抚慰金责任险、不计免赔险、机动车损失保险无法找到第三方特约险、指定修理厂险等。
二、交强险的保险责任是什么
交强险主要负责赔偿投保车辆,对他人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交强险全称是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一种机动车强制险,主要对投保车辆发生保险事故后,造成他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交强险的保费是实行全国统一收费标准的,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
三、保险诈骗罪犯罪主体有哪些
保险诈骗罪的犯罪主体为个人或单位,具体指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投保人是指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保险合同规定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被保险人是指其财产或者人身受保险合同保障,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本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可以是被保险人。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可以是受益人。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保险诈骗的行为方式有以下五种:(一)财产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二)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三)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四)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五)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
-
如何维权赔偿汽车车保险责任险?
200人看过
-
泉州汽车保险之车上责任险
477人看过
-
车上责任险保费多少?车上责任险投标应该注意什么?
455人看过
-
同等责任保险车险的费用如何计算?
426人看过
-
车主如何拿保险赔偿谁的责任?
192人看过
-
如何认定保险责任
279人看过
-
责任险如何为车上险河北在线咨询 2024-12-30有两种方式可以购买车上责任险,一种按所选座位购买,另一种按核定座位数购买。前者的保费一般规定为赔偿限额的0.9%,后者为赔偿限额的0.5%。车上责任险适用于所有可能造成他人财产损失与人身伤亡的各种单位、家庭或个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四条,在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需要按照合同约定交付保险费用,保险人则会在约定的时间内开始承担保险责任。
-
车上责任险的项目和保险金额如何?辽宁在线咨询 2024-12-161. 赔偿范围、项目和标准依照规定执行。但每人最高赔偿金额不得超过每座赔偿限额。具体费用包括抢救费、医药费、误工费等。 2. 保险公司会根据事故责任大小,赔偿所有应赔偿总金额的80%至95%(其余部分为保险条款规定的免于赔偿部分)。被保险人在事故中承担全部责任时,赔偿金额为80%;承担主要责任时,赔偿金额为85%;承担同等责任时,赔偿金额为90%;承担次要责任时,赔偿金额为95%。
-
2022年车辆保险责任保险如何赔偿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10车辆保险责任保险的赔偿:先从交强险的保额来赔偿,当理赔金额超出交强险保额时,会启动用第三者保险的保额来赔偿。超出三者险保额后,费用由肇事司机承担。如果车辆只买了交强险,理赔金额超出交强险保额时,超出费用由肇事司机承担。
-
如何计算车上责任险赔款西藏在线咨询 2023-01-031、机动车责任险金额的计算方式为:车上责任险等于保险车辆单座责任限额乘以投保座位数再乘以费率。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实行统一的保险条款和基础保险费率。 2、法律依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 第六条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实行统一的保险条款和基础保险费率。保监会按照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总体上不盈利不亏损的原则审批保险费率。
-
如何购买车上人员责任险?贵州在线咨询 2024-11-08在购买车载人员责任险时,投保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保额和投保形式。这种保险主要关注车内乘客的生命安全,可将投保形式归纳为两种:以自主选择的座位数为基础进行投保,或根据核定的座位数额确定投保范围。同时,保额也可以划分为多个层次,让投保人自由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车载人员责任险并非强制性保险。车主在考虑是否购买时,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及财务预算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