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将突发中毒事件分四级死30人为特别重大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7 15:51:53 303 人看过

为有效控制突发中毒事件及其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中毒事件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卫生部20日印发《卫生部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应急预案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成立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同时还要设立突发中毒事件专家组,对突发中毒事件应急准备、处理等提供咨询建议。

应急预案明确,根据突发中毒事件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等因素,将突发中毒事件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较大(III级)和一般(IV级)突发中毒事件四级。

链接

特别重大(I级):中毒人数在100人及以上且死亡10人及以上;或死亡30人及以上。

重大(II级):中毒人数在100人及以上且死亡2-9人;或死亡10-29人。

较大(III级):中毒人数在100人及以上且死亡1人;或死亡3-9人。

一般(IV级):中毒人数在10人及以上且无人员死亡;或死亡1-2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3日 17:2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突发事件死亡人数分级有标准吗
    一、突发事件死亡人数分级有标准吗(一)特大事故,即因特定事件导致的30位以上人员失踪,或者100名以上的人员遭受严重伤害,或是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亿元以上的事故;(二)重大事故,指因特定事件引发的10人以上、但在30人以下的人员失踪,或者50人以上、但在100人以下的人员受到严重伤害,或是造成5000万元以上、但在1亿元以下的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三)较大事故,即由特定事件引起的3人以上、但在10人以下的人员失踪,或者10人以上、但在50人以下的人员受到严重伤害,或是造成1000万元以上、但在5000万元以下的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四)一般事故,即由特定事件导致的3人以下的人员失踪,或者10人以下的人员受到严重伤害,或是造成1000万元以下的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二条人民法院受理宣告失踪、宣告死亡案件后,应当发出寻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宣告失踪的公告期间为三个月,宣告死亡
    2024-07-10
    141人看过
  • 江西省将医疗纠纷突发事件划分四个等级
    在医院设灵堂摆花圈属医疗纠纷突发事件该《流程》首先明确,医疗纠纷突发事件是指扰乱医疗机构正常医疗秩序、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事件。其主要包括九类:聚众冲击或者占据医疗机构诊疗、办公场所的;在医疗机构内聚众滋事、寻衅滋事的;在医疗机构拉条幅、设灵堂、焚香烧纸、摆花圈、散发传单、喧闹、张贴大字报的;围堵医疗机构大门、重要出入口或者就医通道,影响人员正常进出的;拒不将遗体移放太平间或者殡仪馆、违规停尸的;侮辱、威胁、恐吓、殴打、故意伤害医务人员,非法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或者阻碍医务人员依法执业的;在医疗机构损毁或者抢夺医务资料、公私财物、医疗器械和其他医疗设施的;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管制器具进入医疗机构的;其他扰乱医疗秩序、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医疗纠纷发生或医疗纠纷苗头出现后,医疗机构应启动医疗纠纷处置预案。医疗纠纷职能科室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提出处理建议,对于情况复杂,需要调
    2023-06-08
    168人看过
  • 公安部: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单位将被曝光
    由中宣部、公安部、教育部、司法部和安全监管总局联合下发的《保护生命、平安出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要求,公安部门及时向社会发布交通管理措施、重大交通事故情况和重要交通路况信息等。对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单位,要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曝光,通过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进行监督。方案要求,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扩大交通安全宣传的影响力和渗透力,确保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进广播、进电视、进报刊、进网络,做到广播有声音、电视有节目、报纸有文章、网络有内容。各级宣传部门要在春运、五一和十一黄金周期间,重点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力度,充分发挥交通广播的优势,及时传播安全知识和交通信息。保护生命、平安出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程要求积极推进交通安全宣传作品的创作,丰富宣传内容。据悉,今年7月至8月,公安部门将组织开展以保护生命、平安出行为主题的歌曲、相声、小品、公益广告等作品的征集活动,选出优秀作品,
    2023-04-23
    254人看过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认分级由什么组织实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认分级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分类指导、快速反应的要求,制定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报请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十一条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二)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三)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五)突发事件的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六)突发事件预防、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2024-05-02
    329人看过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终止条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终止条件为,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积极的防控措施实施下,相关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已经能确保消除其潜在可能的隐患和可能带来的危险因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终止一般需要由卫生部门提出申请,由政府宣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二十六条突发事件发生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提出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第二十七条在全国范围内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启动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由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省、自治区、直辖市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并向国务院报告。第二十八条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督察和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予以配合。省、自治区、直辖市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督察和指导。第二
    2024-05-10
    417人看过
  • 突发事件应对法中规定我国突发事件分为什么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规定我国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条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
    2024-04-27
    429人看过
  • 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023-11-25
    443人看过
  • 卫生部门在突发事件发生后需要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突发事件发生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做的应急工作是:1、突发事件发生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提出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2、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有权进入突发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对地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绝。3、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尽快组织力量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控制措施。4、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负责突发事件的技术调查、确证、处置、控制和评价工作。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突发事件现场等采取控制措施,宣传突发事件防治知识,及时对易受感染
    2023-07-20
    337人看过
  • 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做好预防与应急准备,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准备工作;应做好报告与信息发布,各级政府及时报告调查的情况,向社会公布调查信息;应做好应急处理,做好督察和指导工作;应追究相关人的法律责任。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家要做到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及时措施。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终止我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的通知发文单位: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号:琼府办〔2006〕26号发布日期:2006-5-11执行日期:2006-5-11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我省自2006年4月13日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启动以来,在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有关部门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发地市县政府的共同努力,以8月龄到15岁儿童应急接种麻疹疫苗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得到了有效落实。全省共预防接种1919721人,接种率为87.18%,麻疹发病数大幅度下降。专家分析论证认为我省的
    2023-06-30
    159人看过
  •  食品卫生风险等级划分为四级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根据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风险分析、食品类别、经营业态、规模、管理能力和监管记录情况,对其进行划分风险等级。食品生产经营者风险等级从低到高分为A级风险、B级风险、C级风险、D级风险四个等级。分值越高,风险等级越高。风险分值之和为0-30分的,为A级风险;风险分值之和为30-45分的,为B级风险;风险分值之和为45-60分的,为C级风险;风险分值之和为60分以上的,为D级风险。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根据风险分析,结合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类别、经营业态及生产经营规模、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和监督管理记录情况,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划分风险等级。同时,他们会结合当地监管资源和监管能力,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实施不同程度的监督管理。食品生产经营者风险等级从低到高分为A级风险、B级风险、C级风险、D级风险四个等级。分值越高,风险等级越高。风险分值之和为0-30(含)分的,为A级风险;风险分值之和为
    2023-09-01
    357人看过
  • 卫生部关于重申严格执行重大疫情、职业中毒、放射性事故和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制度的通知
    发文单位:卫生部发布日期:1987-7-6执行日期:1987-7-6为及时掌握全国各地暴发的重大疫情、职业中毒、放射性事故和食物中毒事件的情况,自1979年以来,卫生部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职业病报告办法》、《食物中毒调查报告办法》和《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事故管理规定》等四个文件。从近几年各地执行的情况来看,多数地区能够认真执行有关规定和要求,及时准确地上报情况,为上级卫生部门及时掌握情况,迅速采取措施提供了依据,赢得了时间,减少了损失。但是,也有个别地区,对发生的重大疫情或中毒事件重视不够,报告迟缓或不上报,致使疫情、事故得不到及时控制和处理,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安定。为此,重申各地要严格执行以上四个文件中所规定的报告制度并补充以下要求:一、重大疫情及原因不明的疾病暴发流行时,除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规定的逐级上报外,要同时抄报卫生
    2023-06-05
    408人看过
  • 刑拘为何大部分30天?
    法律综合知识
    因为被刑事拘留后公安机关会针对被拘留人的是否有犯罪事实进行调查并收集证据。如果是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刑事拘留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一、被刑事拘留可能涉嫌犯罪。刑事拘留是一种刑事侦查强制措施,若公安机关认为被拘留人不构成犯罪的,即会释放被拘留人。若公安机关认为被拘留人可能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将提请批准逮捕书。二、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
    2024-05-14
    392人看过
  • 卫生部:重大食品安全案件信息须及时发布
    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近日率督导组在甘肃省检查食品安全整顿工作。陈啸宏指出,各级政府在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建立和完善日常监管长效机制的同时,还要重视新闻宣传、规范信息发布,加强舆论监督,动员全社会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为整顿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陈啸宏提出,要充分认识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新闻宣传的重要作用,通过形式多样的新闻宣传手段,使群众了解整顿工作的进展和成效,推动各项政策和措施的落实。各级政府部门要主动与媒体建立沟通、交流、协作的工作机制,支持媒体开展舆论监督,通过树立正反面典型,发挥正面典型的示范作用和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作用,提升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
    2023-06-07
    444人看过
  • 发生特别重大交通事故单位的义务
    一、特大事故发生单位在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上报:1、立即将所发生特大事故的情况,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并报告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主管部门。2、在二十四小时内写出事故报告,报本条一项所列部门。3、涉及军民两方面的特大事故,特大事故发生单位在事故发生后,必须立即将所发生特大事故情况报告当地警备司令部或最高军事机关,并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写出事故报告,报上述单位。二、特大事故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3、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三、事故报告单位特大事故发生后,按照事故发生单位的隶属关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主管部门组织成立特大事故调查组,负责事故的调查工作。一、规定怎么处理医疗事故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病员及其家属有权在发生事故
    2023-02-10
    65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第28条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9-10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通信系统。
    • 特别重大事故致人死亡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6-10
      驾驶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发生重大事故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分哪几级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9-01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规定,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其中,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 (1)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 (3)
    • 发生重特大将追究领导责任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27
      新华网江西频道9月6日电江西省XX近日出台《江西省医疗质量安全事件责任追究办法》,因管理不善导致发生重大、特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将依法依纪追究医院负责人责任。该办法指出,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是指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由于诊疗过错、医药产品缺陷等原因,造成患者死亡、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等明显人身损害的事件,不包括药品不良反应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对医疗机构的责任追究,由卫生行政
    • 发生重大事故至死轻伤分别判几年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