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老人安度晚年需要有物质生活条件作为前提,但仅仅这些是不够的,他们更需要得到晚辈的精神赡养。老年人步入人生的后期。几十年的勤奋工作、劳动、养育儿女的艰辛,应得到晚辈的认识和理解。上了年纪以后,离开工作岗位或停止劳作,子女们相继分居或外出,有的老年丧偶,亲人的关怀与体贴少了都可能引起老人的消极心理,诸如伤感、孤独、抑郁、寂寞等等。每个做儿女或晚辈的都应设身处地了解老人的心理特点,积极地去关怀他们,体贴他们,丰富和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
“精神赡养”对于老人的身心健康是至关重要的。美国心理学家摩根曾对纽约的退休老人作过调查,凡是子女或晚辈经常给予宽慰体贴,关系协调者,比那些很少得到宽慰的老人有更多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对身心健康颇有助益,由于心情舒畅,体内的生化代谢和神经调节处于良好的水平,因而能够延年益寿。反之,那些得不到晚辈的敬重,老年孤独者,容易产生不良心理,这种不良心理对很多老年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老年人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常常自感到了暮年,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更为强烈,而满足老年人精神生活各种需要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子女或晚辈在家庭中承担对父母或长辈的赡养义务来实现的。目前,由于认识上的局限,致使许多年轻人对父母或长辈只注意物质保证而忽视“精神赡养”。社会方面也主要以物质保证作为判别一个人是否尽到赡养义务的法律和道德标准。因而在城市和乡村都有普遍存在着“只管生活费,不问喜和忧”的现象。
“精神赡养”`的内容以老有所养为前提,还应该使老年人老有所敬,老有所乐,老有所用,老有所恋。晚辈要努力使老人们保持愉快的心境,就需要从多方面关怀老人,尊敬老人,支持老人,根据老人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多参与有益的娱乐和社会活动,但不宜过劳。对于丧偶的老人,晚辈应支持他们续弦。当老人患病时更应注意精神护理,给予耐心细致的开导、解释和劝慰。节假日要尽量抽出时间和老人一起进餐、游玩和娱乐。使老人始终感到自己生活在和睦、温暖和舒适的氛围之中。
-
给老人精神赡养尤为重要
236人看过
-
养老,呼唤精神赡养
500人看过
-
精神病人是否能够赡养老人?
123人看过
-
老年人精神赡养义务要怎么处理
129人看过
-
重阳节:如何给老人精神赡养
297人看过
-
更应注重对老人的“精神赡养”
234人看过
-
精神病赡养老人问题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10我想这是个互的问题,患精神病的人如果是长期性的话那他得在精神病院里,要是患者是有时会有时不会的话,那发病的时候当然是父母照看和帮忙的,但患没发病的时段当然也要作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来帮助这个以经很不容易的家庭,包过能力以内的去赡养父母。
-
患精神病可以帮忙赡养老人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3-05-01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如果精神病人为成年间歇性精神病人时,在其精神正常有劳动能力时候,对父母负有赡养义务;如果精神病人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时,不负有赡养义务。当子女成年后且有经济劳动能力时应当赡养父母。
-
空巢老人精神赡养十足的安徽在线咨询 2022-06-13(1)、为老人提供必要的精神生活的物质保障,满足老人精神生活的物质需求(即物化的精神赡养)。如购买电视机和其他必要娱乐器具等精神生活物品或者给付相应的费用。 (2)、对老人进行亲情慰籍(即情感的精神赡养)。这里包括的内容和范围很广,有道德层面的和法律层面的。从道德层面上看,非常广泛,要求很高,可以说是没有止境的。但总的要求是:尽量做到对老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关于空巢老人精神赡养使老人常常感到欣慰。从
-
对老年人的赡养包括精神上的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22对老年人的赡养不仅仅包括物质上,还包括精神上。具体可以参看《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第十五条赡养人应当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时得到治疗和护理;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赡养人应当承担照料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