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审理与公证活动有关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5-31 19:50:51 442 人看过

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出台《关于审理公证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就如何正确理解、适用和贯彻《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司法部律师公证指导司负责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对公证的民事权利义务有争议的,可以起诉。

问:请谈谈《规定》的起草背景和过程。

A:公证法明确了公证机构作为独立民事责任主体的法律地位。该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从不同方面进一步规定了公证的民事责任,为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公证民事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

但由于《公证法》的规定比较原则,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公证机构和公证人的过错认定标准有待进一步明确;(2)公证机构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需要进一步明确;(3)公证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能否就公证书的有效性提起诉讼需要进一步统一。为更好地贯彻执行公证法有关规定,预防纠纷,促进和谐,最高人民法院及时启动了该规定的制定工作。经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反复研究论证,起草工作已经完成。2014年4月28日,最高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14次会议讨论通过了《规定》。

问:请谈谈条例的主要内容。

A:共有七条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明确了公证损害赔偿责任纠纷的被告人和责任性质;二是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变更请求,公证事项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交的撤销公证书或者公证书无效确认书,并告知其向出具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交复核;三是明确公证书出具后,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对公证书公证的民事权利义务有争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四是明确公证机构在公证损害责任纠纷中的过错认定标准;五是,明确了公证机构因当事人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申请公证而造成公证书错误给他人造成损失的责任。

问:请谈谈公证机构和公证员的过错认定标准。

A:根据《公证法》第43条规定,公证损害赔偿责任采用过错责任原则。因此,如何认定公证机构在公证活动中的过错,是认定公证机构损害赔偿责任的核心内容,也是人民法院审理公证损害赔偿案件的主要考虑因素。有鉴于此,《条例》第四条结合《公证法》和《公证程序规则》的有关规定,明确规定:公证事项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供证据证明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在公证活动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公证机构有下列过错:(一)对不真实、违法的事项出具公证书;(二)损毁、篡改公证书或者公证档案;(三)泄露实践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4)违反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制定的公证程序、证明规则和行业规范出具公证书的;(五)公证机构在公证过程中不履行审核职责的,造成公证书错误或者不真实的;(六)经公证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申请,公证书有错误的,不予更正或者补正的;(七)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司法行政部门强制性规定的情形国务院。

在明知证明材料虚假的情况下出具连带赔偿的公证书

问:当事人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申请公证,造成公证机构损失的,公证机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规定,请您谈谈出具错误的公证书,给他人造成损失的。

A:当事人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申请公证,导致公证机构出具的公证书错误,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以过错承担赔偿责任。对此没有不同意见。但是,对于出具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是否应当对他人的损失承担责任,以及在实践中如何承担责任,存在着不同的理解。鉴于此,《条例》第五条明确规定,公证机关依法履行审核义务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不依法履行审核义务的,因过错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明知公证材料虚假或者恶意串通当事人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问:请谈谈关于公证事项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就公证书的效力另行提起诉讼的规定。

A:实践中,公证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公证书有错误的,是否可以请求法院变更、撤销或者确认公证书的无效,存在不同意见。有鉴于此,《条例》第二条明确规定,公证事项的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起诉变更、撤销或者确认公证书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并告知可以依照公证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向出具公证书的公证机构申请复核。公证书内容不合法或者经复核与事实不符的,公证机构应当注销公证书并予以公告,公证书自始无效;公证书有其他错误的,公证机构应当予以更正。

规范公证制度,使公证法更具可操作性

问:请谈谈《条例》对公证行业的影响。

A:《条例》的颁布,对于进一步完善公证制度,深入贯彻执行《公证法》,促进公证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条例》进一步完善了公证制度。明确了公证法第四十条与第三十七条的关系,明确了公证实践过错的具体情形,合理确定了公证机构的赔偿责任,使公证法更具可操作性。其次,《条例》为公证机构和公证员依法执业提供了指导。有助于公证机构和公证员正确认识和把握公证执业标准,进一步规范执业行为,勤勉履行职责,最大限度地规避或降低赔偿责任风险,促进公证行业健康发展。第三,明确了当事人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的民事责任。有利于规范和制约当事人的举证行为,促使当事人正确履行举证责任,降低公证实践中的责任风险。

问:请谈谈如何推动《条例》在公证行业的实施。

答:司法部计划于近日下发通知,对全国公证行业学习贯彻《条例》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各地通过专题培训、座谈、案例分析等方式,认真学习领会《条例》内容,使每一位公证人公证从业人员和公证管理人员能够真正理解司法解释的内涵和要求,切实把《规定》落实到公共领域,以促进公证员的持续健康发展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27日 19:5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审判委员会相关文章
  • 关于审理借款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分为协议管辖和法定管辖。法定管辖地点是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因合同履行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第三十四条规定,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一、网络购物合同纠纷履行地如何确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买卖双方在发生网购纠纷时,可以通过书面方式约定在卖方住所地、买方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
    2023-03-08
    352人看过
  • 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为依法、公正、准确、慎重地办理死刑案件,惩罚犯罪,保障人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司法实际,制定《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刑事诉讼延期审理的情形根据第一百六十五条的规定,法庭审判过程中,遇有以下情形影响审判进行,法庭可以对案件延期审理:1、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在法庭审理中,有关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向法庭申请新的证人到庭作证、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法庭应当认真审查上述申请,如果认为这些申请是合理的,有可能影响到对事实真相的断定,甚至是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的判断,应当同意申请,当庭无法解决的,可以决定延期审理,等新的调查取证工作、鉴定、勘验工作完成以后,再开庭审理。2、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建议的。检察人员作为公诉案件中支持公诉的一方,应当在法院开庭审理时,有足够确实
    2023-03-20
    343人看过
  • 关于民事诉讼举证的若干规定
    在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或者对于己不利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在证据交换、询问、调查过程中,或者在起诉状、答辩状、代理词等书面材料中,当事人明确承认于己不利的事实的,适用前款规定。一、被告不配合清算怎麽办可由法院强制清算,申请法院委托司法审计。《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在作出判决前,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的后果。二、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如何进行举证为了达到证明自己主张、否认对方主张的目的,当事人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举证: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供书证或物证,应当提供原件
    2023-03-10
    69人看过
  •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及时审理民事案件,保障和便利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民事审判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一、判决书和调解书的效力是一样吗判决书和调解书的效力一样。调解书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是由人民法院调解的性质决定的。诉讼上的调解是在人民法院的合议庭或者审判员的主持下进行的,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结果,也是人民法院解决纠纷,审结案件的一种方式。判决书,法律术语,是指法院根据判决写成的文书。是法律界常用的一种应用写作文体,包括民事判决书、刑事判决书、行政判决书和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民事判决书有一审程序的民事判决书、二审程序的判决书和审判监督程序的民事判决书等几种类型,如何写好民事判决书是法律写作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民事判决书也是法律界常用的一种应用写作文体。第一审程序的民事判决书,亦称一审民事判决
    2023-03-19
    291人看过
  • 关于复核死刑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复核死刑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颁布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复核死刑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已于2007年1月2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14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2月28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二○○七年二月二十七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复核死刑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07年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14次会议通过)法释[2007]4号为确保死刑案件审判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审判实践,现就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的若干问题规定如下:第一条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作出核准的裁定、判决,或者作出不予核准的裁定。第二条原判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诉讼程序合法的,裁定予以核准。原判判处被告人死刑并无不当,但具体认定的某一事实或者引用的法律条款等不完全准确、规范的,可以在纠正后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或者裁定。第三条
    2023-04-25
    338人看过
  • 关于审理企业破产若干问题的规定
    《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已于2002年7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32次会议通过。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规定,企业破产案件由债务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债务人住所地指债务人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债务人无办事机构的,由其注册地人民法院管辖。基层人民法院一般管辖县、县级市或者区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企业的破产案件;中级人民法院一般管辖地区、地级市(含本级)以上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企业的破产案件;纳入国家计划调整的企业破产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一、如何确定公司解散和公司清算清算的效力申请解散公司或公司清算由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公司住所地是指公司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公司办事机构所在地不明确的,由其注册地人民法院管辖。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县、县级市或者区的公司登记机关核准登记公司的解散诉讼案件和公司清算案件。二、著作权侵权纠纷的法院管辖如何确定(一)著作权
    2023-03-13
    414人看过
换一批
#审判阶段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审判委员会
    相关咨询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1-2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七、问:侵害名誉权责任应如何认定?答: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责任,应当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来认定。以书面或口头形式侮辱或者诽谤他人,损害他人名>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权。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斜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
    • 《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怎样规定的呢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06
      当事人在公共场所受到侮辱、诽谤,以名誉权受侵害为由提起民事诉 讼的,无论是否经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理,人民法院均应依法审 查,符合受理条件的,应予受理。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案件证据的若干规定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10
      第十七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 (一)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并须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档案材料; (二)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材料; (三)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确因客观原因不能收集的其他材料。” 第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被调查人的姓名或者单位名称
    • 《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5-0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 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2003年6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78次会议通过,法释[2003]13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已于2003年6月1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78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3年9月5日起施行。 为了正确审理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的人事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
    • 关于民事证据的若干规定有哪些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1-23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